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黃緣龜的人工繁殖
1.親龜選擇
親龜分后備親龜和成熟親龜,后備親龜選擇剛性成熟并能產蛋,但還沒有完全達到產受精蛋指標的親龜。親龜是指性完全成熟,并能年產3枚以上受精卵的雌龜。一般成熟親龜在華南地區常溫條件下養殖5夏齡,華東地區常溫條件下養殖6夏齡。雄龜個體略小些,平均體重在450克以上;雌龜個體略大些,平均個體重在600克以上。雄龜應選體長、背甲高且弧線自然的,雌龜應選背甲上方稍低平、弧線自然的。雌雄搭配要看龜的成熟度和個體大小,一般第一次成熟初次交配的黃緣龜雌、雄比為 2∶1,產卵3年后體重增加到750克以上、體質強壯后,可以調整為雌、雄比為3∶1。
2.親龜培育
(1)親龜放養。親龜在放養前,一定要把培育場地清理干凈,并進行環境消毒,消毒后待氣味散盡,就可放養親龜。放養密度為每平方米5只,放養時直接放到有嫩草的植被上,讓其自行爬走即可,不可直接放入池內,放養前要進行稱重和計數。
(2)科學投餌。科學投餌主要是產前、產中、產后的飼料搭配。一般產前是指越冬蘇醒后到產蛋的這段時間;產中的時間最長,是指開始產蛋到產蛋結束;產后是指親龜產完蛋進入越冬期的這段時間。
培育黃緣龜親龜的飼料分三大類:第一類是人工配制的黃緣龜專用全價配合顆粒飼料,這種飼料目前市場上可以買到,也有自己配制的混合飼料;第二類是鮮活的動物性飼料,主要有黃粉蟲(裸蟲)、蚯蚓、蠅蛆、鮮蝦肉等;第三類是新鮮的水果,如西紅柿、提子、香蕉、西瓜、草莓等。龜放養后第一天一般不要喂食,第二天開始誘食,誘食的餌料以鮮活的動物飼料為好,幾天后開始正常吃食,可結合投喂全價配合顆粒飼料。一般產前培育投喂配合顆粒飼料每3天1次,鮮活動物飼料和水果每天投喂1次,投喂量為體重的2%;產中培育投喂配合顆粒飼料每兩天1次,鮮活動物飼料和水果每天投喂1次,投喂量為體重的2%;產后培育投喂配合顆粒飼料每4天1次,鮮活飼料和水果每天投喂1次,投喂量為體重的2%。另外每兩天添加1次自配飼料,配方為熟土豆泥30%、熟玉米粉30%、熟胡蘿卜泥20%、熟雞蛋黃10%、水果9%(水果主要是香蕉、蘋果、葡萄,拌入前先用榨汁機打成果漿),其他是市場銷售的獸用多種維生素與多種微量元素0.5%、細肉骨粉0.5%,投喂量為體重的2%,這個配方以能量飼料為主,而且煮熟的食物也比較容易消化吸收。值得注意的是,產后當氣溫降到 20℃左右時投喂量要降到體重的1%,每3天投喂1次,而且只投喂自配料;當氣溫降到18℃時基本停止投喂,這樣有利親龜安全越冬。投喂飼料的地點一定要固定,一般可在較平坦的地方鋪一塊較薄的木板,然后在木板上放飼料投喂框,投喂時把飼料放在框中,一般投喂時間不超過1小時,時間一到就應及時清理殘料,并撤走木板和飼料框。這樣投喂不但不會浪費飼料和污染環境,也可較好掌握龜真實的吃食量,切不可在草地上到處亂撒飼料,任其無時間約束地隨便吃食。投喂時間一般在上午7時和下午 5時左右,最好不要在大白天投喂,因這段時間親龜一般在陰涼處棲息。
(3)培育期環境管理。黃緣龜親龜繁育期間的環境管理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及時整理場內的植被和花木;二是及時清掃場內的垃圾和剩餌;三是注意水池中水的水質,如不是采用流水的,發現水質有變,應及時更換;四是定時巡查,一般早、晚兩次巡視,主要觀察龜的活動情況、設施的完備情況、有無敵害進入等,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同時做好巡查記錄。
