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淪陷,利川堅守”“重慶PM2.5 250”,這是湖北省利川市一處樓盤2016年的促銷廣告,“淪陷”“250”這樣的字眼極為刺眼。公交車是城市形象的一個窗口,卻成了不雅醫療廣告的陣地。眼下很多城市的公交車車體以及車廂內的掛牌、拉手、靠背上全都是婦科、男科的醫療廣告,如此聳人聽聞、裸露低俗的廣告不勝枚舉。內容惡俗的廣告堪稱城市形象的硬傷,設計沒有美感、與環境不協調、缺乏整體規劃的廣告,也成了城市風貌的軟肋。
戶外廣告是對建筑的“二次造型”,很多廣告為吸引人們的眼球,故意從形狀、色彩等方面追求與周邊環境的反差,建筑的外形輪廓被破壞,色彩構成被打亂。一些臨街的住宅樓一層被“開墻打洞”變成街邊小店后,廣告牌探向行人街道,形狀參差不齊,原本整潔的住宅樓變得“張牙舞爪”。一些戶外廣告的布置與城市整體規劃不協調。比如,設置在高層建筑屋頂的廣告牌、霓虹燈等,破壞了城市的天際輪廓線,城市本來的面貌被廣告大潮吞沒。
廣告如何讓城市更美,而不是讓城市更亂?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孟延春建議:“可考慮將城市廣告納入城市整體規劃,要求城市規劃師、建筑師將戶外廣告方案列入城市景觀設計、建筑設計進行通盤考慮,針對不同街道、區位,對廣告的形式、形態做出規定。首先抓住‘點,在主要入城口、物流、商流、車流中心,以大型公益廣告為主,宣傳文明理念,倡導文明生活;其次管好‘線,以街路為單元,以業態規劃為基調,對規格、尺寸有所規定,并鼓勵廣告內容增強品位;最后規劃好‘面,依據城市不同的區位功能,投放與主題相呼應的廣告,不僅與環境協調搭調,也有利于廣告到達目標受眾。”(摘自《人民日報》林麗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