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月洪
摘 要:企業稅務風險是企業的納稅行為不符合稅法規定或沒有充分享受稅收優惠政策,而導致企業利益受損的風險。稅務風險不同于一般的商業風險那樣風險高收益也高,而是風險越大損失越大,收益卻越小,正是因為這種消極的風險,企業要盡可能地規避或降低這種風險來減少企業利益損失,提升企業競爭力。
關鍵詞:稅務風險;風險管理;防范措施
中圖分類號: F275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 ?文章編號: 1673-1069(2017)01-45-2
1 ?企業稅務風險產生的原因
根據我國稅務稽查局的統計數據顯示,近七成以上企業存在重大的稅務風險,近九成企業存在一般性的稅務風險,稅務風險已經成為企業“甩不掉的影子”和“定時炸彈”,是什么原因導致企業如此高比例的稅務風險,下面將從企業內外兩方面進行分析。
1.1 外部因素
1.1.1 ?宏觀環境不斷變化帶來的風險
宏觀環境受經濟、文化、軍事、科技、人口、自然等因素影響,多變而難以預測,是引發企業稅務風險的重要外部因素。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宏觀環境的變化可為企業發展帶來機會,但從稅務風險管控的角度,宏觀環境的多變,會大大增加企業稅務風險管控的難度。全面的稅務風險防范是建立在可預見未來的基礎上的,未來可預見性越強,風險就越可控。然而宏觀環境的多變性和不可預見性,對企業的稅務風險防范和稅收籌劃產生將產生重大影響,一方面會降低風險防范的效力,另一方面還會增加風險控制的成本,使得稅務風險防范的成本效益下降甚至是不可取。
1.1.2 ?稅收法律法規變動帶來的風險
稅收法律法規是隨著經濟發展不斷完善和改進的。隨著經濟發展,舊事物的消失,新事物的出現,對稅法不斷提出挑戰,所以對待稅收法律法規要從一個動態的角度而不能靜止地看待。比如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專業分工越來越細,一件商品的完成可能要經過多個企業多個流程,營業稅重復納稅的缺點就會不斷被放大,直到2016年5月1日全面實行“營改增”,才終結容易重復納稅的營業稅。隨著電子產品的普及,電池的使用量越來越大,對不達標準電池的控制迫在眉睫,所以自去年2月開始起對部分電池開征消費稅,有方向性的引導消費者消費,同年取消了對輪胎征收消費稅等。如此伴隨經濟的發展,許多稅法舊制度難以滿足現代經濟的要求而不斷進行調整,由于企業人員在知識更新方面很難做到與稅法同步,稅法的這種推陳出新,不斷調整給企業納稅和風險防范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1.1.3 ?稅收行政執法不規范帶來的風險
稅收籌劃是利用稅法合理地降低稅負,它與避稅最大的區別在于合法性,雖然稅收籌劃是依法而籌劃,但它的合法性往往需要經得主管稅務機關的認可,而在稅務機關確認過程中,客觀存在由于執法人員素質不夠或執法不當導致稅收籌劃失敗的風險,給企業帶來損失;由于我國地域遼闊,稅務管理體系復雜,稅務執法主體多元化,涵蓋海關和財政,國家稅務稅和地方稅務局等多個政府部門,各部門在稅務行政執法上往往存在權力重疊,且稅務執法部門擁有較大的自由裁定和處罰權,只要是稅法沒有規定或規定模糊的地方,稅務執法機關可以根據自身理解和判斷來認定是否為應納稅行為,增加企業的納稅難度和稅收風險;企業在辦理稅收優惠或減免過程中,提交的手續和資料需要主管稅務機關的審批確認,在這個過程中客觀上存在部分行政執法人員故意不作為、慢作為,導致該退的稅遲遲不退,該優惠的遲遲得不到優惠,增加了企業的稅收成本。這些稅收執法不規范行為,給企業的納稅帶來諸多不便和增加企業的稅務風險。
1.2 內部因素
1.2.1 ?優惠政策的了解或使用不當帶來的風險
