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點子生意》雜志問世已有近十年了,它沒有強大的實體經濟作后盾,居然越辦越好,知名度越來越高,不能不說它的主編鶴鳴先生。
我和鶴鳴先生相識已三十年,曾經的文學青年,心懷偉大的作家夢如癡如狂。他在文學領域里黃牛般辛勤地耕耘、播種、灑下辛勤的汗水,卻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他的詩集、文集、書畫作品不時送到我的案頭,我除了佩服就是感動。尤其是后來他創辦了兩份期刊,難度可想而知。他就像一只勤奮的蜜蜂,吮吸的是花粉,奉獻的是蜂蜜。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對于純文學純專業的期刊雜志難勉會受到巨大的沖擊。我們不止一次地交流辦刊經驗,尤其是他的《金點子》雜志今后的辦刊思路交換意見。他曾多次謙虛地誠邀我介入雜志的策劃并約稿。終于,我被他執著的精神又一次所打動。是呀,既是好朋友,我應該為他做些什么,為《金點子》雜志實實在在做些事情,為《金點子》雜志熱心的讀者做些什么?提高雜志的含金量,讓它真正的成為有志者的引路人,企業家的智囊團。
之前,我也曾撰寫了一篇《你離成功有多遠》的文章,當時激情四射,總想把要說的一傾而泄,一吐為快,要把文章的中心思想灌輸給每一位讀者,讓他們悟出其中的道理,破解事業有成的秘訣。但過了幾天,腦子又冷靜下來,題目太大,有許多意會的內容并沒有完全表達出來,讀者能理解你的意圖接受你的觀點嗎?紙上談兵的事讀者不認可。那些在商海里涌現出來的中國精英渾身聚滿了智慧和經驗,憑著聰明的腦子成為令人垂涎的億萬富豪,有多少后起之秀都在研究他們,夢想成為下一個成功者。
偉大的作家托爾斯泰在他的名著《安娜卡列尼娜》開篇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無論從政治家、科學家到商海巨富的成敗經驗都可以套用這句話。成功的經驗都是相似的,失敗的教訓各有各的不同。這方面的范例在網上查,中央電視臺經濟頻道《對話》欄目要認真看,都能給你很大的啟發和借鑒。
任何事情都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正是處在這個大變革的時代,也是千載難逢的好時代,誰也無法預測未來十年、二十年社會變化的結果。人人都想成為社會變革的獲利者和成功者,但必須反思過去那種靠膽大,靠投機取巧,靠官商勾結發財致富的非常態機遇終究都是不可取的。
我們拋開那些大話題,重點交流平民百姓中的有志者在創業之路上應具備的基本條件。
一、積累知識就等于積累財富
其實,人與人之間的智商差別不大,要說沒差別也是不現實的,技高一籌的差別就是一個知識的積累和悟性深度的變化。尤其是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你沒有扎實的文化知識,已遠遠不能適應形勢的發展,尤其在當今繽紛耀眼的現實面前,有的人會產生眼花繚亂的錯覺,盲目追求物質享受而自己又沒有那個經濟實力,往往會忽略了一個基本的“敢想,實干”的一種精神,不能腳踏實地的去做好每一件事情,妄想、空想的浮躁情緒充斥著自己錯誤的行為。