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力凌
如何通過經濟生活教學培養學生理財意識及能力
◎劉力凌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社會經濟持續增長,人們為了更好的適應現代經濟生活,開始通過一系列經濟活動來增加財富,其中最為典型的表現就是理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深刻揭示社會的進步和發展。理財有助于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實現個人發展目的,在增加財富總量的同時,還可以實現財富的安全,履行個人所承擔的社會責任,這些均是理財中所需要考慮的問題。理財并非是富人專有的,財富總量較少的人仍然可以通過科學理財來規劃人生,實現財務自由,創造更大的財富。尤其是大學生,人均物質生活水平顯著提升,給予學生每月的生活費用也在不斷增長,即將踏入社會,如何能夠更加合理有效的支配這些費用,對于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具有十分深遠的影響。本文主要就通過經濟生活教學培養學生理財意識和能力進行分析,尋求合理的應對措施,提升教學成效。
社會經濟的快速增長,人均物質生活水平顯著提升,大學生每月的生活費金額也在不斷增長。除了滿足日常生活所需以外,還會有很多的剩余,而如何更有效的利用這些剩余生活費,對于大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具有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經濟生活作為政治教學中重要組成部分,在實際教學中有助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經濟觀和價值觀,在教師的引導下合理支配生活費用,潛移默化中養成良好的理財意識和能力,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由此看來,加強經濟生活教學培養學生的理財意識和能力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對于后續理論研究和實踐工作開展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大學生即將踏入社會展開激烈的競爭角逐,在這個時期學生消費較為敏感,學生的身心不斷成長,自身消費欲望和支付能力之間的矛盾愈加突出,面對花花世界中撲面而來的誘惑,部分學生會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利用學習來轉移自身的注意力,希望通過自身的努力獲得一個更加舒適的未來;部分學生則是通過自身合理的財務管理,將平時的生活費用和零花錢盡可能的節省下來,有些學生通過努力學習來獲得獎學金,或是利用周末,節假日,寒暑假打工獲得一定的報酬,滿足自身所需。此外,還有很多學生將父母當做是提款機,無論想要什么都向父母要,不達目的不罷休,嚴重情況下可能誤入歧途,千方百計的來滿足自身的欲望,對于學生的未來生活產生不利的影響。
除此之外,由于很多學校的學生屬于寄宿生,所以每月家中均會給予學生一定數額的生活費用,由于擔心子女在外受苦,家中會盡可能的提供給學生多的生活費用,但是由于很多學生自身的理財意識不高,平時花錢大手大腳,在每個月前半段沒多久就已經花的差不多,剩下的日子變得十分拮據,甚至可能需要向其他的學生或者老師借錢來周轉,下個月的生活費則是償還欠下的債務,如此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針對此類情況,不難看出,大多數的大學生自身缺乏足夠的理財意識,對日常生活費和零花錢缺少合理規劃意識,其中存在一系列問題,有待進一步完善。基于此類種種問題,有必要培養學生的理財意識和能力,有助于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深入挖掘教材內容,培養學生理財意識。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該深入挖掘教材內容,通過經濟生活教學內容組織開展理財教育課,幫助學生樹立更高水平的理財意識。通過教材內容的學習,學生可以了解一些投資知識,潛移默化中養成良好的投資理財意識,并在教師的引導和幫助下組織課堂實踐活動,了解到如何運用自身所學知識靈活開展投資活動,在多種投資環境和投資條件下來培養學生合理投資的能力,提升理財水平。
首先,教師應該明確自身職責所在,憑借自身的生活經驗來開展教學活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能夠全身心投入其中,明確投資理財并非是一門很困難的學問,而是一門存在于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學問,通過系統的學習即可掌握。
其次,在課堂教學中,結合實際教學內容,教師應該鼓勵學生積極投入其中,敢于表達自身的見解,在思維碰撞中產生新的內容,讓學生了解到在當前時代背景下掌握一門理財技能已經成為必然選擇,掌握更加豐富的理財知識,積極投入到經濟生活對于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影響較為深遠。與此同時,教師還應該充分明確自身引導性作用,在當前社會階段對于學生而言不太適合投資,通過教師的引導和幫助讓學生明白當前階段不適合投資,只需要掌握一定的理財能力即可。
再次,為了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理財意識和能力,可以結合實際教學內容創設多種教學情境,模擬實際生活中的投資情境,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積極投入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設身處地的從投資者角度去考慮設計投資方案,如何能夠獲得更大的利益。這樣的活動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理財意識和能力,潛移默化中養成良好的理財習慣。通過創設情境,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參與其中,通過整合自身所學知識,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進行對比和篩選,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獲得更加深刻的感悟和體驗,加深對理財投資的理解。在這樣的教學氛圍中,可以最大限度激發學生的潛在價值,通過學生之間的互相評價、自我評價和教師評價,多種角度來衡量學生理財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進一步完善,提升自身的理財能力。
最后,結合國外理財教育內容,幫助學生了解到更大范圍的理財情況,拓寬學生視野,增長見聞,激發理財意識,了解到理財并非是多么高深、多么困難的學問,是實實在在存在于我們身邊的,從小做起,從基本的生活費用管理做起,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幫助學生將自身所學知識靈活運用到實踐中,并在實踐中鍛煉邏輯思維能力,養成良好的理財意識和理財習慣,在不斷積累和完善中提升自身的理財能力。此外,教師可以為布置一份課外作業,為家庭設計一份理財方案,將自身所學知識靈活應用到實踐中,提升學生的理財能力。
學生可以通過寒暑假和周末外出兼職,通過自身的努力來獲得報酬,這樣不僅可以為父母承擔一些經濟壓力,還可以購置自己需要的物品,或是交給家中父母,留作日常使用資金。對于學生養成良好的理財意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為后續發展奠定基礎。
加強學校和家庭聯系,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理財觀念。為了能夠從小培養學生良好的理財意識及能力,家長應該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去學會如何管理自己的零花錢,幫助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理財習慣;促使學生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將零花錢分類管理,一部分存儲起來,另一部分則是用作日常的生活開銷,預計在未來的經濟發展階段,利息逐漸提升,確保資金能夠穩定增值;也可以將部分資金投資,諸如期貨、基金、債券和藝術品等等;引導學生了解到父母掙錢的辛苦和不容易,應該懂得珍惜父母的勞動成果,養成良好的節約習慣,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和經濟觀,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在日常生活中規劃需要購買的東西,在哪里購買和如何購買更加劃算,真正的了解到金錢的本質價值。
組織理財主題活動,營造良好的理財環境。學校可以結合實際情況,組織投資理財主題活動,諸如,理財知識競賽,幫助學生進一步豐富金融知識,尋求合理的理財途徑,設計更為合理的投資理財方案,有針對性的培養學生團隊合作能力及理財能力。與此同時,還可以組織主題班會,成立理財社團,培養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理財意識。從多種角度開展理財活動,促使學生可以潛移默化中養成正確的消費觀念和良好的理財能力。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發揮自身的引導職責,比如成立理財工作室,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培育學生的理財觀念,為學生今后的投資理財做好指導規劃,為學生合理的支配零用錢提出合理的建議,如剩余的壓歲錢就可以交學費或是購買學習用品,也可以幫助家里承擔資金壓力,盡可能的節約,有助于拉近和父母之間的關系;可以購買學習資料以及課外資料,拓寬視野,增長見聞,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
綜上所述,在當前社會經濟快速發展背景下,掌握良好的理財意識及能力對于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具有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有助于學生積極參與到經濟生活中,營造良好的理財環境,為后續的理財投資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新疆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