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 鑫
(桂林市水利電力勘測設計研究院,廣西 桂林 541001)
桂林世界旅游城水系連通方案研究
鳳 鑫
(桂林市水利電力勘測設計研究院,廣西 桂林 541001)
文章簡要介紹了桂林世界旅游城水系現狀、水系連通的主要線路并論證各線路的可行性,提出水位銜接、規劃區水系要求及充分的水源保證,為水系順利通航的實現提供技術依據。
世界旅游城;水系連通;水位銜接;水系通航
DO I:10.3969/j.issn.1672-2469.2016.08.010
1.1 工程概況
2011年8月20日,由我國城市規劃、旅游規劃領域專家組成的評審團,審議通過了《桂林世界旅游城概念規劃》。桂林世界旅游城范圍包括臨桂鎮、兩江鎮、四塘鄉、五通鎮、會仙鎮及象山區的部分區域,整體上形成“主城+旅游功能區+產業組團”的組團式空間發展結構,各組團明確發展方向和主題職能。世界旅游城用地空間結構可概括為“一點、三星、三區”,具體為。
一點——即1個“主城區”:臨桂新區的行政-旅游服務中心區,用地規模56.5km2;
三星——即3個“旅游功能區”:主要指圍繞在臨桂主城區周圍的三個不同主題的環境控制型旅游區,即鳳凰體育運動休閑旅游區、會仙濕地旅游區、萬福休閑度假旅游區,合計用地規模290km2;
三區——即3個“產業組團”:結合湘桂發展走廊和義江流域產業帶的整體布局,形成四個主要的產業發展組團。分別為兩江空港物流及高科技產業組團、蘇橋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組團、五通高新技術產業組團,合計用地規模51.4km2。
1.2 規劃區水系概況
臨桂新區中心區~四塘、界牌、會仙~蘇橋之間的相思江流域是典型的簸箕型巖溶凹地地形,四周地勢漸高、中間地勢漸低,形成著名的四塘清水河、會仙睦洞河兩大巖溶峰叢濕地。東面有漓江一級支流良豐河由南往北流過;西面義江由北向南流過;南面有古桂柳運河聯通良豐河和大溪河(臨桂縣境內稱義江),以會仙陡門村分水塘為界,分水塘以東的水經東陡渠向東流往良豐河,分水塘以西的水經西陡河、相思江向西流往大溪河;北面有漓江的一級支流桃花江由西向東流過。
流經規劃區域內的大小河流有:沙塘河、蔡塘河、蘭塘河、太平河、相思江、沉橋河、四塘河、清水河、古桂柳運河、睦洞河、義江等。
沿太平河、相思江及古桂柳運河周邊,分布有大馬塘、清水塘、獨龍塘、睦洞湖及會仙濕地等大面積水域,開發利用價值極高。
2.1 水系連通主要線路
根據《桂林世界旅游城概念規劃》,水系主要線路有5條。
(1)線路1。臨桂新區中心區內湖塘水系,由沙塘河水域、蔡塘河水域、蘭塘河水域、中心環行水域等組成,其中沙塘河水域水道軸線長2.71km,蔡塘河水域水道軸線長1.6km,蘭塘河水域水道軸線長 3.023km,中心環行水域水道軸線總長7.333km,中心區水面面積1.64km2,水道軸線總長14.666km。新區中心區湖塘水系水體流向見圖1。
(2)線路2。于桃花江劉家村處,連接沙塘河,沿沙塘河往下游途經臨桂新區中心區水系、太平河、相思江、古桂柳運河、良豐河后,進漓江航道,沿漓江上游至木龍湖船閘,然后穿越木龍湖、桂湖、桃花江與桂湖連通水系后進入桃花江(肖家壩上),再逆桃花江而上最后回到桃花江劉家村段,形成一個大規模的環形游覽水系,總里程100.975km,并經過或穿越清水塘、大馬塘、睦洞湖、獨龍塘及分水塘等大面積水域或濕地,如圖2所示。

圖1 湖塘水系水體流向圖a
(3)線路3。始于相思江江頭村處(古桂柳運河匯合口),沿相思江下游走,進義江,逆義江而上至蘇橋止,總里程22.465km,如圖3所示。

圖2 水系流向圖b
(4)線路4。義江蘇橋~五通段,此段全長48.6km。
(5)線路5。桃花江→鳳凰水庫→木葉寨水庫→古窯嶺水庫→石脈水庫下游新宅村→四塘河→相思江,此段全長26.7km。

