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偉
(山東省膠東調水工程膠州管理處,山東 膠州 266300)
遠距離調水工程的調度運行探究
劉 偉
(山東省膠東調水工程膠州管理處,山東 膠州 266300)
本文細致分析了遠距離調水調度運行過程中水位波動,并給出了相關水容量表,闡述了冰期輸水主要注意事項,自動化控制水位的模擬輸水的方便性、經濟性、安全性。還介紹了閘門和泵站的自動控制的三種方法:上游定水深控制、等容積控制、控制容積法,給讀者一些調度工作的借鑒。
遠距離;調水工程;調度;探究
DO I:10.3969/j.issn.1672-2469.2016.08.008
世界上有很多成功的調水工程案例,為人們帶來了許多益處。然而調水工程龐大復雜,尤其是遠距離的調水工程,其安全性、科學性、合理性均會對生態環境有較大影響,不合理的運行會為人民帶來財產損失,甚至會影響生命安全。本文以引黃濟青工程為例,在調度運行方面進行一些初步的探討。
1.1 安全性
遠距離調水涉及多個環節,每一個環節都會對工程的安全性造成影響,例如水質受到污染、渠道被損壞、出現漫堤等現象,這些都會給調度工作帶來安全隱患。因此,調度中心與各級執行部門要按照統一指令,協調調度,禁止各級各部門各自為政,不按指令執行工作;為使渠道穩定,操作員應根據上級調度中心下達的有關指令嚴肅認真執行,不得懈怠,不得私自調節閘門和開停機。
1.2 經濟性
遠距離調水工程耗資巨大,因此,整個提水系統應選擇最優方案,選擇資金耗費低且合理的調度方案。當系統處于最優運行環境,對每一個泵站來講,也許不是最經濟的,從而會降低方案的經濟性效益。但調度應著眼全局,從系統出發,局部服從整體的原則;科學合理控制棄水;控制開停機的次數,延長泵站機組壽命。
1.3 自動化調度
利用計算機操作運行,實現泵站和閘站的自動化調度工作,能有效減少機組和設備的損傷,使控制更加精準,節約費用。
現將國內部分著名的調水工程列舉如表1。
表1 國內著名的跨流域調水工程
2.1 參數的測定
在輸水環節,對渠系的實際值進行記錄,掌握和設計參數存在的差距。這些參數有輸水糙率參數、過流系數數據、渠道滲漏量、泵站的特性曲線和過流量等。
2.2 水位波動的限制
水位波動情況會帶來安全問題,因此,需嚴格限制和管控。渠道經過混凝土或土質的襯砌,水質流經這些渠道,會造成過快的水位下降,從而導致渠壩的滑坡,受水的壓力造成防滲薄膜的損壞。因此,應根據渠道自身各部分的情況進行水量承受能力的測算,根據美國的有關研究結果表明,≤0.15m/h的水位降速,連續2h內≤0.30m,全天≤0.45m的降速,最適合于土渠與薄膜襯砌渠,而其它填方渠道以及排水效果較優的渠段,水位降速可適當大些。對于分水口渠道,應限制水位的升速,以免造成巨大的流量沖擊。不同運行調度控制方式下,各渠段水位調度區間的最大水位差比較表,如表2所示。
表2 各渠段水位調度區間的最大水位差比較表
2.3 自動控制研究
1.教學計劃的調整是培養學生的藍圖,是教學工作的總體要求,制定好的計劃是確保教學質量的中心環節。開課前,要求專業課老師制定出課程計劃,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下,實事求是地對課程計劃作相應的調整,使課程設置體現出針對性和適應性。對“從事教師行業”的師范生在專業課上要重點培養,對“從事其他行業”的師范生可適當降低要求,做到重點突出,層析分明;為適應將來工作需要,注意強化手段,拓寬專業面,學習主體的橫向內容廣泛,把橫向的綜合知識和縱向的點面知識組合起來。
運用監測的相關水流量數據,在控制算法下達到對閘門和泵站的自動控制。通常用到的方法有下游、上游定水深控制,等容量、控制容量法和流量(Q)控制等方法。下游定水深控制即在渠道下游支樞點對水位進行恒定(如圖1)。它對多數的渠道均是適用的,特別被應用于中小渠道,其優點是水流量按照最大來衡量,這樣水位深度就不會比預設的流量更深,而棱柱體的渠道尺寸是最小的,以便減省建設費。缺點是不能對下游渠道的用水情況進行反應,體現出較差的渠道調節能力。這種控制法最適合用于供水型渠道,能高效體現出其經濟效益性。
圖1 下游定水深控制