稅收優惠政策顧名思義是可以帶來合法的節稅,幫助企業發展和降低企業稅負的政策。稅收優惠政策在給企業帶來優惠的同時,一般對企業也會提出諸多條件。如果企業對這些優惠政策不了解,或者了解但無法滿足優惠政策要求的條件,將會錯失優惠。如殘疾人員占總員工的比例達不到要求而享受不了福利優惠;軟件開發公司未及時報稅務機關進行資格認定,導致無法享受增值稅稅負不超過3%的政策。另外在相關優惠條件符合的情況下,企業還需充分準備資料和及時報備,否則面臨主管稅務機關不受理,而不得優惠的風險。
1.2.2 ?業務部門缺乏稅收常識帶來的風險
稅法基本常識是涉稅人員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識,基本常識不了解,往往給企業帶來巨大的風險。但現在很多企業職員往往不具備基本稅法常識,不知曉稅產生于哪些環節,認為稅是財務的事,業務部門就負責業務,采購部門只負責采購,稅上的事全部推給財務來做。殊不知產生稅的真正環節是業務而非財務環節。業務部門不按稅法要求開展業務,拿回來的發票不能抵扣,三流不一致導致虛開發票等,增加財務工作難度和企業涉稅風險。正是由于涉稅人員缺乏基本常識導致企業多納許多冤枉稅,增加企業的稅負。
1.2.3 ?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帶來的風險
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是企業防范稅收風險的基礎。企業內部的管理制度包括授權審批控制、內部監督控制、組織結構控制、會計記錄控制、資產保護控制、職工素質控制等。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完整、是否科學,從制度層面管控著企業的稅務風險。比如授權審批控制中如果約定企業業務部門在談業務和簽合同時需要有財務人員的參與審核和簽字,就能夠有效地防止業務人員只顧做業務,而忽視稅務風險的弊端;采購部門開展業務時,對于新涉及的條款及發票的形式和內容需經相關財務人員簽字把關,就可以大避免稅負轉嫁和虛開發票。如果企業缺乏這些必要的稅務管理制度,就難以從源頭上降低稅務風險。
2 ?稅務風險防范措施
企業稅務風險,不像商務風險那樣風險與機遇并存,而更多體現為負面的影響,如果把控不好很容易轉化為利益損失,如此這樣不僅會損傷企業利潤,妨礙其商業目標的達成,還會給企業聲譽帶來負面影響。因此,增強稅務風險管控和防范,減少稅務風險引發的成本和負面影響,對企業的健康發展意義重大。
2.1 加大宣傳,強化稅務風險意識
加大宣傳,通過宣傳欄、會議及信息共享平臺等多種途徑來增強企業員工的稅務風險意識,向員工和管理人員捋清稅的產生過程,讓員工從根本上理解稅的產生環節,而不能把責任推給財務部門,突出強調企業在銷售、采購、報銷等環節各自責任,及易發生風險的地方,以及遇到問題時咨詢及解決的途徑,來強化員工的稅務風險意識。
2.2 加強企業涉稅人員的素質水平
企業應該針對不同的涉稅人員采用行之有效的渠道和措施,幫助他們對各自領域的稅收法律法規進行學習,幫助其及時掌握最新稅收法律法規,并對其存在的稅法上面的困惑和疑問進行解答和模擬應對,來提高涉稅人員的稅法知識儲備,幫助員工運用稅法知識進行商務談判,為防范企業稅務風險和維護自身合法利益奠定良好的基礎。
2.3 提高管理人員稅務風險意識
管理人員的行為和意識是企業文化的風向標,反映到稅務風險意識也是一樣。作為企業管理人員,應當高度重視稅務風險的防范和管理,不但要在制度上加以落實,更要體現在管理者的日常行為和意識中。如果企業的管理人員不重視稅務風險防范,在開展業務或做決策過程中不考慮稅收風險,這種行為會很快傳遞到企業的基層人員,導致整個企業的稅務風險意識淡薄。風險意識在組織層面自下而上難,自上而下易,企業要想樹立良好的稅務風險意識,就必須從管理層做起,上面有要求,下面才會具體落實,這樣自上而下的形成的稅務風險意識,才能在企業的日常工作開展和跨部門合作過程中得到體現。
