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蘊琦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鼓勵多渠道多形式就業,促進創業帶動就業。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提升勞動者就業創業能力,增強就業穩定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提出2015年起全面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2017年取得重要進展,形成科學先進、廣泛認同、具有中國特色的創新創業教育理念,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制度成果,普及創新創業教育,實現新一輪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預期目標。到2020年建立健全課堂教學、自主學習、結合實踐、指導幫扶、文化引領融為一體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人才培養質量顯著提升,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明顯增強,投身創業實踐的學生顯著增加《廣東省教育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見》提出全面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改革,建立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和制度,顯著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以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以創業帶動就業,最終驅動經濟發展的戰略目標創新是創業的根本,沒有創新思想的支持,創業也無從談起。因此,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環境下,迫切需要高職院校以培養多樣化、創新型人才為切入點進行人才培養方式的改革。
一、創新創業教育的沿革
創新創業教育由創新教育和創業教育融合演變而來,它涵蓋了創新教育和創業教育兩個方面。
創新教育旨在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的人才,創新教育的理念可以說一直貫穿于高等教育的人才培養工作中,創新教育和創業教育理念在發展實踐中不斷融合,逐漸形成了創新創業教育的新理念。
二、創新創業存在問題分析
(一)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培養方案欠缺深度和廣度
表現在:人才培養方案的專業與行業標準相結合的廣度不足;校企協同創新育人層次不高,主要體現在與行業生產技術前沿協同創新育人層次不高;創新創業課程體系不完善。目前,各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并未作為系統的課程體系貫穿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培養的全過程。總的來說,創新創業教育并未形成系統化、專業化的課程。
(二)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全員化、專業化水平有待提高
表現在:創新創業教育還處于初始階段,學科、專業的創新創業教育教師和學生參與的程度不高;創新創業師資不足隊伍和水平有待提高。
(三)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相關評價體系滯后、信息化服務平臺不夠完善
表現在:目前還沒有一套可行的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相關評價體系;創新創業信息化服務平臺不夠完善,沒有整合創新創業相關的信息資源(主要包括政策、行業信息和職能部門的信息資源等),未能為師生提高方便、快捷和精準的信息化服務。
三、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研究和實踐
根據教育部下發《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實施意見》和廣東省教育廳《關于深化高等教育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若干意見》的文件精神,把完善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教學體系作為指導思想,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為突破口,以建立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方案為抓手,把創新創業教育貫穿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全過程,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精神、創新創業能力和創業意識。
(一)做好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建設
學校必須設立創新創業教育必修課、實踐課,形成校、院(系)、專業三級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學校做好建設創新創業教育精品課程頂層設計和規劃,建設一批高職院校特色的創新創業教育精品課程,并借鑒國內外成功經驗,編寫適用和有特色的高質量教材,完善創新創業教育典型案例庫,豐富案例教學課程資源,面向全校師生在線開放,推動資源共享。
(二)建立和完善高職院校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教學體系
高職院校全面實行學分制,完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機制;提高創業教育質量,鼓勵學生廣泛開展課外創業教育活動;大力扶持學科競賽,努力打造學校學科競賽和創新創業競賽品牌,支持和鼓勵學生參與國家、省級創新創業競賽活動。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定期舉辦校內“挑戰杯創業大賽”及“跳蚤市場”活動,對與在大賽及活動表現突出的學生給予一定的獎勵。近期,學校與廣東拜登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創新創業基地,甄選創新創業項目入駐基地,并免費為每個入駐項目提供一年的運營場地、提供創業指導、培訓以及政策咨詢服務、協助項目進行公司的注冊和商標的注冊等有關資金支持。
(三)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修訂具有高職院校特色的人才培養方案
首先,要深入改革教學內容,使課堂教學更加貼近行業生產技術前沿;第二,要改進教學方式方法,大力推行啟發式、研究型互動教學,充分調動學生學習和研究的積極性;第三,要切實推進管辦評分離,引入行業企業標準,制定教學標準,修訂人才培養質量評價和考核標準,使專業知識教育與行業標準緊密相結合;第四,統籌兼顧,整合資源,全校形成合力全面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最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將創新創業實踐活動納入學分制體系,創造更加有利于高職院校創新創業人才脫穎而出的人才培養體系。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建有行業名師資源數據庫,定期邀請企業精英進校園活動,如舉行講座等系列活動。各系更是每年定期組織人才培養方案研討會,邀請行業名師參與,會后根據專家反饋意見,重新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學校鼓勵支持教師定期到專業相關企業鍛煉學習。
(四)健全創新創業教育激勵機制
將創新創業教育納入學生工作年度考評指標,在學校設立校級創新創業專項獎學金,對有突出貢獻的學生進行獎勵;加大對創新創業實績突出的學生在轉專業、評優評先、發明、專利項目和創業成功項目與相應學習專業的學分轉換、獎助學金、本科推免入學等方面的傾斜支持力度;對于指導學生創新創業取得突出成績的教師,加大在工作業績認定、職稱評定、培訓培養、經費支持等方面的傾斜支持力度,引導教授、研究員、高級工程師等參與指導學生創新創業實踐。
(五)改進創新創業信息服務
充分利用高職院校學校現有就業指導服務資源,建設學校“學生創新創業服務平臺”,及時發布相關政策文件與政策解釋、相關行業名師網上工作室、創新創業項目、市場行業需求、人才供給等信息。并引入和高職院校專業相關的科技企業和有關創業孵化器、金融投資和風險投資機構、科技相關機構等信息資源與學校對接,及時為學生提供創新創業相關信息,降低學生創新創業成本,提高學生創業成功率。
(六)完善高職院校學生創新創業指導等服務
引導高職院校設立創新創業指導咨詢室、工作室,為學生創新創業提供法律、工商、稅務、財務、人事代理、管理咨詢、項目推薦、項目融資等方面的咨詢和服務等一條龍服務;從學校、行業協會、企事業單位及科研院所中選聘精干力量,組建全校創新創業教育專家委員會,發揮委員會各專家在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研究、咨詢、培訓、指導和服務等方面的工作職責。
參考文獻:
[1] 國務院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EB\OL].2015-05-13.
[2] 廣東省教育廳.廣東省教育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見[EB\OL].2015-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