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魏萊 特約記者 葉火生
“智慧城管”,讓城市管理“耳聰目明”專訪武漢市城市管理委員會主任張軍
本刊記者 魏萊 特約記者 葉火生
城市管理工作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是政府部門十分重視的一項工作。隨著城市的迅猛發展,如何結合運用創新的手段和思路,讓這項工作的管理和改革適應時代的需要,顯得尤為重要。近年來,湖北武漢在探索城市管理的道路上不斷探索,率先在全國范圍內掀起城管革命,從“十二五”期間的數字城管模式,再到“十三五”規劃中努力構建智慧城管體系,取得了卓越成績。“十三五”期間,是武漢市實現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決勝階段。構建智慧化城市管理系統,全面提升社會服務水平成為當前城管工作的重中之重,新時期下將如何推進智慧城管系統建設?為此,記者專訪了武漢市城市管理委員會主任張軍。

湖北省住建廳廳長李昌海調研武漢市城市管理工作,市城管委主任張軍向李廳長匯報工作情況
記者:一個多月前,在武漢舉辦的“國家互聯網安全宣傳周”上,由武漢城管委推出的“渣土車智能管控系統”驚艷亮相,在全國范圍內率先破解了渣土車橫沖直撞、沿路拋灑的難題。請問互聯網和渣土車是怎樣結合起來的?
張軍:網絡安全周上展示的渣土車監控系統,實際上是智慧城管智慧執法的一種指向。渣土車是武漢建設的需要,但渣土的運輸容易帶來城市道路污染。針對這種現象,我們分成兩個部分對渣土進行綜合整治:首先,按照渣土車的出廠標準和要求進行恢復整治。其次,安裝采用互聯網+北斗技術的智能監控系統,通過系統對渣土車的載重量、車速、行駛線路等進行全程監控。渣土車從進入工地開始,就如同在后臺“登陸”;直到將渣土運至指定消納場傾倒,監控系統就像一個勤奮的監工,高度、重量、密閉性等,每10秒鐘會通過傳感器發送一組數據到后臺云端服務器,執法隊員只需要在辦公室通過數據變化就可判斷違規行為。目前,這個系統效果明顯,渣土車從運輸到施工都文明有序,整個道路行駛也更加規范。
記者:用互聯網武裝渣土車,讓渣土車插上了“智慧”的翅膀。在城管系統中也出現了一個新的名詞,叫智慧城管, 請問智慧城管是在怎樣的大背景下產生的?
張軍:智慧城管契合了三個方面的需要:首先是智慧城市建設的需要,智慧城管作為智慧城市建設的一部分,我們將積極按照5個板塊,35個子系統進行建設。其次,它是城市管理創新的需要。從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視城市管理工作,因此,我們需要運用智能系統來推進體制改革、機制改革和管理方式改革,提升城市管理執法作業技術水平。最后,是提高城管工作效率的需要,由于城市管理工作量大,人員少,因此需要廣泛運用智慧系統,提升城市管理工作效率。

“渣土車智能監控系統”試運行

武漢市城市綜合管理監督指揮中心
記者:10月25日,湖北省住建廳廳長李昌海調研武漢城市管理工作,并稱贊了數字化指揮中心和智慧城管平臺。請問這個平臺是如何建立起來的?城管工作人員又如何收集并處理數據?
張軍:我們通過兩個階段建設智慧城管平臺。首先,通過市民投訴和市長專線的平臺來搜集信息,形成市、區、街三級管理模式。其次,通過專業巡查和三方巡查來發現信息,再將信息歸類,分發到區、街進行處理。
記者:武漢擁有許多的高校和高科技企業,請問在建設智慧城管的過程中是否借力高科技企業和高校的資源?
張軍:武漢的高校和高科技企業給城市管理工作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首先我們組建城市管理專家組和城市管理法律顧問組對我們的管理創新、機制創新和依法行政給予幫助。其次,在智慧城管建設過程中,我們也充分利用高科技企業的技術。
記者:現在是互聯網時代,網絡能更好地方便、服務群眾。請問智慧城管是如何找準居民生活中痛點的?
張軍:除了建立智慧城管平臺以外,我們還開發了APP系統。在APP系統里我們有公共自行車系統,武漢三鎮的居民都可以通過系統取、停自行車。同時還開發了公廁管理系統,我們在一張地圖上對附近公廁進行標示,進入系統就可就近找到公廁。此外,未來武漢市的早餐店也會囊括進系統中,居民可以通過系統查看就近的早餐點。
記者:“停車難”是現如今城市的“通病”,請問武漢城管是如何打造智慧停車系統,解決停車難問題的?
張軍:今年,我們聯合交管部門和停車管理企業開發了機動車停車系統,將武漢道路停車場、單位停車場、窗口單位停車場,企事業單位停車場,小區停車場,都放在系統里,車主進入系統后可以及時找到最近的停車位進行停車。
記者:城管工作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城市管理監督局的設立也在立法和城市管理自身隊伍建設方面會起到極大促進作用。在智慧城管的建設中,是如何智慧執法的?
張軍:建設部成立城市管理監督局,從頂層設計上規范了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工作。我們的執法隊伍首先進行綜合下沉。其次我們在智慧執法方面進行創新:從巡查到辦案都運用智慧系統。目前,我們已經建立智慧執法的指揮系統和現場巡查的視頻系統。下一步我們準備讓整個執法系統和過程都運用互聯網+北斗技術。
記者:2016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武漢城管委也在這一年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請問接下來我們有怎樣的規劃?
張軍:十三五規劃確立了城市管理九大體系,我們也按照這九大體系全面推進。在執法過程中,我們立足于源頭進行治理,提出嚴格法治、標本監治、共管共治的三治原則,實現從管理到治理的轉變。
城市管理是全社會的責任,需要大家互動起來。我們管理部門要嚴格執法、服務群眾,管理好城市,朝著精細化、現代化、國際化的目標努力。
城市經濟的發展、人民群眾的期盼以及中央對武漢的期望都對城市管理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同時,城市管理任務繁重。因此城市管理需要借助智慧技術的“東風”。“智慧城管”魅力無窮,既提高處理問題的效率,又能反應老百姓訴求,提高現場工作效率。未來依靠著城管工作者的依法管理、精細管理、智慧管理,我們的城市會越來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