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中『神算』王桐晶
文/張猛 周均
個頭偏小、體形微胖,一副黑框眼鏡、滿嘴“綿羊”口音,笑容靦腆羞答、行動慢條斯理……王桐晶給大家的印象怎一個“憨”字了得!可就是這個憨厚可愛被大家稱為“球球”的小姑娘,竟先后榮立1次一等功,3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20歲6個軍功章!就在前不久的第六屆世界珠心算比賽上,王桐晶又以接近滿分的成績斬獲個人全能特等獎,并成功實現個人全能三連冠。捷報傳來,南京政治學院師生的微信朋友圈瞬間“炸開了鍋”:這個小丫不簡單!
“晶兒爸,咱倆數學都不好,要不就給晶兒報個珠心算特長班吧?以免她以后學數學吃力。”1999年夏秋之交,王桐晶媽媽一個看似玩笑的平常決定,造就了今日在珠心算領域屢戰屢勝的世界冠軍。
那時的王桐晶還是個不滿6歲的孩子,論資質,的確沒有多少過人之處。“要說真有不一樣的地方,那就是她對算盤,總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王桐晶的爸爸告訴筆者,小姑娘一看見算盤就特別歡喜,有時哪怕聽見點滴聲音都會迅速停下手中的事。
自從上了第一堂珠心算課,王桐晶就對珠心算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不僅在課堂上認真聽講、刻苦練習,回到家后也與“新寵”寸步不離,整天抱著個小算盤撥弄不停。“桐晶這孩子的珠心算天賦雖然不算高,但她對這東西特別感興趣,有興趣就有希望。”提起自己的得意門生,王桐晶的珠心算啟蒙老師王艷華總是滿臉驕傲、贊不絕口,“她算盤撥動方式記得牢,各種運算方法領悟快,最可貴的是這孩子還能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知之者不如樂之者,樂之者不如好之者。高速的運算過程,嚴謹的邏輯思維,巧妙的解題心法讓小桐晶如癡如醉,樂此不疲。即使到了晚上,她的精力同樣旺盛得驚人,凌晨時分還瞪著一雙大眼睛,小手撥打算盤猶如琴師撫琴般游刃有余。考慮到女兒的正常發育成長,爸爸媽媽要求她晚上9點必須準時睡覺。
“報班是你們下的命令,現在讓退我可不依……”父母萬萬沒想到,一個5歲的孩子在這個問題上這么有主意。
濃厚的興趣、科學的指導、勤奮的練習,讓王桐晶的珠心算能力突飛猛進。學習不到2個月,她就成了家鄉吉林省前郭縣小有名氣的“神童”。2000年,5歲的王桐晶第一次參加正式的珠心算比賽,一舉奪魁,成為前郭縣珠心算比賽幼兒組的冠軍。
“拿了冠軍,這孩子先是一怔,然后就一直憨憨地傻笑,在場其他選手的父母都被她逗得前仰后合。”回想起女兒第一次獲獎時懵懂呆萌的樣子,王桐晶的媽媽滿臉笑意。
王桐晶的出色表現很快引起了吉林省珠心算協會老師們的關注。不少老師主動靠上去,給王桐晶傳道授業解惑,將她作為重點培養對象傾囊相授。外界的鋪路和自己的初心,讓王桐晶不斷在各個等級的賽場上摘金奪銀。2001年,吉林省珠心算比賽幼兒組她再次拔得頭籌,2003年,她又拿下吉林省珠心算比賽學生組特等獎。
2004年,隸屬于解放軍軍事經濟學院的解放軍珠心算隊到吉林省選拔新隊員,“小神童”王桐晶自然成了珠心算協會首推的人選。經過嚴格苛刻的初試和復試,王桐晶最終被確定為解放軍珠心算隊的預備隊員,拿到了去往下一站的“車票”。從此,王桐晶開啟了她在解放軍珠心算隊的十年生涯。
被稱作“珠壇夢之隊”的解放軍珠心算隊是一支蜚聲中外、拿獎拿到“手軟”的最強戰隊。從1994年11月成立至今,該隊已包攬了中國和世界所有的珠心算項目紀錄,其中包括珠心算吉尼斯世界紀錄。也正是在這個“夢之隊”里,王桐晶完成了她化繭成蝶的蛻變和浴火重生的升華。
初出茅廬,王桐晶便遭遇了“泯然眾人矣”的尷尬。珠心算隊教練王衛達組織王桐晶等5名新隊員和3名老隊員進行珠心算考試,但難度系數遠遠超出了王桐晶的想象,不僅題目從沒見過,就連先前的運算法則也根本無法奏效。正當王桐晶艱難緩慢地撥打著算盤時,周圍隊員的白色算珠卻在不停地上下翻飛,噼里啪啦的清脆聲響成一片。
“他們怎么算得這么快啊?”走出家門,王桐晶才清醒意識到什么是高手如云。從“滿分”到“不及格”的陡然下滑,讓那些從未有過的自卑和狼狽突然襲來。熄燈后,王桐晶難以自抑地在被窩里哭起了鼻子。
“萬事開頭難,沒有開始就沒有發展。”“兵敗滑鐵盧”并沒把這個剛滿9歲的小姑娘嚇倒。在教練的開導下,王桐晶決定擺正心態奮起直追。
