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景
作者:于冬陽 馬恩澤 傅文

(彭軍/攝)
甲:最近比較煩、比較煩,我比較——煩!煩什么?我煩的是這校園里的雕像啊都太高端大氣上檔次!什么?我瞎吐槽?這槽我可不是瞎吐的,不信您自個看啊!(其余四人出)
乙:不行啊,咱們班的畢業留言必須在《支部建在連上》前面拍!
丁:拉倒吧!作為科大學子不在咱們的《院士墻》前拍,你們好意思畢業嘛!
丙:我不管,反正你們要是不在《九天九夜》前面拍,我就絕食!
合:啊?
丙:啊不……我就絕拍!
合:你愛拍不拍!
甲:行了別吵了,不就是拍個畢業留言嗎?不就是選個拍攝背景嗎?這么大人了還吵來吵去,不嫌害臊嗎?你們這眼里還有我這個班長嗎?
【眾人沒理班長,繼續鬧
甲:停!(和藹地)同志們,這一直吵下去也不是個事啊,不如這樣吧,今天在這當著各位首長和戰友們的面,你們都說說自己的理由,誰說得最好,下面的掌聲最熱烈,咱們就聽誰的!
乙:行!
丁:PK!
丙:No problem!
甲:那誰先說啊?
乙:我先說。
丁:別說了,你選《支部建在連上》的原因地球人都知道!
丙:地球人?都教授都知道啦!
乙:都知道?
合:那當然。
乙:那你們說說。
丁:不就是因為你爸爸的爸爸的爸爸是三灣改編時期的老紅軍嘛!
乙:狹隘,太狹隘了!
甲:那你說說到底為什么選《支部建在連上》啊?
乙:為什么?我唱給你們聽!
合:唱!
乙:(唱)金星閃耀在軍旗上……黨培養。
合:《聽黨指揮歌》。
乙:(唱)偉大的旗幟高高飄揚……不變的軍魂凝聚力量。
合:《忠誠于黨歌》。
乙:(唱《戰士心向黨》)我們聽黨指揮……步調一致奔向前方。
合:好!
乙:哎,這歌是唱完了,我還得問問你們,我這歌唱的是什么啊?
甲:你唱的是美聲啊。
丁:不對,是通俗。
丙:哎,這是搖滾!
乙:玩兒去!我是問你們這幾首歌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合:永遠跟黨走啊!
乙:哎!那我再問問你們,咱這入伍誓詞第一句話是什么啊?
甲:服從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乙: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第一句話呢?
丙:忠誠于黨!
乙:強軍目標的第一句話又是什么呀?
丁:聽黨指揮!
乙:哎!這就對了!這座雕像就是要告訴我們畢業學員,無論將來駐守在何方,軍魂意識應永駐心中!這正是——一朝支部建連上,人民軍隊放光芒,時刻聽從黨指揮,鑄牢軍魂永不忘!這樣的雕像難道不應該成為我們畢業學員一切行動聽黨指揮的軍魂背景嗎?
合:該!
丙:但,《九天九夜》更適合當背景!
甲:我就知道有不服的,那你說說理由!
丁:別說了,他選《九天九夜》的原因連軍民情大酒店的老板都知道!
乙:豈止是老板,連給老板送菜的大叔的兒子的三舅姥爺的鄰居的朋友的小叔子都知道!
丙:有這么嚴重?
合:有!
丙:那你說說為什么我選它。
丁:誰不知道你老家是廣州的啦。
乙:是啊,誰不知道你老家是廣州的啊!
丙:幼稚,太幼稚了!
甲:那你到底是為什么選《九天九夜》當背景啊?
丙:為什么?我說給你們聽:那是2008年的第一場雪,比以往時候來得更猛一些!
合:這詞聽著熟啊!
