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劍鋒
摘要:全媒體高清新聞制作網,能夠讓新聞業務流程更加自動化、數字化,并大大提升新聞節目的質量,讓新聞生產效率得到顯著提高,并確保系統網絡安全,為廣播新聞的業務擴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文章主要研究全媒體高清新聞制作網的建設,并提出系統建設的目標,通過各個模塊的系統建設,以期提高電視新聞業務的質量與效率。
關鍵詞:全媒體;高清新聞制作網;建設
當前,全臺網絡構架不斷復雜,而業務流程的自動化程度也得到了不斷的提高,新聞文件在網絡構架內高效流動的需求也越來越強烈。而在高清新聞制作網的背景下,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文件體積不斷提升,使得新聞制作網建設的安全性方案成為一個未解難題。互聯網的發展,對傳統的新聞生產方式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并促使各種電視節目與廣播新聞業務發生著融合,且存儲龐大、服務處理能力強、高清要求高、網絡帶寬等特征得到了不斷地凸顯。
1 建設總體目標
要進行高清新聞制作網的建設,首先要明確建設總目標,將網絡技術及存儲技術進行整合運用,將數字化建設作為整體建設目標,構建一個便捷而先進的網絡化新聞制作網,以滿足臺內的新聞制作與新聞生產要求Ⅲ。另外,還要將互聯網通信技術充分地利用起來,以支撐全媒體正常生產,并將多渠道進行有效地匯集,包括熱點搜索、APP爆料、素材回傳等方面的匯集,把各種線索通過終端傳輸至全媒體的平臺上,在利用平臺上的各種視頻、圖片、文字線索加以有效地編排,推送至臺內現有的報業系統或電臺以及欄目APP與各種相關網站,進行多渠道的信息發布,實現臺內的融合生產。
一般全媒體的高清新聞制作網,是一種高清與標清兼備的、非編制的、數字化的互聯網系統,除了能夠覆蓋全媒體,而且能夠覆蓋文稿制作、生產媒體資源、制作系統等,具有互聯互通的功能。
承擔著臺內的不同電視節目制作操作。此外,高清新聞的制作,通常由新聞制作、存儲、文稿、網絡管理模塊等構成。在全媒體的業務中,包含有線索匯聚、媒體內容管理、編輯發布等模塊。另外,全媒體的新聞制作,通常使用的是千兆及以上的以太網基礎網絡,且配備有萬兆的以太網接口,能夠與各種IP集群的存儲加以有效連接,通過以太網的通路,將不同業務模塊及編輯制作模塊連接為一種整體。在制作策略、管理等服務器,并制作配音工作站和高碼率的編輯工作站時,通常采用IP單網架構進行設置。
2 全媒體高清新聞制作網的建設分析
在全媒體下,要進行高清新聞制作網的建設,還需要對制作網的三層架構進行深入的分析,即業務應用系統、業務支撐系統、基礎網絡系統,具體如圖1所示。
2.1 新聞制作模塊分析
廣播電視臺的新聞欄目通常不止一個,且新聞節目的制作時間為60分鐘,高清新聞制作網系統一般承擔著整個電視節目制作、生產工作,同時要對節目的質量加以負責。在進行電視節目制作時,還需同步支持各種高低碼率進行編輯,且具有高標清新聞節目的編輯作用,能夠在完成線索收集、制作、編輯的同時,還要完成節目的審核,涵蓋各個不同的環節,包括:配音、字幕及編輯、下載,同時還要進行節目的審片與打包。此外,全媒體的新聞網系統,還包含配音、多臺精編、不同無卡精編等工作站,同時支持至少30個機位的編輯,能夠完成P2與藍光的在盤編輯工作,以充分凸顯出制作網的高標清特征,讓不同層級、不同格式、不同碼率的素材能夠在同一制作網中實現混編,并支持特技多層次處理,可以進行邊采邊編,讓收錄共同完成,進而有效提升新聞的質量。另外,還可在系統內進行一定應急引擎的備份制作,在設定周期內對所有的文件及素材、稿件進行備份,讓節目與配置信息不至于丟失以備不時之需。另外,該引擎還能夠在10分鐘內提供對應的應急服務,確保網絡系統出現故障后,能夠在應急狀態下進行臨時節目的制作,以滿足節目的正常制播需求。
2.2 播出模塊的建設
