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嵚
看了那么多穿越電視劇,小編有時候也會幻想著,如果穿越回古代,會是什么樣的體驗。不過,有些人若是穿越回去,風險會比較大。
上樹掏鳥會死得很冤
唐懿宗時期,有一宗轟動長安的大案——神奇偷鳥案。當時縣令剛升堂,就聽到接受“放告”的挽鈴響,一看竟是只烏鴉在撞鈴,然后他被烏鴉領到城外一棵樹下,正抓著一個掏鳥犯。
縣令立刻拍板:死刑!立刻執行!原來,《唐律》規定,凡是造成靈異事件,影響到“天數”的案件,都可以從重從嚴判。烏鴉都撞鈴了,不是“天數”是啥?必須殺!
食品安全不馬虎
唐朝法律有一根高壓線,就是食品安全問題。《唐律疏議》規定:商家如果發現食物已經腐爛,就要立刻燒掉,絕不許再出售。如果查出店里有腐爛食材,立刻先打九十大板。
如果有人吃了變質食物生病,那商家就攤上大事了,最輕是一年徒刑;如果吃出嚴重毛病,那就按過失殺人來處理,萬一吃死了人,商家等著上法場吧:絞刑!
打劫傷人零容忍
唐朝法律里還有一件零容忍的事,就是打劫傷到人。在唐朝搶劫是重罪。就連搶劫未遂,也是重判難逃。如果沒傷著人,哪怕搶得再多,一樣可以寬大處理。但如果傷了人,就算沒搶幾個錢,最輕也要流放充軍。只要有殺人情節,不管殺沒殺死人、搶沒搶到錢,死刑都沒跑。
公車私用要大刑
北宋開國后的一大混亂現象,就是郵驛制度。稍微有點權的小官,走走關系就能使喚政府的車馬辦私事。但遇到打仗這類大事,驛路通信卻還不給力,好些該給朝廷送信的車馬,竟早被好些人以權謀私瓜分光。
如此狀況,宋仁宗終于忍夠了。嘉祐四年,由韓琦主持頒布《嘉祐驛令》,不管哪個級別的官員,只要未經允許濫用公車,先“打四十”招呼!
受冤賠償不含糊
宋朝法律比前代更進步一點,就是明確國家賠償。宋太宗年間的王元吉案,其妻賣力喊冤,將其在刑場上救下。事后宋太宗賜王家絹帛十匹。從此后十匹絹帛,就成了大宋最低補償標準。
如果是含冤入獄多年的情況,補償也按年頭。宋哲宗年間的標準,是每年二十五匹絹帛。倘若出現冤死的事件,除了經濟補償外,還要免除多年差役賦稅。
大宋賠償時間最久的一樁大案,驛卒汪青含冤被處死刑,幾年后真相大白,除了涉案官員被追責外,宋孝宗下令“詔給青家衣糧十五年”,也就是贍養汪青一家老小十五年。這筆賠償一直執行到宋寧宗時期,大宋兌現了承諾。
所以,穿越有風險,嘗試須謹慎啊。
裴金超摘自《南國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