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敏
中小型企業內部控制的現狀
◎孫敏
內部控制是興起于西方企業的現代化管理方式,其在企業的現代化建設與發展過程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現已成為大型企業、跨國公司管理的重要模式。我國中小型企業內部控制正處于起步階段,在實踐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多種問題。鑒于此,本文將探究中小型企業內部控制的現狀,提出幾點內部控制強化策略,以期全面提升中小型企業內部控制質量。
在我國,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以及現代化企業制度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逐步建立了內部控制制度。但從整體上來說,我國中小企業內部控制較為薄弱,嚴重影響了企業的健康發展。在經濟全球化日益加劇的今天,積極探究中小型企業內部控制問題,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內部控制環境。內部控制環境是企業實施內部控制的重要前提,涉及企業內部結構調整、人力資源招聘、責任分配等多方面內容。目前來說,我國大部分中小型企業的內控環境還達不到企業發展的需求,具體來說,表現在如下方面:①中小型企業管理階層缺乏內部控制意識,管理人員尚未意識到企業內部控制的重要作用。②中小型企業職責分配、組織結構不盡合理,權利過分集中。由于組織結構不合理,導致企業出現人才短缺、人員過剩等人力資源問題。③缺乏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大部分中小型企業的內部控制體系不完善,覆蓋面較窄,且與企業發展實際不吻合。
風險評估意識淡薄。相比于大型企業來說,我國中小型企業的運營風險更多。但是,大部分中小型企業都忽略了風險管理的重要性,缺乏完善的風險評估應對機制,主要表現在如下方面:①大部分中小型企業缺乏風險管理意識或管理意識不強,由于缺乏內部控制體系,導致企業人員普遍存在意識不強等問題。②大部分中小型企業缺乏完善、有效的評估體系,甚至有很多管理人員認為風險評估缺乏實際意義。③缺乏風險管理機制。大部分中小型企業的管理決策均由管理層根據經驗制定,且缺乏有效的風險調控體系,一旦出現風險問題,企業將會陷入危機甚至面臨破產。
控制活動問題。眾所周知,控制活動屬于企業內部控制的關鍵點,我國大部分中小型企業的控制活動缺乏規范性、專業性,主要表現在如下方面:①中小型企業中大部分不相容的職務之間無法實現有效分離,這會導致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出現弄虛作假等問題,嚴重影響企業整體利益。②大部分中小型企業的授權控制程序不夠合理,過于簡單。③大部分中小型企業的控制憑證與記錄存在較為嚴重的失真現象,且缺失獨立稽核機構,這進一步削弱了企業的風險調控能力。
信息溝通不暢。良好的信息溝通機制是中小型企業內部控制的重要評價指標。但是,我國大部分中小型企業的信息溝通機制還不夠暢通,沒有設立合理有效的溝通反饋機制,且不同部門、不同級別之間權責混亂,遇到問題后無法及時溝通。另外,大部分中小型企業信息化建設力度薄弱,缺乏建設、維護信息系統的意識。
內部監督軟弱。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響,我國大部分中小型企業內部監督機制軟弱,缺乏完善的監督體系,甚至部分企業尚未設立監督部門。大部分企業的審計部門缺乏獨立性,無法充分發揮自身的監督作用。
優化內部控制環境。中小型企業在優化內部控制環境的過程中要注意從細節出發,建議考慮以下幾個方面:①優化組織機構,構建起相互制衡的體制機制。中小型企業在優化組織機構的過程中要注意結合實際情況,做到靈活操作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以管理幅度為依據劃分管理層次,既不能過分細化各部門的職能,又要面面俱到,應該結合市場需求和企業實際實現科學劃分,做到實用、高效、節約、協調。具體而言,在對管理層次的劃分上應該同時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將各個職能部門協調起來,確保關鍵部門的健全完好,確保各部門分工明確、配合默契。對于管理機構,要注意建立權力制衡機制,在保證不對工作效率產生較大影響的前提下把重要權利合理分配給多方面。②構建企業文化。企業文化代表著企業形象,并深刻影響著企業職工的工作狀態。任何一個成功的企業都會注重企業文化的建立和宣傳。在建立企業文化的過程中要注意結合公司和社會現狀,大力發展公司的共識文化,通過制定獎勵機制來刺激員工高效工作。③制定嚴謹的人力資源政策。優秀人才是保證企業“跟上時代步伐”,甚至“超越時代”的重要保障。因此,企業要在“選人”、“用人”、“留人”上下功夫,結合崗位現狀和企業長期發展計劃來制定人力資源政策。