圖3 水系流向圖c
2.2 各水系線路連通可行性
2.2.1 線路1
根據《桂林市臨桂新區中心區防洪排澇及湖塘水系工程初步設計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沙塘河水域、蔡塘河水域、蘭塘河水域水體均匯入中心環行水域,經大皇山壩出中心區湖塘水系,另蔡塘河水域與蘭塘河水域由蘭塘河補水渠連通并對蘭塘河水域進行補水。
桂林市臨桂新區中心區防洪排澇及湖塘水系工程已經開工建設,根據施工進度安排,將于2015年完成主體工程的施工。
2.2.2 線路2
水系線路2中,沙塘河~太平河~相思江~古桂柳運河~良豐河~漓江~桃花江段現狀已連通,只需考慮溝通桃花江至沙塘河段即可實現水系線路2的連通,并形成一個大規模的環形水系。桃花江劉家村處距沙塘河長約1.4km,此間地形平緩,為大部農田及少量旱地,地面高程157~159m之間,僅高出沙塘河水面2~4m,溝通桃花江與沙塘河的施工難度不大,是合理可行的。
2.2.3 線路3
相思江(江頭村)~相思江與義江匯合口(珠江口)~義江(蘇橋)。現狀相思江與義江已經連通。
2.2.4 線路4
義江蘇橋~五通段,此段全長48.6km,河床落差大,達30多m,河岸高7~15m,此段現狀已經連通。全程通航難度大,不建議全程通航,根據現狀條件可選擇分段通航,待將來條件成熟再作全程通航考慮。
2.2.5 線路5
桃花江→鳳凰水庫→木葉寨水庫→古窯嶺水庫→石脈水庫下游新宅村→四塘河→相思江,全長26.7km。線路 5進口處桃花江的常水位為157.40m,鳳凰水庫正常蓄水位184.88m,木葉寨水庫正常蓄水位為184.30m,古窯嶺水庫正常蓄水位為188.84m,石脈水庫正常蓄水位為171.86m,線路附近西干渠水位 178.0m,秧塘支渠水位177.50m。由此可見,三座水庫正常蓄水位高于桃花江水位14.46~31.44m,且古窯嶺水庫正常蓄水位高于鳳凰水庫3.96m,高于木葉寨水庫正常蓄水位4.54m,線路5各節點位置水位高低不一,且水面高差大,將出現水體倒流現象,故線路5連通不現實,建議不作考慮。
線路1、2、3總里程138.106km,具體里程見表1。

表1 水系里程表
3.1 水位銜接
3.1.1 線路1
根據《報告》,臨桂新區中心區湖塘水系由中心環行水域、沙塘河水域、蘭塘河水域、蔡塘河水域等 4個水域組成,水面面積1.64km2,總長14.666km。新區中心區各水域分為兩級水面高程:處于水系上游端的沙塘河水域(巖塘壅水壩以上段)、蔡塘河水域、穿越山水鳳凰城水道、蘭塘河補水渠等設計水面高程為155.00m,由巖塘壅水壩、蔡塘壅水壩及三處跌水建筑控制;處于水系下游端的沙塘河水域(巖塘壅水壩以下段)、中心環行水域、蘭塘河水域設計水面高程為153.50m,由大皇山壅水壩控制。
3.1.2 線路2
(1)規劃區通航水系線路2中漓江段和兩江四湖段的桂湖、木龍湖已經滿足通航要求,桃花江與桂湖的連通工程已開工建設。故只需考慮桃花江→沙塘河→臨桂新區→太平河→相思江→桂柳古運河→良豐河→漓江的水位銜接,整條線路河床高差15.36m。
(2)根據河道實測資料及地形地質條件,經過認真分析研究,擬分17級水面,需設置壅水壩23座。
①桃花江肖家村~漓江匯合口段屬于桂林市兩江四湖二期工程部分項目,已建成肖家壩、徐家壩,此段不必再考慮水位銜接問題,肖家壩、徐家壩正常蓄水位分別為147.40m、149.20m。
桃花江劉家村~肖家壩段長17.527km,河寬大部為 50~100m之間,常水位高程 155.09~149.2m,兩岸地面高程150.5~156.8m,岸坡高2.0~4.0m,兩岸地形較平坦。此河段現狀水面高差5.89m,兩岸坡較低,擬分四級水面,至上而下分別于大宅村、五仙閘壩、荃塘村、肖家村(已建)處布置壅水壩,各壩擋水高程分別為155.00m、153.50m、151.50m、149.20m,設計水面總落差5.8m。桃花江段最上游一級水面高程為155.00m,大宅壅水壩控制,155.00m水位的尾水位置為蘭田村,位于溝通沙塘河航道進口(劉家村)上游約150m,桃花江水通過人工開挖通道可順利進入沙塘河,穿過臨桂新區中心區水系后,進入太平河段;臨桂新區巖塘壩、蔡塘壩擋水高程均為155.00m,大皇山壩擋水高程153.50m。
