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秋意
“山高、嶺多、河谷碎,七嶺、二山、一分川”,這是河南新安縣的地貌特征。如何讓這片嶺多溝多平地少的丘陵地生金造福百姓呢?
在河南打造農業強省的推進中,新安縣因地制宜圍繞溝域經濟做文章,發展旱作農業,著力發展以牡丹為重點的花卉苗木、精品果蔬、中藥材、畜牧等特色高效農業,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推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加快農業產業化步伐。
所謂“溝域經濟”,就是集生態治理、新農村建設、種植養殖業、民俗旅游業、觀光農業發展為一體的山區高效農業經濟發展新模式。
這一發展模式的提出,如同春風吹過,為新安縣瘠薄的鄉村土地帶來了無限生機。那些沉寂的丘陵、山川、河谷等,仿佛一下子變得熱鬧起來。鄉村旅游、生態農業、特色文化等產業迸發出活力,變得生機盎然;一個個偏遠貧窮的村莊,在這些產業的帶動下,容顏變換,顯得朝氣蓬勃;還有那些原本暮氣沉沉的人們,也抖擻精神,信心滿懷地向致富路上邁進。在高效農業的帶動下,新安的農業強起來,農民富起來,風景這邊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