演播室一般需要配置至少兩臺服務播出器,通過實時鏡像共同使用的形式,確保演播室的節目能夠正常播放。同時,演播室內除了播控工作臺外,還需要配置應急文稿、應急播出的工作站。在進行模塊設置時,能夠對已經完成編輯、制作的節目,通過演播室聯動,并借助網絡形式,來將文稿相關信息傳到提詞器與字幕機上,進行在線編輯,并在此系統上完成節目的剪輯工作,后期制作、個性編輯、高清播出工作。新聞節目的有效播出,是制作網建設的最終目的,也是整個系統內最為關鍵的環節。所以,這個模塊應該具備較強的穩定性與便捷性、靈活性,能夠進行跳、直、插、錄、播等操作。
另外,全媒體高清新聞制作設置中的播出系統,一般采用主備同播,并且,單項服務器能夠進行四通道獨播及隨意編組備份操作。在播出服務器上,該系統可以依據節目緊急狀況,來選擇靈活的播出形式,包括本地播出、邊傳邊播等。需要注意的是,播控工作站除了上述功能,還可進行串聯單動態的調整,并在新聞節目播出時顯示待播的可靠狀態。
2.3 文稿建設分析
新聞文稿在新聞生產中的位置無法替代,在整個生產工作中都占據著尤為重要的位置,且在整個生產中都有所體現。文稿不僅涉及新聞線索的錄入,還包括新聞線索的發布及編輯、審核。在該模塊的建設中,一般要運用瀏覽器/服務器模式進行,并與演播模塊進行有效銜接,讓文稿與節目進行統一的管理與利用。此外,文稿建設還支撐MOs的協議,并能夠提供辦公中的瀏覽器/服務器文稿編輯,讓稿件與節目實現自動化綁定,使兩個模塊的流程能夠保持一致,進而提高節目的質量與效率。同時,文稿模塊需要在整個系統平臺上,支持云線索的編輯與挑選,通過報送文稿或選題的形式,有效進入索貝高清的新聞網文稿系統。在不同的節目欄中,可設置不同的人員操作權限,從寫稿到審稿再到播出串聯單,形成一個整體的網絡化流程,進而有效提升文稿編輯與審稿效率。
2.4 全媒體模塊建設分析
全媒體系統一般包含互聯網的信息收集、內容管理、音頻線索選取與編輯、節目播放等模塊。而其他渠道的內容匯聚模塊,可以讓編輯機制充分地運用互聯網,突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以拓展節目,讓互聯網和電視節目的界限不斷地縮小,實現兩者間的相互融合。全媒體模塊制作,對于整個系統都起著數據管理的作用,并對各種業務的數據,包括元數據及媒體數據等進行有效地存儲和利用,在數據生命周期中,進行數據管理與檢索、媒體訪問等服務,讓不同類型的數據都能夠得到統一的管理與存儲、使用。全媒體中的互聯網信息采集模塊,還能夠將各種新聞線索進行匯聚與分類整理,為編輯和記者提供有效依據,并將新聞線索匯聚至Web頁面,挑選出有用的內容推送到新聞網,更好地幫助新聞編輯與記者的實際應用。同時,記者還可以通過用戶原創內容(UGC),來對相傳拍攝的圖片或視頻進行回傳,再運用索貝vtube的客戶端,把相關素材傳輸到全媒體的網絡平臺上,具體如圖2所示。
2.5 監控模塊建設分析
在全媒體環境下,要進行有效的新聞制作與生產,首先還需要保證制作環境的安全。因此,進行監控系統的設計,就顯得尤為重要。通過監控系統,能夠將整個平臺內的工作狀態、設備儀器進行有效管理與集中展示。監控模塊通常包含兩個部分,即軟件系統、硬件系統。其中的硬件設備,是由信息采集與數據調控兩個服務器構成:而軟件系統就可細分為不同的部分:基礎部分、拓撲與設備的自動處理部分、故障關聯及根源分析部分、知識庫管理部分、報警部分及業務的狀態分析引擎部分、數據收集的預處理部ho在監控模塊中,需要對各種設備的運行狀態與任務流程加以有效的監督管理,對網絡狀況和各種應用服務、網絡資源、信號質量加以監控,從而更加快捷地發現系統出現的故障并作出處理。
3 結語
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新聞制作網也得到了不斷的改革。在全媒體環境下,進行高清新聞制作網的建設,不僅能夠大大提升新聞生產效率,而且能夠確保電視節目的質量,讓用戶在觀看電視新聞節目時,得到全新的體驗。由于新聞制作網包含的內容較為復雜,且信息量龐大,隨著網絡架構的不斷復雜,在全媒體的高清新聞制作網建設中,首先要制定出明確的建設目標,并充分考慮到自身的實際需求,對各個不同的模塊進行設置,進而保證制作環境安全、制作節目高質,讓節目更加高清與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