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國立故宮博物院出借大量館藏玉器,提供給法國巴黎國立吉美博物館舉辦的“玉:從帝王尊榮到裝飾風藝術”展展出,為期3個月,其中故宮收藏就占所有展品約1/3。
吉美博物館位于巴黎第16區,自1889年開館至今,以專門收藏亞洲藝術品聞名,是在亞洲以外,擁有最豐富亞洲藝術收藏的博物館之一。
吉美博物館表示,“玉:從帝王尊榮到裝飾風藝術”展出來自15所博物館、共330件珍藏,這些珍品首度集結在一項展覽中,且第一次同時展出臺北故宮和法國楓丹白露宮的收藏,加上來自羅浮宮、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等藏品,嘗試探討玉器的源頭和象征、美學及科學上的意義。
駐法國臺灣文化中心表示,這項展覽從玉器的多元面貌,從文化、宗教、社會角度賞析玉器在不同時代與東西方文化中的歷史意涵和美感上的差異。
除了故宮玉器珍藏外,這項展覽另一批最大宗的展品來自楓丹白露宮內的“中國博物館”,為1860年英法聯軍在北京圓明園搜刮的戰利品。
此外,法國珠寶商卡地亞(Cartier)在20世紀初把玉加入首飾、配飾、鐘表設計中,當時的裝飾藝術風格也帶有中國品味和靈感,展品中包含幾件當年名媛貴婦的首飾和鼻煙壺等精湛工藝品。
“玉:從帝王尊榮到裝飾風藝術”展期于10月19日到2017年1月16日。(來源:和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