②太平河大皇山 ~四塘河口段長17.556km,河寬25~50m,常水位高程151.35~146.52m,兩岸地面高程153.6~149.6m,岸坡高2.0~4.0m,兩岸地形平緩。此河段現狀水面高差4.83m,兩岸坡較低,擬分三級水面,至上而下分別于沉橋河口、大馬塘閘口、四塘河口布置壅水壩,各壩擋水高程分別為150.50m、149.00m、148.00m,設計水面總落差2.5m。
③相思江四塘河口~桂柳古運河口段長7.363km,河寬20~50m,常水位高程146.52~144.98m,兩岸地面高程151~147m,岸坡高2.0~3.0m,兩岸地形較平緩。此河段水面高差1.54m,兩岸坡較低,擬分一級水面,于古桂柳運河匯入相思江的江頭村處設置壅水壩,擋水高程為146.5m。
④桂柳古運河以會仙陡門村分水塘為界,分水塘以東的水經東陡渠向東流往良豐河,分水塘以西的水經西陡河、相思江向西流往大溪河(義江)。根據《廣西桂林會仙喀斯特國家濕地公園總體規劃》,濕地公園范圍主要包括:睦洞河、睦洞湖、分水塘、古桂柳運河以及濕地周邊的龍頭山、獅子巖等巖溶山地。整個濕地公園東西長約10.1km,南北寬約3.2km。濕地公園規劃總面積471.3公頃,其中濕地面積為378.9公頃,濕地率為80.4%。
分水塘水面高程為149.00m,并根據濕地公園總體規劃界定的范圍(公園西面邊界為睦洞村與莫家村之間,東面邊界為馮家村處)進行線路2桂柳古運河段的水系規劃。水系規劃將不改變桂柳古運河的流向,仍以分水塘為界,向東西分流:
西陡河,河寬 6~30m,河床高程 147.4~143.6m,現狀常水位水面落差4.22m,兩岸地面高程148.2~145.6m,岸坡高1.0~2.0m。分水塘水面高程為149.00m。相思江匯合口處設計水面高程146.50m,設計水面落差2.5m,擬分2級水面,至上而下分別于高岸村、相思江江頭村布置壅水壩,各壩擋水高程分別為149.00m、146.50m。
東陡河,河寬6~30m,河床高程138~147m,現狀常水位水面落差7.03m,兩岸地面高程142~150m,岸坡高1.0~3.0m。根據地形條件,兩岸坡較低,分三級水面,至上而下分別于會仙淀粉廠、社門嶺村、良豐河大埠頭村布置壅水壩,各壩擋水高程分別為149.00m、147.50m、145.00m,設計水面總落差4.0m。
⑤良豐河竹園村~夫子巖段長24.41km,河寬40m~80m,常水位高程140.35~138.64m,兩岸地面高程149~144m,岸坡高5.0~8.0m,兩岸地形平緩。此河段水面高差1.71m,但兩岸坡較高,擬分兩級水面,至上而下分別于大埠頭村、于家村布置兩座壅水壩,各壩擋水高程分別為142.50m、145.00m,水體經于家村壩后,匯入漓江,設計水面總落差2.5m。
⑥漓江木龍湖船閘~夫子巖段長14.3km,此段現狀已是桂林至陽朔漓江游航道的一段。但考慮延長漓江游船線路,向靈川方向拓展,于漓江趙家橋、吳家里修建兩處壅水壩。
3.1.3 線路3
規劃區通航水系線路3全長22.465km,具體走向:相思江(江頭村)→珠江口(進義江)→蘇橋鎮。相思江江頭村~珠江口段河岸高程為145.0~151.0m之間,常水位高程為144.98~142.29m之間,水面落差2.69m;義江珠江口~蘇橋段河岸高程為145.0~151.0m之間,常水位為142.42~142.29m之間,水面落差0.13m。根據上述地形條件,在相思江與義江匯合口下游的歐陽村處設置一壅水壩,控制水面高程為145.50m,形成至蘇橋、規劃水系的通道。
各壅水壩位置及壅水高程見表2。
