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國利
從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企業盈利能力
◎解國利
上市公司是向社會公開發行股票的企業,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也吸引著政府、企業和大眾的關注。企業盈利能力的分析主要是用不同的評價方法和不同的指標對企業的盈利能力進行分析。而企業的盈利能力可以很直接的從財務報表上的各項指標上分析得出。本文在對國內外研究企業盈利能力的現狀總結的基礎上,介紹了盈利能力的概念及分析報表常用的一些方法和指標,分析了影響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的內外因素和現行財務報表分析所存在的缺陷,利用理論闡述和案例分析相結合的方法,根據對總資產利潤率、營業利潤率、主營業務利潤率、每股收益等指標的計算結果對隨機挑選的不同行業的十家上市公司盈利能力進行分析,進而看出挑選的企業中盈利能力最強和最弱的企業,從而得出結論并且提出個人意見,最后提出從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研究企業盈利能力的不足以及對未來盈利能力分析的展望。
外部因素
稅收政策。稅收政策是指國家為了實現一定歷史時期任務,選擇確立的稅收分配活動的方針和原則,它是國家進行宏觀調控的主要手段。稅收政策的制定和實施有利于調節社會資源的有效配置,為企業提供公平的納稅環境,能有效的調整產業結構。稅收政策對于企業的發展有極為重要的影響,符合國家稅收政策的企業能夠享受稅收優惠達到增強企業的盈利能力的效果;不符合國家稅收政策的企業,則被要求繳納高額的稅金,從而不利于企業盈利能力的提高。所以,國家的稅收政策與企業的盈利能力之間存在必要的關系。評價和分析企業的盈利能力,離不開對其所面臨的稅收政策環境的評價。
會計政策。會計政策是指會計政策主體為了指導會計運行,實現會計目標,就會計確認,計量,記錄,報告作出的制度安排。由于上市公司與其他公司不一樣的特殊性,當采取抵御風險的會計政策時,上市公司著重考慮經營安全的需要,謹慎從事;當經濟形勢好轉時則選擇大膽的會計政策。在不同的會計政策下,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是不相同的。
利潤結構。企業的利潤主要是由主營業務利潤、投資收益和非經常項目收入共同構成,一般來說,主營業務利潤和投資收益占公司利潤比重很大,尤其主營業務利潤是形成企業利潤的基礎。非經常項目對企業的盈利能力也有一定貢獻,但在企業總體利潤中不應占太大比例。在對企業的盈利能力進行分析時,很多財務分析人員往往是只注重對企業利潤總量的分析,而忽視對企業利潤結構的分析,忽視了利潤結構對企業盈利能力的影響。事實上,有時企業的利潤總額很多,從整體上看企業的盈利能力很好,但是如果企業的利潤主要來源于一些非經常性項目,或者不是由企業主營業務活動創造的,那么這樣的利潤結構往往存在較大的風險,也不能反映出企業的真實盈利能力。
內部因素
產品創新。對于一個企業來說,有一款經典產品是不可或缺的,產品的不斷創新更是尤為重要的。當公司的產品知名度足夠高,公司對產品的創新也會吸引很多人的目光,人們基于對公司的產品印象會想要嘗試公司的新產品從而增加企業利潤,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

管理創新。管理層和管理制度對一個公司來說是尤為重要的。一個優秀的管理層能夠帶領一個公司走向更高的層次,完善的管理制度有利于公司的可持續發展。管理創新是間接的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一個好的管理給員工更多的激勵,員工的工作質量確定產品的質量,產品質量代表產品的銷售以及公司的盈利。
技術創新。技術創新是指生產技術的創新,包括開發新技術,或將已有的技術進行應用創新。科學是技術之源,而技術是產業之源,技術創新建立在科學道理的發現基礎之上,改進現有或創造新的產品、生產過程或服務方式的技術活動。重大的技術創新可能導致社會經濟系統的根本性轉變。技術創新相當于一個企業的無形資產,它可能會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給公司帶來更大的利益,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
人才創新。在當今社會,人才很重要。人才創新是通過有效的方法給人才增值,是組織發展的基本要求。人才創新是企業管理層正視并忠誠推動員工成長,不斷開發和創新工作的潛力,以使公司諸人可資為本。通過人才創新企業可以從員工成長實現利潤增長,進而實現盈利能力的提高。
時效性缺失。凈資產收益率是評價上市公司經營業績的主要指標,它只是反映單一時期的狀況。當公司進行新品推廣而導致費用增加,其凈資產收益率開始呈下降趨勢,但它只是代表一個時期的狀態,只包含一年的盈利,無法反映公司的多重決策所造成的影響,并不是公司財務業績狀況惡化。
價值性缺失。凈資產收益率衡量股東投資的收益,投資數額是指股東權益的賬面價值而不是市場價值。賬面價值是歷史數據,而市值是衡量現有的、可實現的股票價值對股東來說更為重要。所以,對于公司來說,即使凈資產收益率衡量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和管理者的財務業績,但投資者單憑它追求高價值公司不夠全面的。
風險性缺失。凈資產收益率不能反映公司在產生凈資產收益率是所伴隨的風險。它著重于收益而忽略了風險,不夠精細。
在所有的指標中,首旅酒店的各項指標都居前三,其中總資產負債率、營業利潤率、銷售凈利率最高。說明首旅酒店在隨機選取的十家企業中盈利能力相對來說是最強的,由于主營業務利潤率也較高,說明其盈利能力較穩定。相反,西部資源的各項指標中,其中有七項指標較低,主營業務利潤率處于第四,說明企業的盈利能力較穩定,銷售毛利率也處于第四,說明公司產品有一定的競爭力和獲利潛力。
合理運用國家優惠政策。目前,國家針對不同行業、不同規模的企業制定了不同的優惠政策,其中包括稅收政策、會計政策等,合理的運用國家的優惠政策可以為企業減少一些成本從而達到提高盈利能力的效果。隨著《關于完善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的通知》(財稅〔2015〕119號)的頒布,企業可以享受到稅收方面的優惠政策,新政策中的“普惠性”體現在以下幾點:一是放寬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研發活動范圍。二是擴大了享受加計扣除稅收優惠政策的費用范圍。三是簡化對研發費用的歸集和核算管理。四是明確企業符合條件的研發費用可以追溯享受政策。五是減少審核的程序,國家財政部稅政司王建凡司長在新聞發布會上對審核程序解釋時提出,新政要求對企業享受加計扣除申報程序簡化為事后備案管理,有關的資料由企業留存備查,稅務機關要查證的時候再提供。據了解,省級稅務、財政、科技部門正在根據新政策制定具體操作規程。可以說,企業以后在享受政策的通道方面將變得更便捷、更直接、效率更高。
發揮企業優勢。首先發揮企業的品牌優勢,目前很多上市公司都已具有突出的品牌特色和先進的品牌文化,企業要能夠發揮品牌的核心競爭力。其次,保持企業的創新優勢,在經營管理、產品創新中始終積極探索,不斷研發新產品,保持公司的創新動力。最后,保持企業的管理優勢,構建人力管理體系優勢,為公司經營管理、品牌建設及對外擴張提供有利支撐。不斷完善公司經營管理和業務流程,提升公司經營環境和服務質量。公司積極把握新常態下的市場發展機遇,努力適應行業發展新趨勢,緊緊圍繞創新發展和精細管理兩大主線,不斷提升經營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32]。
規避企業劣勢。不同的企業總有一些不一樣的劣勢,企業在與同行業間競爭時,盡量避免自己的“短板”碰觸到別人的“長板”,這樣在同等水平競爭下會使本企業處于劣勢。
(作者單位:陜西省發展交通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