3. 產卵孵化
在野外,華南地區黃緣龜在4月底至5月初氣溫達到 25℃以上時開始交配產卵;華東地區在5月下旬開始交配產卵,一般能產到8月底;長江以北地區的還要稍晚一些。黃緣龜大多在上午5時至7時產卵,少部分也有傍晚產卵的,所以大多數采卵安排在下午3時左右,因為這時候產下的卵動物極基本端位,能辨別出是否受精,還有這時親龜大多不在產卵場,采挖不會驚擾到親龜。
(1)采蛋。和其他龜類不同的是,黃緣龜產蛋的穴比較淺,所以采卵比較方便,采時先輕輕扒開上面的沙土然后再揀出龜蛋,把揀出的龜蛋整齊的擺放到一個墊有海綿的籃子或箱子里,拿到孵化室進行孵化。注意采蛋的整個過程一定要輕拿輕放,蛋平放在籃子里不要傾斜。
(2)裝箱。孵化箱可用兩厘米厚的木板,也可用市場上銷售的塑料箱,孵化箱一般高15厘米,大小可根據孵化量的多少自選。裝蛋前先在箱底鋪8~10厘米的直徑為 0.5~1厘米的蛭石,蛭石最好用碘制劑浸泡消毒,晾干后鋪在箱底。在蛭石上擺龜蛋,蛋間距0.5厘米、行間距1厘米,擺好后再在蛋上鋪5厘米厚的蛭石。如果龜蛋數量較多,可在孵化室內置放孵化架,孵化架可用鐵管制成,一般5層,每層高30厘米,架子寬40厘米,架子底部離地面30厘米。裝好蛋的箱子直接放到架子上即可。注意凡用孵化架孵化龜蛋的,都應該在孵化室的地面上鋪上一層薄海綿,以免出殼的稚龜掉到地下摔傷。
(3)孵化管理。孵化期的管理,除了定期檢查胚胎發育情況外,一般不要經常翻動蛋箱,否則容易出現畸形龜。龜蛋孵化期間的管理主要做好以下幾點:一是控制室溫。從蛋放進蛋箱開始,用4天時間逐步調節室溫到29~30℃,然后保持恒溫。二是調節濕度。孵化室內的濕度要求達到85%,如果是自動控制濕度,應及時檢查調節儀器和運作情況。三是觀察箱內濕度。箱架上最高層濕度會蒸發的快些,應用噴霧的方法及時調節,箱內增加濕度不能用噴灑的方法加水,以免濕度過高。四是定期抽樣檢查蛋內龜的發育情況。如遇到蛋殼變形,蛋體發臭,應及時清除。正常的黃緣龜蛋的孵化期為75天左右,一般相差不會超過10天。在全國范圍內,孵化時間從4月中旬開始到10月中旬結束。
(4)稚龜暫養。剛孵化出殼的龜叫稚龜,此時龜的卵黃囊還沒有完全消失,稚龜的營養是靠卵黃囊來提供,有的活動能力還不強,所以還不能直接移到其他場所進行飼養培育,應該進行集中暫養。暫養一般可在環境較好的孵化室中進行,方法是把出殼的稚龜統一放到比較光滑的中型塑料盆中(盆的大小可根據出殼稚龜的數量來定),暫養的密度為每平方米30只,暫養15小時左右,因有卵黃囊,所以暫養階段不用投喂飼料,等稚龜的卵黃囊完全消失,同時稚龜也適應了外部環境,活動能力增強,能夠靈活的爬動和翻身后,就可以給稚龜進行一次藥浴。藥浴可用刺激性比較小的聚維酮碘消毒劑,注意藥浴前要先兌好藥水,并聞一下有無較強的氣味,如有較強的氣味,一定要等氣味消失后再對稚龜進行藥浴;藥浴時的水溫要和環境溫度一致。藥浴操作的方法是:先把稚龜放到干凈的盆里,然后把兌好的藥水慢慢地倒入盆中,藥水不要太多,一般以藥水漫過稚龜體背一半為宜,露出部分可人工用手輕拂上點藥水即可,藥浴時間5~10分鐘,藥浴后可把稚龜移送到培育區進行苗種階段的培育飼養。稚龜進行暫養后就稱為龜苗。
六、苗種培育
黃緣龜苗種培育是指從10克左右的龜苗培育到250克左右的龜種的飼養過程。規模化黃緣龜苗種培育,應該在溫室內進行,其好處是生長快、養殖周期短、培育成活率高、規格整齊質量好,但相對設施投資比較大。