縱觀現象,我感覺到有的年輕人極大的放棄了“知識改變命運”這一基本道理。不學習,不讀書只在一味地玩手機達到癡迷的地步,被微信中只言片語攪亂了情緒,迷失了方向,沒有了自己的精氣神,沒了自己的主心骨,沒有了“發奮向上,自強不息”的靈氣,何談獲取成功的能量?要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書中自有黃金屋,讀書能使你匯總各種類型的知識能量,能開闊您的視野,提高您的分辨是非能力和理解能力。凡有成就者,除了勤奮,再就是善于動腦思考,他的兩只眼睛充滿了睿智,善于捕捉身邊大量信息,善于積累各種類型的廣博知識,從中汲取營養,得出的思路會與一般人有所不同。
當你決定進入某一領域某一種行業時,一定要把專業知識學扎實,工作起來才能得心應手。搞市場的除了學好本專業的知識外,要讀一讀市場營銷學和心理學,要學會和各種類型的人打交道,綜合素質和個人能力有機地結合起來,就能應對處理好各類問題。
現在有的大學生去上學,不是為了學習,而是為了鍍金,拿到一張文憑就想到社會上混飯吃。我明確地告誡有這種想法的年輕人,那個時代過去了,即是海歸有雙學位的沒有真才實學,沒有一技之長有實干精神的照樣行不通。前幾年媒體曾報導陜西某人北大畢業賣豬肉,曾引起反響。那么我反問:北大學生為什么就不能賣豬肉?有人說,我在學校學到的專業知識在社會上用不到,沒用!我從來反對知識無用論,不是知識無用,而是你沒有合理地運用,一種知識是另外知識的遞進和補充轉化,看你如何善用巧用進一步加強深化的實踐過程。
一九八一年我從政府機關調到研究所工作。那年春天,我帶著幾十箱科研成果參加“上海新型材料展覽會”。布展后舉辦方給了一張桌子兩把椅子,讓我現場提供咨詢。天哪,我還從沒接觸過橡膠這種專業,急得直冒汗。好歹我反應快,用了一句話:“先生,您提到的具體技術問題,我會轉告專題組相關人員給您解答”,應付了第一天,晚上在賓舘仔細閱讀產品說明書,勉強應付了那次展覽。
說實話,我從小就不喜歡化學,上化學課看小說。到了新單位,接觸的全是化學高分子。在工作中,我是硬著頭皮自學,不懂就問,漸漸產生了興趣。通讀了《橡膠工藝學》、《塑料工藝學》以及相關的材料學,采用螞蟻啃骨頭的精神去攻讀,采用學用相結合的方法,比葫蘆畫瓢開始設計配方,開發新產品,創辦專業期刊,對外開展企業營銷策劃和技術服務,哪一項不需要專業知識?與此同時,我還要不斷充電,對“現代漢語、古代漢語、天文、地理、歷史、哲學、醫學知識”通學,后來實踐證明,有了扎實的文化知識和專業知識的基本功,干什么工作都難不倒,都會得心應手,左右逢源。遇到棘手問題也可破解。路是走出來的,知識面寬了,解決的方法也就多了。做任何事情都不要急于求成,不要吃夾生飯。
在浮躁喧囂的時代,學會冷靜思考,學會聚積正能量,學會自我減壓也是難能可貴的。要學會精力合理分配,在閑暇之時,讀讀《紅樓夢》,未必就對你的人生之路沒有幫助。“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告訴你的是人生哲理,我們除了感嘆曹雪芹的文學造詣外更感嘆他淵博的社會知識,除了描寫那些詩情畫意美文外,涉及到許多中醫知識和藥方,沒有一個醫學家為此而提出疑議,但也沒有一個病人會照搬他的藥方去治病,因為他的作品本身就是在揭露封建社會的弊端,在醫治千千萬萬讀者的心病。無論政治家、藝術家、企業家乃至平民百姓,都會從中吸取不同的營養,得到不同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就像一個好大夫,必須讀些哲學書籍,學會辯證法,治病的思路和途徑會寬闊,從根源上找原因。人在日常生活當中,從小事件悟出大道理來,就是最高的境界。
