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利軍
每個媽媽都要懂點心理學
?黃利軍

母女倆
每個媽媽都要學點心理學,用心理學知識為育兒服務,讓自己成為一個智慧的媽媽。
這些年,與女兒相處融洽,我覺得與自己從不間斷地學習密不可分。在女兒小的時候,我在一家心理雜志社工作,開始接觸心理學,一方面對自己個人的成長受益匪淺,另一方面也為自己做母親增加了不少能量。
在孩子幼小的時候,安全感的建立最為重要,此時,作為她的照顧者一定要了解孩子的心理需要,理解、接納她的恐懼,助其建立安全感。安全感是建立在安全的基礎上,但是過于強調安全,反而會損害孩子的安全感,在這方面我是有教訓的。
那時,我們都覺得孩子的安全第一,所以特別強調這個。好處是孩子比較謹慎細心,不太好的一面是由此而變得膽小。我記得在女兒上小學后,我們搬到了新家,她有了自己的房間,一開始都是等她睡著后我們離開,以為慢慢地她會習慣一個人睡。沒想到只要她中途醒來,就會爬起來,再到我們房間來。
為此我真的是煞費苦心。我跟她說,小朋友長大了都要睡自己的房間,你看你的房間這么漂亮,睡在這里多好啊。
“可是我怕。”女兒說。
怕什么呢?她囁嚅了一會,說:“我怕黑。”
那我們開著燈睡覺吧。她答應了,過了一段時間后,我看到她可以安然入睡了,就在她睡著后關了燈。可是,等她醒來發現房間是黑的,就會哭著爬下床,到我的房間來,故態重演。我很沮喪,為了消除她對于黑的恐懼,我帶她到樓頂看日落,感受天色變暗,最后沉入黑暗的過程。我給她解釋到了晚上,太陽落山才會黑,但僅僅是黑而已,這并不值得怕。她似乎是好了一些,但仍然不喜歡一個人睡。我就作了一下調整,平時一個人睡,周末可以跟我們睡。
然后,我和她聊天,問她一個人睡最怕的是什么。
她說:“怕有怪物。”
什么怪物?
“一只巨大的蛛蜘在天花板上。我怕它會跳下來。”
你是在哪里看到的巨大的蜘蛛?
“《哈利波特》。”
哦,我知道了,女兒上小學后開始看《哈利波特》,后來電影上演,我也是第一時間帶她去電影院。她喜歡這個神奇的故事,但是,3D效果的大蜘蛛卻成為她恐懼的源頭。
為了消除她的恐懼,我給她講各種昆蟲的故事,比如蝴蝶、知了、螳螂,它們的形狀、生活習慣。但是,知識的豐富并不意味著膽子變大,女兒仍然害怕昆蟲,尤其是蟑螂。
現在,我已接受了她的害怕,允許她的害怕,因為害怕也是我們應該有、可以有的一種正常心理,只要不影響日常生活。
身為獨生子女的一代,注定會有些孤獨感。有一年暑假的一天,女兒本來和小朋友約好一起去玩,但是小朋友要跟爸媽去走親戚,女兒落單了,好幾天悶悶不樂。
縱然我是全情付出,但母親也只能是母親,孩子需要同齡小伙伴的陪伴,這是一種情感上的需要。有一天,女兒對我說,媽媽,我想養一只狗狗。幾乎所有人都會說,唉,養個孩子都覺得累,再加一只狗,那不是更累?我也很猶豫。但是,看到她眼中的渴望,我同意養一只狗,它可以替代性地滿足孩子對于陪伴的需要,對于情感的需要。
“養狗可以,但是你得答應我,給狗洗澡這件事必須是你做。而且你要訓練它在固定的地方大小便,不準到處拉。”女兒開心地直點頭。
女兒在她爸的陪同下買回了一只小狗,起名叫嘟嘟。
為了這只狗,女兒付出良多,當鏟屎官,帶它去打針辦證,給它喂水喂狗糧,帶它出去遛彎兒。女兒對它滿滿的都是愛,跟它說話,教訓它,和它玩耍。有一段時間,她經常帶嘟嘟到附近的一個駕校去遛彎兒,那里有空曠的練車場,旁邊有樹林,周圍的養狗人士都在晚飯之后聚集到這里來遛狗。當小小的女兒帶著小小的嘟嘟出現時,成為了大人們的焦點,他們都愛逗她和她的狗。問她你的狗叫什么名字,你叫什么名字……她都很大方地告訴人家,一點不怯場。聽人家講各自的養狗經驗,她知道了怎么照顧嘟嘟。和別人家的狗玩耍,聽狗的主人講那些狗的故事,她很開心,性格越來越陽光開朗。
過春節,我們到親戚家拜年,親戚家剛好也抱了一只小狗,女兒就自告奮勇地給那只小狗洗澡,看她蹲在衛生間熟練地給小狗洗澡、吹毛,親戚一個勁地夸她能干。我也發現,通過養狗狗,女兒學會了給予弱小者以愛、照顧,懂得了承擔責任。
時隔十年,當我問女兒覺得媽媽對她最好的地方在哪里?
她笑著說:“讓我養了嘟嘟。”
現在嘟嘟還在我們家愉快地生活,女兒對它說,你要一直活著哦,等我結婚的時候給我當伴娘。我聽著呵呵地笑,這也是一個美好的愿望,但愿能夠實現。
有一次,女兒學古文《紂為象箸》,寫紂王用象牙做的筷子讓他的叔父箕子感到恐懼,因為他預見紂王在象箸之后會用犀牛角做的杯子,將會日漸奢糜,最終亡國。而事實果然如此。
我就跟她講了我在心理學中得知的一個概念——狄德羅效應,說的是法國大思想家、哲學家狄德羅在得到一件新的睡袍之后,開始覺得家里的地毯、家具都陳舊簡陋,從而生出更換所有物品以配得上這件華美袍子的心理,后來人們就把這種為了與之相配獲取更多之物的心理叫狄德羅效應,也叫配套效應。
女兒聽得津津有味。
你看同樣的道理,我們的祖先用成語來表達,西方人用名人效應。可見時代不一樣,國家不一樣,但是人們的心理是一致的,這也反映出了真理是普遍存在的。
女兒初學英語時,常常記不住單詞,或者是今天記得明天忘記,于是我就給她講艾賓浩斯記憶遺忘曲線,并且把這個曲線畫在紙上貼在她的書桌前,讓她掌握復習的時間,從而合理地復習,高效地記住單詞以及其他知識點。
女兒因為參加藝考,有長達9個月的時間沒有在學校上文化課;后來在三個月的時間里趕了上來,她掌握的科學學習方法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在引導孩子的學習上,父母最好要能做到授之以漁,一千句嘮叨抵不上講一個她能理解并臣服的道理。這就是我的體會。
現在,女兒在中央美術學院讀書,對于她學習上的事,基于一直以來的信任,我基本上不用操心,因為很早我就跟她約定,讀書是你自己的事。
女兒在拿到獎學金后送了我一份禮物,一瓶睡眠面膜,她開心地說,這可是我用學習賺到的錢買的喲。
圖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編輯朱璐 zhulu8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