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敏
摘 要 基于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知識經濟共享時代的到來,本文采用多屬性效用模型研究高知識含量工作生產率的測評方法,研究結果表明工作生產率的測評應當在一定時間周期內評估工作結果,基于效果指標,注重研發投入,提高客戶滿意度。
關鍵詞 互聯網時代 高知識含量 工作生產率測評 多屬性效用模型
中圖分類號:TB472 文獻標識碼:A
0引言
“淘寶”、“京東商城”等電子商務平臺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重大變化,而企業從傳統的實體銷售模式發展到互聯網營銷,快遞公司、房產經紀機構等大量涌入到社會發展進程中,傳統的工業經濟時代發展到知識經濟共享時代。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全球經濟已邁入到互聯網時代,大數據、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極大地改變了社會的生產管理模式。在追求工業化、信息化的時代,制造業服務化戰略的實施,互聯網+的應用,能夠促進工作生產率的快速提高,因此在互聯網時代探討工作生產率的提高途徑及評估方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知識工作生產率測評方法
多屬性效用評估模型是由Keeney于1974年發表在期刊“運籌學研究”上的論文“乘法效用函數”中系統提出的。Keeney(1992)提出效用函數由風險態度類型決定,風險規避決定效用函數是凹函數,風險中立表明效用函數是線性的,風險喜好意味著效用函數是凸函數。這三種情況對于效用遞增函數和效用遞減函數都是成立的。多屬性效用理論易于管理,以數學理論為基礎,其假設前提正確就能夠產生正確的解決方案和正確的結果,且決策過程易于運行;其理論對不確定性事物及多變量之間互動的表示能力;評估工具的可擴展性;屬性偏好可以加權;能夠評價非線性的偏好;其風險態度、風險偏好可以進行編碼量化;能夠預測決策者的偏好。多屬性效用理論的這些特征可以解決知識工作及生產率評估的不確定性問題,因此成為具有潛在意義的知識工作生產率評估工具。
2互聯網時代工作生產率測評方法
2.1華為國際化成功的案例背景
華為是全球領先的信息與通信技術解決方案供應商,為適應信息行業正在發生的革命性變化,華為圍繞客戶需求和技術領先持續創新,與業界伙伴開放合作,聚焦構筑面向未來的信息管道,持續為客戶和全社會創造價值。傳統企業管理的理論與經驗大多源于對非知識勞動者的管理,任正非企業管理哲學對當代管理學的貢獻在于:在互聯網文化的廣泛而深刻的挑戰面前,摸索出了一整套對知識勞動者的管理理論和方法(田濤等,2015)。
2.2華為國際化成功的案例分析
通過對華為國際化成功的案例進行研究分析,本文提煉出華為國際化成功道路上關于工作生產率的測評理念,總結為如下幾點:
(1)高知識含量的工作應當持續創新,注重研究開發,要有創新精神。
(2)高知識含量的工作應當堅持目標導向,將工作目標分為不同的生產周期。
(3)高知識含量的工作應當注重結果,知識工作難以標準化、程序化,工作生產率評估應重點考核工作結果,盡量簡化工作過程的評估。
(4)高知識含量的工作應當注重維護客戶利益,在互聯網時代,不斷地提高客戶滿意度才能為企業創造價值。
2.3互聯網時代工作生產率測評方法
伴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互聯網時代的來臨,工作生產率難以用產出/投入的方法直接計量,互聯網時代工作生產率的評估可以采用多屬性效用非線性模型進行評估,將生產率指標分為多維度的指標。根據本文對華為國際化成功的案例研究,生產率指標可以選取工作效果、客戶滿意度、創新成果,將以上維度進行指標分析,能夠較好地解決高知識含量的工作生產率測評問題。
3總結
本文對知識工作生產率的計算方法及華為國際化成功案例進行了研究,提出了互聯網時代工作生產率評估方法的理論構想。未來研究工作可以根據本文的理論成果進行實證研究,提出互聯網時代工作生產率評估的多屬性效用測度方法。
基金項目:上海市高校青年教師培養資助計劃《知識工作生產率測評方法研究》(ZZSDJ14020);上海電機學院科研啟動項目《知識員工生產率評估研究》(14QD14)。
參考文獻
[1] Keeney,R.L.,(1974),Multiplicative utility function[J].Operation Research,Vol.22 No.1,pp.22-34.
[2] Keeney,R.L.(1992),Value-Focused Thinking: A Path to Creative Decision Making[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MA.
[3] Skoepa,M.(2011),Decision Making:a Behavioral Economic Approach[M]. Palgrave Macmillan,London,UK.
[4] 田濤,吳春波.下一個倒下的會不會是華為:故事、哲學與華為的興衰邏輯[M]. 北京:中信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