二、正確定位,把握機會,鍥而不舍。
常言道:男怕選錯行,女怕嫁錯郎。人生中都有幾個關鍵的轉折點,是必須把握好:擇業、婚姻、事業。
一般來講,一些大中型企業的老總找我,都是有關企業策劃或上項目的事情,我們在一塊交流研討,我會根據這些企業的運作狀況,決策者自身的綜合素質和膽魄以及團隊的協作精神發表意見獻計獻策。對有些開口就是:“你也給我出個點子,讓我掙些錢”的個人來說,我也顯得無耐,除了提示點撥以外,我沒有什么錦囊妙計應酬這些人。
大的咱不說,只要你認真觀察周圍的人,有的干一件事成一件,很少有失誤,有的干一件事砸一次鍋,這是什么原因?有人一味說是運氣。他不善于總結成敗的經驗教訓。無論做什么事,都要通盤考慮,精確定位,敢想不是妄想,敢干不是蠻干,做事理不出頭緒,抓了芝麻丟了西瓜;有的人是大事做不來,小事不愿做,東一榔頭西一棒,這山望著那山高,總在怨天尤人,即就是大街上有一沓鈔票把他絆倒了,他還罵石頭不長眼睛礙了事,老天不長眼,總不給他機會。
機會永遠都是留給那些善于動腦思考把握機會的人。俗話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什么叫天?后天的勤奮和學習以及機靈的悟性就叫天。大凡成功者背后都有很多感人的故事,有喜有悲,各不相同。初練手者也不可能去套用他們成功的經驗,最好的辦法就是借鑒和學習,結合自身條件,不氣餒,腳踏實地去做好每一件事。
我認識一個畢業近十年的男青年,在上學期間就浮躁不安,東跑西竄,不好好學習,一直夢想成為一個大老板,花錢如流水,美女如浮云,開著世界名牌車,住著小洋樓,一開口就是我將來怎么著。他今天想開公司,鬧著父母給投資,明天又鬧著開超市干飯店,花光了父母的積蓄,借了一大堆外債,快把父母給折騰死了,到頭來什么也沒干成,沒有娶妻生子,也沒有一套住房,總是想把幻想變現實的敗家子,成了人人不敢勸說的狂燥病患者,毀了自己的一生。
我建議那些富有激情創業思想的年輕人,剛剛畢業不要急于單打獨干,因為你還不具備其中的很多條件和經驗。你不妨先應聘到一家正規的公司去礪練礪練。因為這樣的公司會吸納一些人才精英,你有很好的學習機會。書本上僅僅是學習了一些基礎知識,你必須經過再學習再實踐這樣的過程。你必須尊重你的上級和同事,學會相處和融入,必須衣著整齊而不能邋遢,要有責任心,把公司當成自己的公司做事,不要這山望著那山高,反復跳槽的員工哪個老板都不喜歡。記著,機會是干出來的,創造出來的。一旦機會到來,該出手時就出手。
現在的商機是五花八門涉及到各個鄰域,如何把握商機很關鍵。觀察目前的市場,可謂幾多歡喜幾多愁,開門營業的和關門倒閉的并存。社會在變,營銷模式在變,人們的消費觀念也在轉變,稍不留神機會便從你身邊溜過。不管是哪個行業,哪一個想成功的人士都要有一個清醒的頭腦,創新的路子必須堅持走下去。
