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文崗
凡報告會啥的,都是主持人先對報告人作個介紹。這個介紹很有意思,我把它分為三種樣式。
一是職務、頭銜式。主持人報一下報告人的職務、頭銜,這是最簡單的,最早期的介紹都是這樣子,只不過當今越來越少見了。
二是“職務+履歷”式。職務、頭銜再多,即使把兼職的會長理事小組長都加上,也就那么多。光報職務、頭銜不解渴了,于是,就開始植入簡歷,當然,都是職務晉升的一級級官階,過五關斬六將的一個個業績,芝麻開花節節高的一步步爬樓梯,作介紹開始變得有意思起來。如果履歷不是太多,人們還能接受。若是從穿開襠褲說起,就吃不消了。好在網上大都有料兒,拿來不難。
三是“傳記式”。介紹慢慢變得復雜化,就像畫人像,職務、頭銜式介紹好比畫個腦袋,“職務+履歷”式介紹大概像畫了個普通整身像,而“傳記式”介紹,無疑就是全身而立體了。畫這個立體全身像,除了介紹職務、履歷外,還有主要業績、突出貢獻、學術成就等等。比如出過啥書,寫過啥文章,倡導過“飯前先喝湯”類啥新事物,提出過像“讀書最好讀三遍”似的啥重要觀點。沒書沒文章的,就說參與起草過啥文件,當然,首選是參與起草中央或國家以及部委文件,沒參與中央文件起草的參與起草省區市文件也好,啥文件起草也沒參與的就只能說起草領導講話了。但至今還未見介紹起草事故報告以及代筆給領導寫重要檢查的。
如果報告人是領導,尤其是直接上級領導,那么,介紹的內容就可以再加一項,順便提一下領導的興趣愛好,也有討好討巧、事半功倍之效。比如書法繪畫啦,可彰顯領導雅趣且多才多藝;如打球啦,可顯示領導喜歡運動、體魄強健;像釣魚啦,可昭示領導極有耐心和善下大棋;另如廚藝嘛,表露的必是領導家庭責任感強和深諳食文化,這在通奸包二奶大行其道的年代,也算領導干部之美德了;還有棋牌,可側露領導聰明智慧和興趣廣泛。但打牌一般只說橋牌和麻將,拱豬、斗地主等玩項是上不得臺面的。介紹領導興趣愛好必須特別注意禁忌,好色、怪癖等是不便說的。
我曾見一位領導干部介紹他的上級——某某主任作報告時,前前后后用了小5分種,介紹完職務職稱后,接著一大串這長那主任的履歷附帶各個任內突出業績,然后是孩子讀國內某名校、教育子女有方,又有老母高壽、“百善孝為先”“家和萬事興”等不一而足,弄得下面竊竊私語,這哪是作介紹啊,這不是給領導致悼詞嗎!
其實,介紹領導或報告人,報個職務頭銜,既表示客氣和尊敬,又幫助理解講話或報告內容,人之常情且小有必要,但也僅僅如此。特別是講話作報告,才學高低是藏不住的,是騾子是馬自有分明。你介紹得再多,什么“博學而篤行”或者“高屋建瓴,客觀全面”“理論功底深厚,實踐經驗豐富”云云,他若讀的書全就著飯吃了、浪得虛名不爭氣,你高帽戴了一大串兒,對他到底是夸贊還是諷刺?對聽眾是實話還是欺騙?
古人語言是非常干凈凝練的,一個字都不多說。你看太監主持朝議,在大殿內常喊的也就八個字:“有事啟奏,無事退朝!”國外報告會介紹報告人一般也都是某某校長、教授,某某市長、州長,或者就是尊敬的某某先生之類,根本沒這么多雞零狗碎。
介紹報告人恰似作傳記致悼詞,歸根結底還是官場職場溜須拍馬阿諛奉迎之風在官學界的表現,是一種古代病毒的現代激活傳染和蔓延,揭出來曬曬,讓陽光殺殺菌消消毒,有利于官場學界環境衛生。
【王成喜/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