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
摘 要:在環境污染、能源危機的壓力下,發展新能源汽車成為安徽汽車發展的新方向。本文對安徽省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認為新能源汽車發展離不開強大的資金支持。因此,應構建合理的多層次金融支持體系,加強政府、金融機構、資本市場等多方面的協調,優化金融資源配置,著力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良性發展。
關鍵詞:新能源汽車產業;金融支持
中圖分類號: F426.471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 ?文章編號: 1673-1069(2017)01-39-2
0 ?引言
近十年來,我國經濟進入快速發展時期,汽車工業也高速發展,使得汽車生產廠家的產銷量急劇增長,而各地普通居民的汽車持有量繼續攀升。這種看似繁榮經濟現象背后也隱藏著許多問題,最大問題是引起石油等能源的消耗量激增。眾所周知,我國的原油產量不高,大部分原油依靠國外進口。據悉2015年我國原油進口量已超當年原油總消耗量的60%。汽車保有量的快速增長,既帶來了石油等能源的危機,同時也給各地環境帶來了巨大的污染。在這種能源問題與環境污染問題日益突出的環境下,新能源汽車大力發展必然成為我國汽車產業新方向。
1 ?安徽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現狀
2010年1月,安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純電動公交車投放市場,這是安徽省的首批新能源汽車,數量僅僅有30臺。2010年年底,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第一代IEV電動轎車也投放市場,共591臺,這標志著新能源汽車已在安徽省全面起步?,F如今,在合肥的街頭巷尾隨處可見各種類型的新能源公交、出租車、私家車。據相關報道,截至2016年6月,僅僅在合肥市新能源汽車累積推廣的數量就高達2.4萬輛,其中電動轎車約1.5萬量,電動客車約6000量??梢?,在短短幾年的時間里,安徽市場新能源汽車保有量有了極大的增長,新能源汽車產業在安徽省已經邁入了加速發展時期。2015年,安徽省新能源汽車企業強強聯手,成立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聯盟,主要代表企業有江淮、奇瑞、安凱、國軒等。
2015年7月,安徽省推出第一批14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其中包括合肥、蕪湖新能源汽車產業集聚發展基地。目前,安徽省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已呈現集聚之勢,產業中已有的新能源汽車及相關的上下游企業達到50多家。新能源汽車從電池、電機、電控到整車等一系列產業配套體系已初步形成,產業生產能力極大提升,動力電池年產8億安時、電機生產線年產1萬套,電動轎車年產5萬輛、電動客車年產3000輛。整個新能源汽車配套產業都呈現出集聚發展態勢,磷酸鐵鋰電池生產企業以合肥國軒高科、中鹽紅四方鋰電等企業為代表,鈦酸鋰電池生產企業以天康集團為代表,電機及控制系統生產企業以巨一自動化等為代表,充電設施建設與運營服務企業以普天新能源、國軒特來電、旗翔新能源等為代表,新能源乘用車生產企業以江淮汽車、奇瑞汽車、合肥國軒為代表,新能源客車生產企業以合肥安凱客車等為代表。
2 ?安徽省新能源汽車產業面臨的問題
2.1 有政策,但政策的效果不明顯
近年來,中央和安徽省政府為支持和鼓勵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相繼出臺了很多相關政策。2014年中央對新能源汽車企業給予補貼,每銷售一臺純電動汽車的最高補貼為5.7萬元。同年,安徽省為防治大氣污染,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財政出臺政策對購買新能源汽車提出了補貼,規定對購買新能源乘用汽車的個人每臺給予1萬元補貼,對購買新能源客車的單位每臺補貼25萬至50萬元不等。但是這些政策的實施效果往往與預期所想相差甚遠,同時沒有形成可持續性發展,使得新能源汽車在安徽省的推廣仍然十分緩慢。另外,這些政策中的大部分是針對企業的,對消費者的直接補貼政策比較少,因而這種補貼方式使得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購買欲望很難被刺激起來。
2.2 有技術,但核心技術不成熟
安徽省新能源汽車經過近幾年的快速發展,其生產技術在個別領域已經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但是總體來看,其核心技術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依然存在著巨大的差距。電池技術上缺乏可靠性和安全性,電機驅動系統效率比較低下,電池續航能力弱,電池充電時間較長,使用壽命短,生產成本高。在整車方面,如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天然氣汽車、氫燃料汽車等,其生產技術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都有著不小的差距。由于技術上的差距,部分核心技術需要進口,相應的生產成本增加,進而使得新能源汽車售價過高。
2.3 有市場,但市場需求不穩定
相對于傳統的燃油汽車來說,新能源汽車畢竟屬于新興產品,很難迅速的被消費者認可。
雖然有些消費者已經認識到新能源汽車在節能環保方面的優勢,但由于核心技術不成熟、產量規模小,導致新能源汽車價格昂貴,特別是蓄電池的更換成本昂貴,使得新能源汽車的需求量不高。同時,新能源汽車的充電基礎設施比較缺乏,相關配套設施建設速度比較緩慢。發展之初,全省也僅有合肥和蕪湖兩市建有充電站和充電樁,而且大多建在市區,無法滿足普通居民長距離出行的需要。這些都成為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擴大尚無法突破的最大瓶頸。
2.4 有支持,但金融支持不完善
在針對安徽省各金融機構的調查發現對新能源汽車的金融支持的總量小,針對新能源企業特點的信貸產品少。金融機構尤其是銀行,由于自身的風險防范意識強,而新能源汽車產業剛起步不久,市場風險較大,因而針對新能源汽車企業開展信貸業務的積極性低。不少金融機構認為,大部分新能源汽車企業不符合現行信貸準入條件和風險控制標準,即使提高貸款利率也不愿意開展該項業務。
