速凍蘑菇是我國出口食用菌的品種之一。由于采用快速凍結的先進設備和科學工藝,可在30~40分鐘內完成凍結過程,使菇體中心溫度達到-18℃,從而使蘑菇在速凍過程中所發生的各種現象達到最大限度的可逆性,使速凍蘑菇較大程度地保持鮮菇時的營養價值和風味。
1.工藝流程 原料挑選→護色裝運→漂洗脫硫→分級→漂燙→冷卻→精選和修整→排盤→凍結→掛冰衣→包裝→貯藏。
2.操作要點
(1)原料挑選。必須新鮮、潔白、菇體完整、無病蟲害、無雜質、無異味,菇蓋直徑在2~5厘米內,圓形或近圓形,無明顯畸形,表面光滑無鱗片、無斑點、無機械損傷、無開傘,但允許菌幕與菌柄即將脫離而未裂開,菌褶顏色淺粉紅色,菌柄切割平整,長度約1厘米,切面無空心、無缺刻、不起毛、無變紅等現象??傊颂暨x外觀鮮美、品質上等的鮮菇做原料。
(2)護色裝運。蘑菇采收后,由于呼吸作用、蒸騰作用和酶促褐變等原因,很容易失重、萎蔫、變色或變質,導致鮮菇質量下降。為了有效地控制上述現象的發生,采收后盡可能在2~4小時內進行加工。如果菇場離工廠較遠,采收后應立即進行護色處理,并及時裝運回廠加工。
鮮菇護色方法有兩種:①稀薄食鹽溶液護色處理。蘑菇采摘后浸入濃度為0.6%~0.8%食鹽溶液中運回廠加工。從食鹽對酚酶的鈍化作用來說,需要20%的濃度,但這會嚴重地影響蘑菇風味和品質。生產上使用低濃度食鹽溶液,可減少水中氧的含量,且氯離子也可阻止酚酶對底物的作用,從而減少褐變。采用此法,要求從浸泡到加工,不得超過4~6小時。②亞硫酸鹽溶液處理。常用的亞硫酸鹽有亞硫酸鈉(Na2SO3)和焦亞硫酸鈉溶液(Na2S2O4)。為了防止蘑菇氧化褐變,先用0.03%焦亞硫酸鈉漂洗一次,再移入0.06%焦亞硫酸鈉溶液浸泡2~3分鐘,撈出瀝干,裝入墊有塑料布的木箱中,運到工廠加工。
(3)漂洗脫硫。經亞硫酸鹽護色處理的蘑菇,運進廠后立即放入流動的清水中漂洗脫硫,使菇體內的二氧化硫的含量降至國家規定的衛生標準(二氧化硫殘留量0.002%)范圍內。通常漂洗30分鐘即可完成脫硫任務。
(4)分級。蘑菇經護色、漂洗后要立即按大小分級。分級標準根據菇蓋直徑大小。大級菇36~45毫米,中級菇26~35毫米,小級菇15~25毫米。
(5)漂燙與冷卻。漂燙可用傾式夾層鋁鍋或連續式漂燙機,也可用白磁磚砌成的漂燙槽(池)通入蒸汽管加熱連續漂燙。通常150千克水每次投料15千克為宜,漂燙液可添加0.3%的檸檬酸,將pH控制在3.5~4.0之間。漂燙時間(投料后水煮沸)大級菇2.5分鐘,中級菇2.0分鐘,小級菇1.5分鐘。總之, 漂燙后菇體熟而不爛,放入冷水中下沉而不上浮。漂燙后的菇體應及時冷卻,連同盛裝的竹簍移入3~5℃流動冷卻水池中冷卻,快速降至10℃以下。
(6)精選和整修。漂燙冷卻后的蘑菇倒在清潔不銹鋼臺面上進行精選,剔除菇體不完整的脫柄菇、掉蓋菇、畸形菇,以及開傘菇、變色菇、菌褶變黑菇等不合規格的劣質菇;對于泥根、柄長、起毛或斑點菇應進行整修;至于特大菇和缺陷菇,經修整后可作為生產速凍片菇的原料。
(7)排盤和凍結。精選和整修后的蘑菇應盡快速凍。速凍前,先將菇體表面附著的水分瀝干,單層擺放于凍結盤中,同時用消毒過的毛巾擦干盤底積水,然后進行速凍。通常選用回旋輸送帶式速凍杋。傳送帶的運行速度,根據排盤厚度和工藝要求進行調節。凍結溫度為-37~-40℃,凍結時間35~40分鐘,凍結中心溫度達-18℃。
(8)掛冰衣。即在速凍處理后的菇體表面裹一層薄冰,作用隔絕空氣,防菇干縮、變色,延長貯存時間。掛冰衣多在凍結機出口處的低溫車間內進行。有互相粘連的需用小木槌輕輕敲開,成單個菇粒后倒入小竹簍中,每簍裝約2千克,浸入保持2~5℃的清水中2~3秒。提出竹簍,倒出蘑菇。菇體表面形成一層冰衣,其厚度以薄為好,過厚影響外觀,一般以增重8%~10%為宜。
(9)包裝。通常結合掛冰衣工序同時進行。包裝按出口規格要求分為0.5千克和2.5千克裝兩種,用無毒、耐低溫塑料袋盛裝。采取掛冰衣、裝袋、稱重、封口的流水作業法。隨后裝入雙層瓦楞紙箱內,表面涂布防潮涂料,箱內襯墊防潮紙,箱口用封口紙粘封牢固。箱外印有品名、規格、生產日期、生產廠家等。隨即搬入低溫冷庫貯藏。包裝車間溫度要低,避免凍品回溫,影響品質。
(10)貯藏。貯藏期冷庫溫度應穩定在-18℃,庫溫波動不超過±1℃,空氣相對濕度控制在95%,其波動不超過5%。執行先進庫、先出庫原則,掌握好貯藏安全期。一般可貯藏1年不變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