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思好+李欽奮

山水園林式的梅縣富力城拔地而起,規模宏大的錦繡國際家居博覽中心即將開業,客家全圍龍式的文體中心承載著客家文化,方正大氣的外國語學校書聲瑯瑯,梅縣新城、槐崗新城、葵崗新城、雁洋新城和畬江新城“五城聯動”拉開城市發展架構……近年來,梅縣區突出產城聯動,做好新區開發與舊城改造,大力建設公共服務設施,推進城區擴容提質,提升城市品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梅縣新城加速崛起
梅縣新城是嘉應新區起步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廣東梅興華豐產業聚集帶的功能配套區,在梅州市城市整體規劃下實施建設。該縣嚴格按照“科學規劃、產城聯動、滾動發展”的理念,集中精力把新城規模做大、設施做好、管理做細、經濟做強,成效顯著。
據了解,梅縣新城從1993年實施建設,規劃范圍含程江、扶大和南口三鎮,規劃面積為25平方公里,控制區范圍為40平方公里,人口規模控制為18萬人。近年來,梅縣區積極搶抓撤縣設區和梅縣新城被規劃為嘉應新區起步區的機遇,主動融入梅州市區規劃。五年來,該縣共籌資70多億元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建設,建成劍英大道、文體中心、中山大學粵東醫院、外國語學校、親水公園、梅花山公園等一批城市功能配套項目,動工建設新城水廠、足球產業基地等一批項目。
該縣緊緊圍繞產業集聚,大力發展文化體育、醫療保健、人才教育、汽車商貿、家居建材、電子商務、金融等產業,引進了中山大學附屬三院、富力集團、喜之郎集團、紅星美凱龍、金利來集團、鐵漢生態、棕櫚園林、龍洲股份等一批國內知名企業集團投資城市建設,富力城、錦繡國際家居博覽中心、寶麗華集團和金利來集團經濟總部、“眾創金融一條街”等一批城市綜合體正加快推進。
此外,梅縣區還圍繞梅汕高鐵建設、梅縣電廠搬遷、雁洋“國際慢城”提升和畬江產業園區的服務配套,科學規劃,分步推進槐崗新城、葵崗新城、雁洋新城和畬江新城建設,形成梅縣新城、槐崗新城、葵崗新城、雁洋新城、畬江新城“五城”聯動,融合發展的新格局。新城規劃區面積由25平方公里擴展至40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由12.31平方公里增至20平方公里,人口由12萬人增至18萬人,全區城鎮化率超過50%。
據悉,2015年,該縣投入12.55億元推進新城建設,外國語學校建成招生,新城水廠動工建設,富力城、錦繡國際家居博覽中心、寶麗華集團客商銀行等一批項目加快推進;新建進城大道等10條市政道路,改造、新建4座市場,劍英大道延長線基本建成,客都大橋連接線進展加快;改造了錠子橋圓盤和文化城圓盤,完成18座公交站港灣式改造,規劃了30公里的綜合管廊,推進網格化、精細化管理,拆除違法建筑110宗共6800平方米,城市綜合管理進一步加強,國家衛生城市順利通過國家暗訪。一座具有嶺南風格、客家風貌、宜居宜業宜游的幸福新城正在加速崛起。
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成效顯著
“我們學校從幼兒園到高中都有,而且師資力量雄厚,對教師的要求很嚴格,所以很多人都來報名。”在梅縣外國語學校內,校長王勇向記者介紹說,“學校是由區里投資10.5億元建設的,占地面積400畝,目前是5000人的招生規模,去年9月份就已建成開學。建這所學校,政府可是花了大手筆啊!”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梅縣區為了加快推進城區擴容提質,非常重視公共設施的建設,像外國語學校這樣“大手筆”的項目不止一家。
據悉,梅縣區近年來投資億元以上建設的重點項目還有:總投資約1.3億元的城區擴容提質市政道路工程;總投資約1.8億元的進城大道工程;計劃總投資70億元、實際累計完成投資額10.42億元的梅州錦繡國際家居博覽中心一期項目;計劃總投資15億元、實際累計完成投資額0.9億元的客都新天地一期項目;投資13.5億元建設的中山大學粵東醫院等。
記者還了解到,該縣其他的醫院、學校、體育場館等公共服務設施也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中,其中包括:梅縣區中醫醫院改造擴建、程江德興小學擴建工程、程江德興小學擴建工程、梅縣區程江河水利工程及兩岸景觀提升工程、自來水廠建設等相關城區配套設施。
面對“十三五”的到來,梅縣區將繼續推進城區擴容提質,拉開發展構架,依托梅縣新城發展和“兩高一場”建設,圍繞雁洋國際慢城和畬江園區發展,精心謀劃好梅縣新城、槐崗新城、葵崗新城、雁洋新城和畬江新城的規劃建設,科學劃定功能布局,完善公共配套設施,著力引進投資主體,分步實施,加快推進,構建“五城”聯動、以城帶鄉、城鄉互動發展的新格局。與此同時,該縣將進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加強對城市“六亂”的整治力度,提高城市管理精細化、規范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