3 ?安徽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金融支持研究
由以上分析可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研發、市場推廣、基礎設施建設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為確保新能源汽車產業能可持續發展,這些資金又需要長期使用。數量巨大的資金投入,僅僅靠中央政府和當地政府的補貼是無法完成的,這就需要充分借助金融市場的力量,通過金融方式和金融產品的不斷更新來解決。因而,安徽省如何動員各方力量,建立一個完備的、全方位的金融支持體系,對本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良性發展顯得尤為重要。
3.1 加強政府政策金融支持
政府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主導者和推動者,針對該產業發展的資金短缺,應首先伸出援助之手。政府可通過制定和完善一系列的政府釆購政策、財政補貼政策、政府投資政策和稅收優惠政策,來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進程。
政府采購政策可以通過較為符合市場經濟等價交換的原則,對新能源汽車進行扶持。政府可以運用行政手段,要求轄區內的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在配置車輛時優先考慮采購新能源汽車。在公共服務領域,如城市公交系統,政府也可通過采購政策的引導擴大電動公交車在應用規模。在2015年3月,安徽省政府出臺了《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和推廣應用的相關政策意見》,在該意見中明確要求本省的政府機關和公共機構增大購買新能源汽車的力度,規定當年配備更新的新能源汽車的比例不低于總量的30%。未來期間,這種支持力度還有待于進一步加強。
財政補貼是政府扶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工具,具有規模小,靈活性高等特點。2014年,安徽省政府已經出臺財政政策,規定對購買不同車型新能源汽車給予相應不同數額補貼。但在2015年年初,財政部發布聲明,未來5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將逐步下調,到2020年以后取消補貼政策。2016年1月23日,在“2016中國電動車百人會”上,國家財政部部長表示“補貼政策要適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行調整完善”,預示著新能源汽車補貼將要進行大變動,即在未來將提高補貼門檻,更注重對優勢企業的支持。
政府投資也可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提供資金支持,它的優點是融資成本低、風險小,同時政府投資融資的機制規范程度高,籌集的資金利用效率髙。安徽省政府可以在充分整合現有資源的基礎上,根據本省特點設立更多的專項資金,用于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另外,政府在加大投資的同時,相關部門也要加大對專項資金使用的監督力度,確保專項資金都能規范使用。
稅收優惠政策指的是政府運用稅收減免、稅收返還等方式對企業進行資金支持,取得稅收優惠的企業稅收費用下降,進而當期利潤增加。具體政策可以包括增值稅優惠政策、所得稅優惠政策和其他稅費優惠政策,通過減征、免征等方式實施優惠。
3.2 拓寬直接融資渠道
鼓勵新能源汽車企業上市。上市能使企業快速獲得大量股權資本,極大地滿足資金需求?,F階段,我國的資本市場包括主板、中小板、創業板和新三板等多種交易平臺。其中主板市場最早建立,規模最大,但對上市企業的要求最高;而中小板主要面向中小企業,為中小企業提供資金融通,入市的門檻比主板市場略低;創業板則為自主創新型企業提供了上市融資的平臺;新三板市場屬于場外交易市場,市場的準入門檻很低。為此,安徽省證券監督管理部門應優先支持新能源汽車企業上市。對新能源汽車企業中規模較大、盈利狀況較好的加快扶持上市融資;對那些剛剛起步、生產規模較小的企業可鼓勵通過新三板融資,待到這些企業發展壯大,達到上市要求再轉入相關板塊上市。
鼓勵新能源汽車企業發行債券。發行債券也能使企業獲得大量的資金,有利于經營成果的增加。證券發行機構應優先支持和鼓勵與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的債券融資。通過推行市政債券、企業債券的發行,為新能源汽車項目融通資金。這種債券具有期限靈活、信用等級高等優點,實質上是以政府為擔保的地方債券形式,具有很好的發展前途。為此,安徽省應在大力發展企業債券市場的基礎上,積極鼓勵新能源汽車企業發行債券,各企業可根據自身情況發行短期、中期和長期債券;同時,當地的證監會可以通過制定針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傾斜政策,優先支持新能源汽車企業發行債券,比如可在核準企業發債申請工作時,對新能源汽車企業的申請優先核準。
3.3 加強商業銀行的信貸支持力度
加大商業銀行的資金投放。商業銀行的貸款屬于外部融資,是新能源汽車企業的主要外部資金來源。商業銀行對新能源汽車企業的資金投放量的大小,直接影響著該企業的融資效率。對于實力雄厚、優勢明顯,且極具發展潛力的新能源汽車企業,商業銀行應給予更多的信貸支持,制定相應的信貸優惠政策,如縮短審批環節、加速審批速度、增加信貸額度、延長還款期限等。
加強貸款擔保方式創新。新能源汽車企業傳統的貸款擔保方式主要有抵押、質押和股東擔保等,由于一方面抵押物的不易變現問題十分突出,另一方面針對新能源項目投資的風險較大,導致很難找到合適的股東擔保。因而,從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趨勢看,這些貸款方式已經不適應市場的需要。因此,為促進商業銀行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創新擔保方式就顯得尤為重要,比如可設立適合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專門擔保機構,設立其他融資性擔保機構作為輔助。
參 考 文 獻
[1] 陳柳欽.新能源產業發展的金融支持研究[J].金融發展研究,2011(6).
[2] 謝靜.四川省發展新能源汽車的SWOT分析[J].汽車工業研究,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