人,要善于發現自己,認識自己,根據自己的特長和能力,干自己喜歡的事,路在你的腳下。師傅領進門,修行靠自己。
二十多年前,我們單位來了一個技校畢業的男生分配在生產車間當鉗工,愛寫詩,常到我辦公室來聊天。他寫的詩在班組里朗誦,同事們都嘲笑他,拿他取樂:啊,今天的天空真晴朗……小劉,昨晚又寫詩了沒?他很苦惱,在我跟前發牢騷,說那些熊人都不理解他。我常常采用激將法激他,問他是金子還是石頭,他說是金子,我說金子總會發光的到社會上去闖蕩吧!是騾子是馬拉出去溜溜,會游泳到大江大海去撲騰,那才叫真本事!我激他的次數多了,終于有一天他到我辦公室里說他要辭職下海。我鼓勵了他一番后建議他先不要辭職辦個停薪留職,留條退路。幾年沒見,后來再見到他時西裝革履,非常健談,完全換了一幅模樣。他說他為了一家制藥廠做某地區總代理。再后來,聽說他掙了不少錢。再后來,他帶著老婆孩子移居加拿大了。人可以改變環境,環境也可以改變人。人挪活,樹挪死。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我到石家莊市肖家營北方鞋城出差,那里有幾百家低擋布鞋廠專對農村市場。他們用的全是劣質的再生塑料,到處烏煙瘴氣,市場開始萎縮。鞋底材料必須更新換代,但那里沒有一家會做好料的,我看到了商機。我找到一家經營化工原料的私營公司,動員他們做新料。他們起初很不自信,說技術他們一竅不通。我反復舉例,因為我在外地有成功的經驗和技術,你們有現成的化工材料和銷售市場,哪有這么好的機會啊!最后非要我給他們簽訂技術協作保證書,我心里有底,也就簽了。從設備的購進到投產只用了八天時間。新產品在當地一出現,立即受到制鞋廠的歡迎,掂看整捆現鈔的廠家排隊購料,貨供不應求,老板臨時增加設備,提高產量,鈔票嘩嘩往回流,結果比我們預料的還要好的多,老板高興地合不攏嘴,拿出十萬元要我留下,被我婉言謝絕,拿上該是自己的,不能眼紅別人掙錢。從三月十八號開業,到十月初我再到那里去,老板開著紅旗轎車去火車站接我,很是風光,聽說半年多他掙了五百多萬元,成了當地有名的富商。這種項目在那個年代屬于投資小見效快有市場的好項目,當今可就沒那么容易了。
在現實生活中,只要你認真觀察思考,周邊仍有很多商機。包括農業方面,有些外出務工人員,在外掙了錢,長了見識,突然發現在自己家鄉就有種植、養殖、土特產等需要通過向外宣傳擴大發展空間,于是回到家鄉組織專業合作社;有的大學生利用學到的專業知識,采用強強聯合,利用網絡銷售平臺,把原生態的綠色果蔬、雞蛋、小米做成功的范例真不少。不管是干哪一行,行行出狀元。要了解市場信息,不能盲從,不能單憑一時的充動做出錯誤的決擇,不能一味地去模仿別人,自己要創新。切記:天時、地利、人和三原則。
比如說在城市開飯館,位置、特色、需求很重要。有一熟人,要在一個沒有幾家飯館小區附近開飯館,認為這是絕好的位置。其不然,開業后生意冷冷清清,很少有人光顧,問我原因,我說餐飲業要扎堆,要有特色,顧客選擇余地大,你在小區門口開面館,業主們在家把面吃煩了,想換換口味,你做得不是那種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飲食,沒有誘惑力和食欲感。還有一點我不敢明說,心想:你自己都不太會做飯,辦事扣扣搜搜又不懂管理還能做生意?