3.2 規劃區水系要求
3.2.1 航道寬度要求
規劃區內水系游覽線路的航道考慮雙向行駛,航道寬度要求不小于25m,水深不小于1.2m。線路1中沙塘河段、小太平河段為規劃區大環形水系的一部分,游船考慮雙向行駛,其航道寬度要求不小于25m,水深不小于1.0m,巖塘壩、大皇山壩施工時要求預留船閘位置,所有阻礙通航的建筑建議拆除;水面寬度、濱水區范圍等按照《報告》的相關規定執行。

表2 各級水面及壅水工程統計表
3.2.2 水面寬度
規劃區內河流大多為小河流,河床狹窄,淤積嚴重,為滿足景觀及游船的要求,均需對現有河道進行拓寬、治理。規劃區水系線路的水面寬度要求不小于100m,途經濕地、大面積水域的河段,有條件的要求水面寬度達到150~300m。
3.2.3 水深及堤岸
規劃區水系游覽線路的水體深度要求不小于0.3m,并要求兩岸滿足相應的防洪要求。
3.2.4 濱水綠化控制區
規劃區定位為桂林世界旅游城,對旅游資源的開發有著極高的要求和標準,城市水系在旅游項目及市民生活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因此必須給予水系及周邊廣闊的空間來構思桂林如詩如畫的山水,濱水綠化區的范圍應適當加寬,建議距水域邊線100~200m范圍內劃定為濱水綠化區,在此范圍內不得修建與園林景觀、公益休閑無關的建筑。
4.1 防洪排澇
規劃區內河流歷年來洪澇災害嚴重,桂林世界旅游城的建設必須考慮對洪水、內澇的治理。河岸低矮河段,通過修建堤防、護岸工程抵御外江洪水,堤頂修建搶險道路;內澇水分區間排放,利用現狀溝、渠、或于低洼地帶修建排水溝排泄,于出口處設置排洪閘,或引至河岸較高河段排泄。
各壅水、通航建筑應滿足相應的洪水標準,遇大洪水時,航道被淹,應停止通航游覽,待洪水退去后恢復通航。
4.2 水源選擇
秋冬季節規劃區內大多河流幾乎都干枯少水,為確保水系水質,為確保通航河流順利通航,必須給予充分的水源保證。可考慮的主要水源有:小溶江水庫引水工程、黃塘、江底、金陵、慈洞、大江、小江、黃塘、潯江等水庫。
另水系附近已建有新寨、馬鞍、南場、鳳凰、木葉寨、塔底、古窯嶺、鴨公井、羅山、石脈、東宅、焦額、喬馬、繞江、獅子口、青龍口、老虎口、長江等18座小(1)、小(2)水庫,可作為規劃水系的一個水源補充。
通過溝通桃花江與沙塘河,修建23處壅水壩,形成17級水面高程,對河道進行擴挖、深挖及疏浚整治,水系線路1、2、3是可以連通的。對要求通航的河段,于壅水壩位置布置過船建筑,通航是可以實現的。項目的實施對提高桂林國際知名度、增添桂林特色旅游資源、提升桂林旅游資源的號召力、改善大桂林城市環境等是極為有利的。
[1]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桂林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桂林世界旅游城概念規劃[R].桂林.2011.
[2]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桂林市城市總體規劃[R].北京.2010.
[3]國家林業局中南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院.廣西桂林會仙喀斯特國家濕地公園總體規劃[R].長沙.2011.
[4]廣西水利電力勘測設計研究院,桂林市水利電力勘測設計研究院.廣西桂林市防洪總體規劃報告(修編本)[R].桂林.2002.
[5]桂林市水利電力勘測設計研究院.桂林市臨桂新區中心區防洪排澇及湖塘水系工程初步設計報告[R].桂林.2010.
TV213.4
B
1672-2469(2016)08-0027-05
2015-03-30
鳳 鑫(1983年—),男,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