2.4 建立健全稅務風險管理制度
長期以來,作為稅務風險防范重要舉措的稅務風險管理機制一直被多數企業所忽視。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是對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和風險管理體系的補充和完善,通過對稅收風險的識別、分析和測算來管理稅收風險,使其成本效益最大化。缺乏稅務風險管理機制的企業,稅務管理工作往往難以開展,導致財務部門對領導的不合理涉稅行為不敢言,對業務部門的工作又難以滲透,無法有效控制不合理涉稅行為的發生,而增加企業的稅收負擔。合理的稅收風險管理制度能夠突破組織結構的束縛,直接針對涉稅行為人為進行管理,不管理是領導的涉稅行為還是跨部門的涉稅行為都受其約束,方便稅務風險的把控。
2.5 定期開展稅務風險內部審計
健全的稅務風險管理制度離不開合理有效的監督。定期不定時地開展稅務風險內部審計可以有效提升風險管理制度的效力,通過稅務風險內部審計來發現和反饋企業稅務工作的不足,監督稅務風險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及人員的行為規范,使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與防范工作朝著積極的方向發展。
2.6 加強對稅收政策的學習,用好用足稅收優惠政策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稅收政策也在不斷地調整和完善,為了鼓勵特定地區,行業的發展,國家在稅收方面會推出新的鼓勵政策:如國務院為了鼓勵西部開發,規定在特定區域和行業方面符合鼓勵的企業,可以減按15%的稅率來繳納企業所得稅;為了降低汽車排放對環境的污染,國家稅務總局及財政部推出新能源汽車可以享受免購置稅政策,在純電動里程符合國家相關標準的前提下還可以享受補貼政策等。稅收優惠政策大都需要企業滿足一定的條件才可以享受,企業要想得到稅收優惠帶來的好處,就有必要加強對稅收政策的學習,及時準確地把握現行稅收政策精神和積極落實來降低企業的稅收負擔。
2.7 營造良好的稅企關系
稅收在保證財政收入的同時,還起到調控經濟的作用,不同時期國家的宏觀調控政策不一樣,稅收政策也會出現相應的調整。而在對稅收政策的把握上,企業永遠要比稅務部門慢一拍,企業要想合理地規避稅務風險就有必要及時與主管稅務機關聯系,保持步調一致。同時我國的稅法在征管方面具有一定的彈性,不同地方具體的稅收征收管理辦式還不一致,稅務執法機關在特定領域擁有較大的自由裁定權,企業在做納稅籌劃時,其合法性需得到主管稅務部門的確認。類似情況下,企業需要主動地了解主管稅務機關的工作流程和公事風格,做到積極與稅務機關保持良好的溝通和聯系,爭取在稅法的理解和納稅節奏上與稅務機關保持一致,尤其在一些稅法規定模糊和新情況的處理上要得到主管稅務機關的認可,從而避免稅務風險。
3 ?結語
稅務風險是企業揮不去也甩不掉的“影子”,它融入到企業日常經營活動的方方面面。甩不掉的“影子”不可怕,可怕的是企業沒有采取任何措施來加以防范。如何做到與“影”共舞,是企業在長期發展過程中需要重點思考和面對的問題。企業只有充分正視自己,把“內功”修好,才能在復雜多變的大環境中游刃有余,求得發展。
參 考 文 獻
[1] 喬利亞.企業稅務管理內部控制的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4.
[2] 羅青長.企業稅務風險探討[J].財經界,2012.
[3] 周志國.對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探討[J].經濟研究參考,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