有的行業就不一樣,出現冷門熱銷。有的人評價某一能人,說他能掐會算,說白了,是人家的知識面寬,信息面掌握的廣,會用腦子。就像搞期貨貿易的人,天天在電腦上了解市場動態一樣,國際原油價格的波動,牽動下游化工產品的漲落。農副產品也是有規律的,掌握行情的規律就能把錢賺了。前些年,中國的股市行情好,全民跟風炒股,我就沒有介入,因為中國的股市很不規范,少數人操縱,違規操作,人家在暗處,老百姓在明處挨黑槍,也有極個別股民賺了,人家是經濟精英、高手,會算計,這就是差別。理財也是一門很深的學問。
生活中的好多道理不是靠別人教你,而是靠自己去領會。“愚公移山”是個典故,是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精神財富。天上掉餡餅的好事是不太可能發生的,機會是等不來的,要肯動腦子,肯吃苦,要自信,莫自負,現在不是錢難掙了,而是賺錢的方式變了。
三、誠信
這是每一個人,每一個企業,每一個國家都必須遵循的一個基本準則。但是,現實生活當中就是有少部分人就是不講誠信,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湯,國有國法,行有行規,人有道德。不管在哪個領域,人們最反感不講誠信的小人。
上世紀九十年代,當商海浪潮處在此起彼伏之時,人們把“三十六”計也派上用場,什么“三十六計今用”,“三十六計與現代企業管理”,好像成了某些人的法寶,無論從世界的現代軍事到中國的改革開放,確實起到了積極的指導作用。但是,在學習古人的謀略方面要正能量的把握尺度,尤其在做人做事,不要弄虛作假,“釜底抽薪”;你可以“以逸待勞”,不可投機取巧;你可“拋磚引玉”不可“渾水摸魚”。記著,千萬不可弄巧成拙,作繭自縛。用好了是智慧,用不好叫算計。機關算盡、愛耍小聰明的人結局都不好。
我認識一個陜西籍貫在深圳打拼的王某,你不能說他沒文化,不聰明,大學畢業先是在深石化打工,腦瓜也靈,后單槍匹馬成立一個空殼公司,把別人的產品拿來換包裝,當進口產品來賣,花言巧語糊弄客戶,一點一點滾雪球,掙了錢,買了房。隨著時間的推移,他膨脹的野心越來越大,到處靠挖墻角偷技術,又在香港注冊皮包公司,鉆政策的空子,騙了東家騙西家,壓了別的廠家一千多萬元貨款,在美國買了房,又把雙胞胎兒子送到美國去讀書,并通過中介花幾百萬準備移居美國,企圖“金蟬脫殼”逃避債務。他萬萬沒想到在美國遇到比他更高明的騙子,幾百萬在美國打了水漂。國內討債者窮追不舍,深圳兩套住宅被法院封存準備拍賣。王某能沒壓力嗎?于是乎,他開車走了神,在高速路上出了車禍,老婆喪了命,他成了植物人,親戚們把他弄回永壽老家,生不如死地茍延殘喘。應了那句:人在做,天在看。
在日常生活中,要學會和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防人之心不可無,害人之心不可有,要近君子,遠小人。
老家遠房一位堂兄,早年輟學回家農務,學木匠,干瓦工,在磚廠出磚拉磚,吃盡苦頭受夠了累。十幾年前我就動員他出來闖蕩。后來,他先是跟人學賣鞋,再后來自己租了門面房。他勤學能吃苦,講信譽,他的言行一天天在感動著用戶,想用戶所想,急用戶所急,既是小老板,又是裝卸工,有時一天只吃一頓飯,在各個鞋廠奔走組織貨源,只要一個電話過來,他絕對會按用戶的要求及時發貨,替用戶省時省力省錢。十幾年下來,他成了當地有名的售鞋大王,很少產生經濟摩擦或傷感情的事件。他成功的秘訣就是勤奮執著和誠信待人。今年除了開展網購外,又投資一千多萬元經營鞋用聚氨酯材料,和廠家建立了互信關系,生意做得紅紅火火,六十多歲了,仍然不知疲憊地工作。他樂善好施,積極參與公益事業,生活得有滋有味。
要想在經濟領域有新成就,不是靠一篇文章或聽一節精英的演講就能達到。外因只能是誘導,內因是關鍵。送給大家八個字:勤奮、積累、悟性、健康。
最近,我一直在看紀念紅軍長征勝利八十周年文獻資料,我被許許多多紅軍故事所感動。當初誰能想到區區幾萬紅軍能到達陜北?十幾年的時間里發展到百萬雄師過大江乃至奪取江山,不能不佩服毛主席的正確決策和紅軍不怕犧牲的堅定信念和精神。要珍惜我們所處的和平環境,有國才有家,才有了充分施展才能的機會。在追求經濟利益的同時,更不能忘記道德和法律。要有信仰,有目標,有靈魂,精神支配行為。搞經濟的也要學習紅軍精神。
只要有一份耕耘,就會得到一份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