然而,王桐晶終究還是低估了自己將會面對的挑戰。珠心算隊隊員的“套餐”十分豐盛:白天進行文化課學習,晚上和周末進行珠心算訓練,每天必須完成定量的習題,否則就不準休息睡覺。這里除了過節可以休息一天以外,幾乎每周都是“白加黑”“5加2”連軸轉。每兩年春節才能回家探親一次,父母只有其間一年的春節可以來學院探望孩子。
嚴格的日常管理、無盡的習題演算、乏味的軍營環境、想家時的孤獨落寞……這些殘酷的現實對隊員們而言無疑是一種巨大的身心考驗。可王桐晶需要忍受的辛酸遠不止這些,由獨占鰲頭到墊底的那種苦澀和不甘,無不是對她心靈的沉重一擊。由于珠心算能力全隊最差,王桐晶幾乎每天晚上都會因為不能按時演算完題目而加班熬夜。長期的大量運算使王桐晶的手發生變形。她的右手大拇指、食指和中指的第一個關節比常人粗大,手指側面也磨出了厚厚的繭。
王桐晶的第一堂珠心算課,是從糾正不良運算動作和習慣開始的,這個過程長達一年。
王桐晶首先要過的是“撥珠指法”關,也就是打算盤的規范動作。如果指法不對,就算結果正確,也要重做。練完指法之后,又要練習計算速度,之后還要練習寫數字的速度和清晰度以及心算的思考方式,甚至連算盤放的位置都有嚴格規定。寫數要又快又清晰,達到1秒寫五六個數字,同時數字之間必須斷開,不能連筆和潦草。大量的習題演算使隊員們平均每天要寫完一支圓珠筆,而王桐晶為了彌補差距趕超隊友,每天都會額外加班加點,經常半夜躲在被子里拿著手電筒給自己“開小灶”,也因此創下了3天用完5支圓珠筆的紀錄。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持之以恒的努力終于使王桐晶完成了由“吊車尾”到“領頭羊”的逆襲,并且馬不停蹄地在“珠壇夢之隊”的功勛簿上寫下一筆又一筆。從第三屆全國珠心算比賽選手組冠軍到第四屆世界珠心算比賽選手組冠軍,再到第五屆世界珠心算比賽個人全能冠軍,王桐晶一路披荊斬棘、高歌猛進。
“可別以為珠心算就是簡單的加減乘除。”教練王衛達介紹,珠心算的快速記憶功能與作戰、保障可以聯系起來,能夠延伸、滲透到戰場情報、偵察、測繪、密碼設定與破譯等各領域。盡管如此,王桐晶的理想卻是做一名騰躍于軍事風云,穿梭于綠色軍營的軍事記者。為“理工”奔波10年的汗水,最后轉而匯入文字的海洋,這個選擇確實讓人費解。學的東西會不會浪費?現有水平能不能考上?工作條件有沒有比現在好?這些問題王桐晶不是沒有想過。
“富有挑戰的生活才最幸福!”2014年,王桐晶如愿以償,以優異成績考取解放軍南京政治學院軍事新聞傳播系。出人意料的是,剛過完“獨木橋”的她,很快又遇上了“硬杠杠”。長年忙于演算習題,缺乏體育鍛煉,體質虛弱成了王桐晶最大的短板。新訓才不到一個星期,這個“天之驕子”的弱點就暴露無遺,5項體能沒有一項達標,隊領導和骨干都頗感頭疼。就這樣,重點培養對象又成了“重點人”。
“既然能在珠心算隊實現趕超逆襲,我也一樣能補齊體能這個弱項!”王桐晶暗自給自己加油打氣。上肢力量弱,每天堅持做俯臥撐、舉啞鈴;跑不快,每晚雷打不動跑3000米;身體不協調,周末報班學游泳……王桐晶的較真勁終于讓這個“攔路虎”敗下陣來:成功減肥20斤,體能不僅及格,而且接近良好線。
“桐晶,第六屆世界珠心算比賽馬上就要舉行了,我們商討了很久,決定還是讓你打頭陣。”2016年6月30日,教練王衛達打來電話說。“畢竟兩年沒有接觸珠心算了,能不能比師弟師妹更出色,說實話,我內心也發怵。”談及當時的反應,王桐晶仍有些害羞。
“既然出了招,我還能怎么辦?亮劍唄!”為了珠心算隊的尊嚴,王桐晶決定放手一搏:重拾自己的超級運算能力。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長時間沒有練習珠心算,王桐晶的運算能力嚴重下滑,以前可以輕松獲得滿分的試題,現在在規定的時間里只能完成三分之一。臨陣磨槍,不快也光。為了備戰比賽,王桐晶開啟了近一個月的“閉關”模式,她把自己鎖在學習室里演算習題,每天只睡5個小時。不到一個星期,眼睛里就布滿了血絲。“身體要緊!”“該休息還得休息!”……面對同學們的友情提示,王桐晶只是連忙點頭,轉過身卻又回到了自己的“戰位”。
2016年7月28日,王桐晶在第六屆世界珠心算大賽中再創佳績,和其他兩名隊友代表中國國家隊出戰一舉奪得大賽團體第一名,王桐晶以1750分(滿分1800分)的驕人成績毫無懸念地衛冕個人全能冠軍,并實現了自己在世界珠心算大賽上的個人全能三連冠。★
責任編輯:曹舒雅
2016年7月28日,王桐晶在香港參加第六屆世界珠心算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