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云 呂海濤
以輸變電工程為例闡述“營改增”對電力勘察設計單位的影響
◎張云云 呂海濤
自2012年以來,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范圍不斷擴大,增值稅已經慢慢成為絕大多數企業稅種的重要處理對象,而伴隨著財政部于2016年3月發布《關于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通知》,標志著“營改增”時代已經全面鋪開,同期電力行業定額總站也發布了2016【9】號文《關于發布電力工程計價依據適應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調整過渡實施方案的通知》,預示著電力企業全面進入“營改增”的時代。下面就營改增政策文件執行后,對電力勘察設計單位的影響進行分析,主要從輸變電工程方面進行論述。
在2016年3月國家財政部發布了《關于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通知》之后,電力工程造價與定額管理總站于2016年4月下發了《關于發布電力工程計價依據適應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調整過渡實施方案的通知》,標志著電力工程將全面走向“營改增”的時代。
對于傳統電力設計單位而言,其營業收入主要由發輸變電工程設計費和EPC總承包工程費(含電廠總承包項目)兩大塊組成。
對設計費而言,實行“營改增”前,設計企業適用的營業稅,其稅率基數按照應納稅的營業額計算,稅率為5%,屬于價內稅。“營改增”后,企業將適用增值稅計稅模式,其中:一般納稅人按照增值額的6%計算,小規模納稅人按照增值額的3%計算。由于增值稅是按照“銷項-進項”差額作為取費基數的,而營業稅是基于營業額(即銷項)來計算的,所以單從稅率的變化上無法判斷實際稅負是否增加。
對于輸變電工程而言,變電工程設計費取費基數是“建筑工程費+安裝工程費+設備購置費”;線路工程設計費取費基數是“線路本體費用”。在增值稅模式下,分析設計費取費基數的變化對設計收費的影響起到關鍵的作用。
“營改增”后,工程稅率雖然直線上升至11%,看似稅負劇增,材機費用占工程造價比重直接影響工程造價的變化(同口徑對比“營業稅模式”)。經過專業的實例工程測算以及稅負增減模型分析,發現材機含稅費用占比與營改增工程稅負變化存在一下規律:
綜合進項稅率取14%(稅率17%權重80%,稅率3%權重20%)。
當工程中材機費用占比56.3%時達到工程造價平衡點,此時增值稅稅負與營業稅模式完全相同,不發生稅負增減變化,工程造價不發生變化。若低于此比例,則人工費占比升高,可抵扣進項稅額較少,工程造價較營業稅模式有所增加,反之減少。

當工程材機費用占比達到78.3%時,可抵扣進項稅與銷項稅持平。若材機費用比例超出78.3%,則工程的進項稅額將大于銷項稅額,工程進項稅額抵扣不完全,出線稅費的“倒掛”。
通過對典型輸變電工程的測算,材機費用一般在48~71%之間,工程造價多為降低,工程本體費用變化幅度基本在1~3%,設計費取費基數相應降幅也在1~3%之間。
對于傳統設計市場,“營改增”后稅率由5%變為6%,增加了可以抵扣項目的進項稅額。這也就意味著,抵消因營改增稅率提高而增加的稅負,只有當進項稅額達到銷項稅額的某比例時才有可能。
假設其他條件不變,首先計算當期外購項目的進項稅有多少可以抵扣銷項稅額。關于稅負平衡點的測算,舉例如下,勘察設計企業營改增后適用6%增值稅,勘察設計單位可抵扣的進項稅額包含汽油費、水電費及生產家具購置費等,現在假設外購項目進項稅額加權平均增值稅稅率為8%,營改增后的稅負平衡點就是營改增后稅負相同的外購項目的金額所占當期的銷項金額的比例。大于這個比例稅負降低,反之增加。計算公式如下:

對于較大規模的勘察設計企業,由于技術力量較雄厚、資質條件高,其承攬的工程規模較大,工程造價相應較高,設計費取費基數也高,因此設計費總額較高。而在外購項目在設計費總額上分攤比例較小,要達到8.91%構成比率很困難。對于規模較小的勘察設計企業,去除免稅項目的影響,銷項與進項比例大約為6%,如果平時加強對外購項目的管理,還是能夠彌補8.91%與6%的差距的。
“營改增”的實施對電力勘察設計企業的經營管理工作影響較大,企業需要全面、深入掌握國家稅收政策及行業管理細則,采取積極應對措施調整企業經營方案,才能在政策調整后迎來發展的機遇。因此電力勘察設計企業越快適應“營改增”的實施,就約有利于企業的發展。
(作者單位:安徽省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