構建風險評估機制。構建風險評估機制可以從如下方面入手:①建立企業風險文化。一般情況下,中小型企業的風險管理意識較差。然而現在正當經濟波動劇烈的時期,因此,通過建立企業風險文化來提高企業職員風險管理意識迫在眉睫。②明確風險管理責任。由于中小型企業資金有限,因此單獨設立風險管理部門是不現實的。但中小型企業完全可以確定風險管理人員,通過賦予風險管理人員一定的權力并下發任務,來完成對企業可能面臨的風險的動態監督。③建立長期有效的風險管理機制。企業可能面臨的風險是隨時都可能出現的,并不是一朝一夕就會結束的,因此,中小企業有必要建立長期有效的風險管理機制。企業應從企業架構入手,逐漸形成高效的平衡制度,轉變或優化傳統的決策模式,同時建立完善的激勵制度,通過這樣的機制來加強企業風險管理工作。
提升控制活動執行力。提升控制活動的執行力,可以從如下方面入手:①明確崗位職責,建立相關分離和授權審批制度。中小型企業相對大型企業崗位較少,因此中小型企業有能力對全部工作崗位進行深度剖析,從而更深入地明確各工作崗位的職責權限,這既有利于工作分配,又有利于責任追究。同時,建立授權審批制度,讓企業所有級別的管理者都能在相應范疇中工作。②實施會計系統控制和財產保護控制。中小型企業應該嚴格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準則,強化會計基本工作,明確會計工作中的相關程序與問題。此外,企業還需建立財產物資等的清查機制,確保財產物資方面不出問題。③建立全面、完善的預算管理制度。預算管理工作實際上是企業內部控制的核心,具有將企業所有問題都統一到相應管理系統中的作用。對于全面預算管理工作,企業管理人員和領導人員應主動帶頭,企業的所有部門、所有職員都應積極參加。④建立完善的運營分析控制和績效考核評估控制制度。中小型企業應對企業相關運營狀況進行深度剖析,及時發現運營當中存在的大小問題;針對不同職能部門和各崗位工作人員進行具體的考核并執行相應的獎罰措施。
完善信息溝通渠道。建立完善的信息交流系統是確保企業實施各項控制管理機制的重要舉措,具體的交流系統應包含以下幾方面內容:增強企業內部之間的交流,包括上、下級之間和平級之間的交流,確保企業職員在遇到問題時能及時與外界展開對話;增強企業與外部環境的溝通交流,包括企業與企業之間、企業與媒體之間、企業與顧客之間的交流,確保企業在社會上樹立起優秀的形象;通過加強信息化建設來提高企業整體生產和銷售效益;企業在完善信息溝通渠道的同時要建立相應的溝通反饋機制,用來提高員工參與組織管理的積極性;強化企業人員的整體交流能力,防止因表述或理解有問題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切實加強對計算機的管理,企業可以引進先進的管理系統,科學地把控和管理主要風險點。
健全監督機制。監督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內部監督,內部監督是指對企業各個工作崗位以及各部門實施的監督和反饋機制。內部監督與內部審計關系密切,因此,加強內部監督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加強內部審計工作。加強內部審計工作一方面就是要形成統一領導、分級負責的管理機制,以總部的管控部門作為內部控制的牽頭部門,管理好全部的控制評測工作,制定好內部監督標準和制度;另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定期對內部控制系統的有效性進行評價,評價必須依據評價方案,采取科學的評價方法。此外,內部監督系統應該建立結果改善機制,只有對不足之處進行優化改善,才能真正體現監督工作的價值。
本文以我國中小型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為切入點,從內部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機制、活動執行力、信息溝通渠道、監督機制等方面入手,詳細論述了中小型企業內部控制對策,多方面入手,旨在促進中小型企業健康、持續發展。
(作者單位:合肥供水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