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時報在線1月11日文章,原題:北極貿易是否將推動中國建設“冰水海軍”? 盡管與北極并不接壤,但這不阻礙中國針對西北航道或其他北部區域采取未來安全舉措,尤其是若這些航道成為運輸生命線并可能引發主權緊張。這種情況下,北京或許認為有必要通過軍事和外交途徑保護運輸航道。
已經出現些許跡象。2015年中國海軍艦艇進入美國阿拉斯加海域。根據“無害通過”原則,此舉是被允許的,但美國媒體視之為中國海軍實力不斷上升以及對北極資源興趣愈加濃厚的標志。
北極問題專家、卡爾加里大學軍事與戰略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羅柏·休伯特說,俄美都悄悄地在北極冰帽附近部署核攻擊潛艇。人們關注的是,目前尚未部署潛艇的中國是否會跟進。休伯特說:“若果真如此,這意味著從地緣政治角度看,中國將自己視為俄美的平等競爭對手。”
在北極附近部署攜帶導彈的潛艇還可給中國提供一條更快速對美國目標實施核打擊的途徑。不過,新加坡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的中國防務專家理查德·畢勝戈對中國潛艇出現在北極并不太過擔心,“因為我看到中國正在太平洋部署此類潛艇。”他認為相較于北極圈,太平洋更能為中國潛艇提供庇護。
美國正在增加可用于北極作戰的海軍和空軍裝備,加拿大和北歐國家同樣如此。中國則正在研發核動力破冰船。美國海軍退役少將約瑟夫·卡洛說,圍繞北極資源的任何爭斗都可能讓美加、丹麥及其他國家的傳統盟友關系受到影響,“可以肯定的是,隨著北極變得越發繁忙,越來越有價值,中國將會越來越感興趣。”▲
(作者道格·鶴崗,王曉雄譯)
環球時報2017-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