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優躺”是指葛優在某情景喜劇里的劇照姿勢,網友們借此比喻一種頹廢萎靡的身心狀況。想起中國歷史上早期流行的跽坐,身姿之變,折射出精神面貌之變異。
中國自從五代至宋,高腳椅凳普及后,歷史上早期的“正坐”之姿,也就漸漸消失了。南北朝以前,古人流行正坐,又稱跽坐、跨鶴坐、跪坐,就是席地而坐,臀部放于腳踝,上身挺直,雙手規矩地放于膝上,脊椎挺直,衣襟平整。成語“正襟危坐”之本義就是指這種坐姿。有時為鄭重其事,說話時臀部離開腳跟,叫長跪,這在《詩經》中稱作“啟”。姿勢雖不太舒服,但那時在正式場合不這樣坐就是失禮。
正確的跽坐頗顯優雅,體現出中華文明端莊、肅穆、寧靜、謙恭等禮儀風范。人習慣于這種坐姿,大多顯得挺拔干練。倘把傳統的跽坐和“葛優躺”作比較,無疑體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方式。儒家有“習恭習端坐”之說。跽坐訓練可修煉心性,使內心與坐姿和諧統一。
“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良好的行為(姿勢)習慣當從小養成。而“躺無躺相”的“葛優躺”,如今在網絡上被瘋傳,多少可見萎靡之世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