1.龜苗放養前準備
在龜苗培育放養前,一定要做好整個培育期的準備工作,特別是設施設備的修整和環境的調節,所以放養前應做好以下準備工作:
(1)設施設備修整。溫室培育分兩種形式:一種是用不銹鋼做的培育箱,一般箱長2米、寬1.5米、高30厘米,用鋼架制成三層。一種是在地面建培育池塘,池塘寬2米、長3米、高 40厘米,池底鑲有瓷磚,配套設施有進、排水管道和照明等。在放養前必須把整個溫室的設施細致系統的檢查一遍。為了預防疾病,要求在溫室門口設消毒槽,槽中鋪一塊5厘米厚的海綿,海綿中可淋上碘制劑消毒液,凡進溫室的人員須進行鞋底消毒。
(2)清池消毒。在放養龜苗前須認真把培育池塘清理干凈,然后用碘制劑噴霧消毒(黃緣龜養殖場區的環境消毒不能用有刺激性氣味的消毒劑,如氯制劑等)。
(3)環境調節。溫室的溫度要求保持在30℃左右,基本和孵化室一樣,但濕度不要超過70%,池中的水溫可以控制在30℃。水溫不能比氣溫高,否則室內容易起霧,影響光照。池水深度為0.5厘米,基本以龜呈露背泡腹的狀態即可;也可在不銹鋼池箱底墊上一塊1厘米厚的薄海綿,把海綿浸濕,不露明水;或者池底不留水,但池上配置一排水霧噴頭,每天進行定時噴霧,效果也不錯。
2.龜苗放養
龜苗培育第一次放養的密度可大些,為每平方米30只,長到150克時再進行分養,分養后的密度可減少至每平方米20只。放養前如果在暫養時經過藥浴,放養時就不用再進行龜體消毒,如果是從外地購進的龜苗,就應該用聚維酮碘按產品說明進行龜體消毒。龜苗放養后,進入日常的培育管理階段。
3.培育管理
(1)科學投餌。龜苗培育的投餌可按“四定”原則進行,即定質、定量、定時、定點。
定質。龜苗培育階段應投喂營養、適口性好的飼料,大致分為以下幾種:一是機制的人工配合飼料。目前我國很多規模比較大的飼料廠都研發有專門的各種龜類不同養殖階段的人工配合飼料,并有很多品種,如人工配合全價粉狀機制飼料、人工配合全價膨化顆粒狀機制飼料和人工配合全價彩色顆粒機制飼料等,這些飼料營養相對比較全面,容易保管運輸,也比較好投喂;但適口性比較差,一般龜類要馴養一段時間后才會適應,而且有些保健性營養會在制作過程中被破壞(如膨化顆粒飼料中的水溶性維生素等),所以機制的人工配合飼料可作為黃緣龜的基礎飼料。二是鮮活的動物性飼料,如鮮蝦仁、蚯蚓、蠅蛆等。三是新鮮的植物性飼料,如瓜果蔬菜等。四是保健性添加料,如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元素等。飼養黃緣龜飼料應該采用多樣化,一般日糧中可以選定一種基礎飼料,其他作為輔助飼料,這樣才能使龜健康生長,其搭配比例一般為基礎飼料50%,鮮活動物性飼料 30%,新鮮的植物性飼料19%,保健性添加料1%,配制投喂時還可以根據飼料的供應情況靈活調整。
定量。制訂準確的投喂量是滿足黃緣龜生長需求和減少浪費的關鍵,規范的投喂量應以龜的實際體重來確定,初放苗時投餌量可定為龜重的2.5%,10天后或正常吃食后,可根據當餐的吃食情況,以10%的幅度增減,如上午剩下飼料了,下餐就減少10%的量;相反,如吃的精光,而龜還在飼料臺附近不愿離開,下餐可增加10%。由于在溫室控溫環境中,不像野外受氣候環境的影響比較大,室內環境相對是穩定的,所以投喂量也可找出一定規律。