丙:串了串了,2008年,元旦剛過不久,中國的南方遭遇了50年未遇的特大冰雪災害,京廣線幾近癱瘓!廣州火車站是人挨著人、人擠著人,前面有喊的人、后面有叫的人,左邊有人罵人、右邊還有打起來的幾個人,有著急的人、慌亂的人、恐懼的人、埋怨的人、哭泣的人、找人的人、被找的人、暈倒的人,還有要生孩子的人!這些人都變成了六神無主的人。這時候又來了一批人,他們迅速地搭起了人墻,隔離起這些左沖右突的人,當大家平靜下來才發現,這些用血肉之軀搭起隔離帶的人原來是最可愛的人!這些最可愛的人,奮戰了九天九夜,其中四個人因過度疲勞,相互依偎,站著睡著了。后來《廣州日報》記者拍下了這組感人的畫面,再后來雕塑家許鴻飛先生把照片變成了雕像,最后黃永玉先生親自題名為《九天九夜》,如今這《九天九夜》的雕像又來到了咱們的校園!這尊雕像不正是要告訴我們這些即將畢業奔赴部隊的人,無論走到哪,在什么崗位,作為人民子弟兵,應時時刻刻把人民安危記掛心間!這正是九天九夜護百姓,滿腔忠誠滿腔情,醒時他是一山峰,睡下更能撼心靈!這樣的雕塑難道不應該成為我們畢業學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背景嗎,啊?!
合:該!
丁:However,我認為,我們最應該拍的還是咱們的《院士墻》!
合:得了吧!
丙:還《院士墻》呢!這么著,今天你要是能把《院士墻》上的人名說全了,我們就聽你的!
乙:對!
丁:你們……
丙:說呀?
丁:我……
乙:你倒是說呀!
丁:我……
丙:你怎么不說啊?(怪笑)
丁:你們聽好了,他們是:慈云桂院士、張仁和院士、楊秀敏院士、周興銘院士、郭桂蓉院士、陳火旺院士、高伯龍院士、趙伊君院士、林祥棣院士、盧錫城院士、彭先覺院士、陳冀勝院士、吳慰祖院士、李朝義院士、莊逢辰院士、程津培院士、沈榮駿院士、包為民院士、黃民強院士、方濱興院士、薛其坤院士、李天院士、張堯學院士、楊元喜院士、于起峰院士、吳曼青院士、陳定昌院士、楊學軍院士、潘建偉院士、宋君強院士,一共是30位院士,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5人,中國科學院院士15人,“40后”2人,“50后”9人,“60后”2人,“70后”12人,“80后”5人……
丙:還有“80后”啊!
丁:我說的這80后,可不是80年以后生的人,而是現如今已經80歲以上的老人,他們中最年長的高伯龍院士今年86歲高齡,最年輕的潘建偉院士今年剛剛44歲。我說全了沒有啊?啊?難道這不應該成為我們畢業學員自主創新敢為人先的智慧背景嗎?
乙:該!
丁:班長你可聽到了,他們說的,我說出來就聽我的!
甲:那是他們說的我可沒說,要我說,還是得在陳賡老院長銅像前面拍!
合:啊?你也有想法啊!
甲:可不是,我一直憋著沒和你們說!
丁:那你為什么選老院長的雕塑呢?
甲:為什么?我打給你們聽……
合:打?
甲:我打快板給你們聽!(打板)竹板慢打響叮當,我表的是,英雄好漢武二郎!
合:啊?
甲:我表的是,黃埔三杰,咱們老院長!
丁:這還差不多!
甲:(竹板詞)這樣一尊老院長的雕像,難道不應該成為我們畢業學員牢記軍工報效國家的使命背景嗎?
合:該!可我們就不去!
甲:嘿!
【眾人亂
甲:同志們,剛才聽了大家的理由,我覺得這次選背景選得到位了,否則大家也不會這么堅持,不光這幾個背景選得好,空軍的《飛翔》,二炮的《騰飛》,北京軍區的《狼牙山五壯士》,蘭州軍區的《西北望》,南京軍區的《朱毛會師》,成都軍區的《遵義會議》……這一座座雕像已經內化成為大家的心靈背景。
乙:班長,你說了半天,咱到底選哪個當背景啊?
甲:都選!
合:都選?
甲:對!大家先分頭錄,最后咱們集合在習主席題詞前,合錄一段怎么樣?
合:好!
甲:還記得習主席題詞嗎?
乙: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系統研制成功,標志著我國在超級計算機領域已走在世界前列。
丁:希望同志們總結經驗,再接再厲,
丙:堅持以我為主,勇于自主創新,不斷強化前沿技術研究,
甲:為推動我國科技進步、建設創新型國家
合:作出更大貢獻。
甲:習主席的這段指示,必將指引著我們學校在創建一個目標、兩個高地、四個牢牢扭住的征程上闊步前行。同志們,出發!
丙:班長,咱在每個雕塑前說什么是不是還要討論討論啊?
甲:還討論啊!★
責任編輯:武麗娜

(遲皓元/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