上游定水深控制(如圖2),這和前一種控制方法的支樞點相反,它將支樞點設計在渠道上游,功能也就是控制上游渠道的水深。優點:利用渠道的水位的蓄量情況進行下游蓄水情況進行調整,隨時滿足水量需求。缺點是由于允許零水流量,為了測量水面線,因此,渠道岸被要求保持水平的,從而加大了渠岸的建設費。
圖2 下游定水深控制
等容積控制(如圖3)和前面兩種控制方式一樣,和支樞點的位置有關,這里是將支樞點設計在渠道的中點,顧名思義,即是在中點對水位進行恒定的控制方法。中點水位的取得是通過測量上游和下游的水位,然后將兩水位線性化。相比前面兩種方法,此方法針對小于中點的渠案建成水平,費用介于前兩種方法,反應需水狀況迅速,常用lBvAL算法。
圖3 等容積控制
控制容積法是將少量的一個或者幾個渠段進行蓄水量控制,從而掌控全部渠道。現階段,我國的大型工程試驗中較成功,是一種新控法。優點是可同時對多個閘門進行操控,使水位很快就恢復到預期的目標值,在模擬實驗中,其恢復的速度高于其他控制法10倍以上;操控靈活,對正常預期和非預期的情況下均能實現快速控制,對水位的降幅也有了限制;控制方案有可選擇的余地,將渠道槽蓄的調節功能充分運用起來,能對高峰期的抽水進行調節,從而降低了成本。缺點是需要對工程建立全線監控。
2.4 冰期輸水分析
冰期輸水主要是針對北方明渠。在冰凍期,北方的明渠一般要通過冰層下層進行輸水,這減小了過水斷面和輸水量。受冰凍影響,對閘門操控有特殊的操作技巧和要求,若不能正確操作,將會引起冰層破裂,造成冰凍堵塞,或者形成冰壩,漫堤等,損壞建筑設施事故。對冰期輸水進行可行性方案研究,調度運行原則總結如下。
(1)統一調度。根據我國當前成功運行的工程經驗總結,在冬季,進行高水位、滿負荷的調度運作,不能任意開機,否則將造成渠道下游水流量的暴增,引起漫堤,或者會撐破冰蓋,當散落的冰塊流動,就會形成冰塞,而泵站的上游水位非正常快速下降,也會造成踏冰現象,將嚴重破壞泵站渠道。也不能突然停機,否則會帶來相同的破壞事故。
(3)嚴格控制閘門,將水位進行抬高,從而將冰蓋下的過水面增大,避免冰蓋不利于輸水。
(4)切忌在低水位停水。
(5)禁止突然分水,否則會降低下游水位,破壞冰蓋。
(6)忌驟增驟減水量,否則會在頃刻間將水位升降,造成渠道冰塞。
2.5 模擬輸水過程
模擬輸水過程是對已竣工的工程進行調度試運行的檢驗,以檢測調水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一旦檢測到問題將進行改進和調整。通常的方案一是直接測試,但耗費成本,二是物理模型試驗,成本也很高,三是電子模擬方案稍微好些,但成本仍然較高,四是現代化的數字模擬方案,這是最經濟最易操作的方案,成本較低。數字模擬通過計算機利用有限差分法實現的,能實現對正常和異常情況中運行的模擬,并且能夠自動化的控制算法。假設溝渠如圖4所示。
圖4 仿真渠道示意圖
其中主干渠的長度為17km,設有倒虹吸以及水泵站、閘門,北干渠的長度為21.5km,南干渠的長度為8.5km,渠道粗糙率為0.02,主干渠前8km為邊坡,底部的寬度為12Km,底部的寬度為10.8m。可以將河流進行節點的劃分,其中主干渠占據了1~47個節點,后續的21個節點為北干渠,而18個節點為南干渠。溝渠上的建筑物的分布如圖5所示,主干渠中兩個閘門的開度為0.8m和0.9m,南干渠中閘門的開度為0.9m,北干渠的閘門的開度為0.8m,如果在上述的情況下,水泵站中的3臺機器出現停車故障,在這個過程發生之后將閘門的開度減小0.3m,然后對結點水流的變化進行了仿真的結果,如圖6所示。
圖5 第8節點處水位變化
圖6 第19結點水位變化
2.5.1 正常輸水情況下的研究
對于正常輸水來講,要求在輸水期間輸水應符合各項這幾指標,輸水狀態要正常,水流量和速度應在規定的范圍內,以免造成破壞。
2.5.2 緊急情況下的研究
在輸水運行中,調度工作要對停電情況、設備出現意外的情況進行預備應對方案,并對有關損壞進行分析研究。當進行緊急關閘后,應對水位的波幅進行研究,觀察其是否會超過初砌位置,而對于水位降速要求可取消限制。在水道水流量變化之后,緊急情況下水位和水流的仿真結果如圖7和圖8所示。
TV68
A
1672-2469(2016)08-0021-03
2015-12-10
劉 偉(1982年—),男,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