定時。根據黃緣龜的野生習性和各地實際人工養殖經驗,在人工控溫培育的環境中,每天的投喂時間最好是上午7時和下午6時,這樣的間隔,不但龜有充分的消化吸收時間,也可在安靜的環境中棲息活動。而龜吃食的時間以不超過30分鐘為宜,時間一到,就應把沒吃完的飼料清理出來,并以剩下飼料的情況制訂下餐的投喂量,養成習慣后,龜會很自覺的按時到飼料臺前覓食。每天的投喂次數可定為兩次,其中上午投喂配合飼料,下午投喂鮮活飼料:動物飼料70%,水果蔬菜30%。
定點。因為面積比較小,所以恒溫龜苗種培育箱(池)一般不設固定的飼料臺,可制作投喂飼料的飼料框,投喂時先把飼料裝在飼料框內,然后再連框帶料拿到箱(池)里,一般放在比較方便的過道內側,投喂時間一到,就把框拿出,如有少許飼料散落在培育箱中,應及時清理干凈。框的大小一般長1米、寬20厘米、整體高40厘米為宜,結構由底座、框架和柵柱組成,其中底座用長1米、寬40厘米、厚2.5厘米的木板,為了清洗方便,在木板的面上再鑲上一塊0.5厘米厚的光滑塑料板,這樣底座總厚度為3厘米,然后再在面上中間20厘米處鉆個直徑1厘米、深1厘米的孔,作為插柵柱的預留插孔,孔距 1厘米,等龜長大些后可根據具體情況抽出柵柱增大柵距。框架是整個飼料框的支柱結構,要求用不銹鋼做成,其中四角要鑲嵌到底座的中間,要求結實牢固。柵柱最好用不銹鋼,也可用塑料桿,也要求結實牢固。
(2)管理好環境。恒溫溫室的養殖環境,是指室內環境和箱內環境兩部分,其中室內環境要求保持恒定的溫度,切忌溫差過大,變化不穩。還有是室內氣味要求清新無異味,更不能有刺激性很強的異味。再是照明系統,龜要求一定的光照,一般要求每天光照時間不少于5小時,這樣對龜的生長有利。因為相對濕度比較大,照明燈容易損壞,一定要及時更換。另外室內環境還要求干凈整潔,每天巡檢查設施設備的完好性是重中之重。
養殖環境的另一方面是直接與龜有關的箱內環境,因為黃緣龜是半水棲龜類,在苗種培育箱(池)內為了保持濕度,有一層很淺只能漫過腳面的水,可在需要的時候浸泡一下龜背,所以實際的水面是沒有的,也不存在水生環境,但及時清洗箱(池),保持箱(池)內的環境衛生很重要。沒有特殊情況,盡量不要去干擾龜苗,以免造成應激反應引發疾病。
(3)及時分養。龜苗初放養時飼養密度為每平方米30只,長到150克時要及時進行分養,分養后的密度為每平方米20只。分養前要求停喂一餐,分養時要求室內環境仍然保持穩定,如是分到另外溫室,應做好運輸途中的保暖工作,同時準備放養的溫室和養殖箱(池),除了做好修整消毒外,養殖環境要和分養前的環境保持一致。放養前夜應當做好龜體的消毒工作。分養后龜苗進入大龜種培育階段,因其養殖與管理方法同培育龜苗基本相同,故不再贅述。
(4)出溫室。一般經過8~10個月的溫室恒溫培育,幼龜長到250克左右時應該移送到室外常溫環境中養殖了,出溫室也要做許多關鍵性的工作。一是要在確定出溫室前的15天開始停止加溫,使室內的溫度慢慢地降下來,由于溫度的下降,龜吃食也會相對減少,所以投喂就由每天的兩餐減少為一餐。出溫室的前5天,打開溫室的窗戶和門,使室內的溫度和外界基本一致,直到外界的氣溫升高至25℃,就可以準備往溫室外移龜種了,這個時節華南地區大約在5月初,華東地區大約在6月上旬,華東以北地區更晚。二是要在出溫室的前一天就停止喂食。三是要組織好出溫室的人員安排,特別是操作人員一定要進行培訓,做到規范操作。四是做好銷售幼龜的準備,一般來說黃緣龜培育到150~250克時就可出售。(未完待續)
(浙江省杭州龜鱉研究所 趙春光 郵編:31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