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燦
當唐納德·特朗普成功當選美國新一屆總統,人們開始擔心法國是不是也會出現“黑天鵝”事件,因為極右翼政黨國民陣線領導人瑪麗娜·勒龐在2016年氣勢如虹,被認為是2017年法國總統大選的熱門候選人。外界擔心,如果主張法國脫離歐盟并退出歐元區的瑪麗娜·勒龐當上法國總統,很可能導致歐盟崩潰。
當外界以為勒龐是法國政壇2016年的最大黑馬時,2016年11月27日,前總理弗朗索瓦·菲永打敗熱門總統競選人阿蘭·朱佩、前總統薩科齊等人,將代表以共和黨為首的中右翼政黨參加總統選舉。

弗朗索瓦·菲永
由于法國現任總統奧朗德已明確放棄謀求第二任期,成為法國現代歷史上第一位放棄競選連任的總統,外界普遍預計,2017年的法國總統大選,只能指望菲永阻止瑪麗娜·勒龐登上總統寶座了。而菲永的勝出,被法國媒體評價為,終于有候選人可以“維護法國總統職位的尊嚴”了。
法國《世界報》指出,菲永的勝出讓勒龐倍感壓力,因為菲永在很多主張上與國民陣線的觀點相近,法國國民議會前議長、菲永的支持者阿夸耶表示,菲永“從國民陣線奪走了10%的選民”。
關于菲永,有人說他是保守派,也有人說他是激進派。菲永出身于勒芒一個保守的天主教家庭,家境優渥,27歲便成為法國國民議會最年輕的議員。他屬于前總統希拉克建立的戴高樂主義政黨保衛共和聯盟,該政治流派的主張就是權力中央化,施政則以保守主義和民族主義政策為主。菲永從政以來,一直被認為是“戴高樂社會主義”跟隨者,他的導師是堅信政府應強力干預經濟和社會問題的法國前國民議會主席塞甘。他和塞甘在1992年聯手投票反對通過加入歐盟的《馬斯特里赫特條約》。在希拉克總統任內擔任社會部長時,菲永給人的印象是樂于不計時間與工會談判的“誠實中間人”。
2007年至2012年擔任總理期間,菲永沒有曝出過任何負面消息,算是法國政壇上為數不多的“清流”。法國媒體報道其唯一的污點可能是曾于2010年接受時任埃及總統穆巴拉克的邀請,參加過一場在尼斯舉行的豪華游。不過相較于曾因涉及非法政治獻金被判18個月監禁并緩期執行的政治對手朱佩而言,菲永的這個污點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雖然沒有勒龐那樣極右,但菲永也迎合了當下的法國右轉思潮。菲永小時候曾因為組織學生向老師抗議而被短暫退學,他對那些“成日只會想政治”的政治人物不以為然。他形容“法國舒服日子過太久了”,“所以法國現在需要犧牲,這就像整肅一樣”,而他“向來會跟當權者作對”。
菲永的天主教徒身份也被人貼上了“危險的右派”的標簽。菲永個人反對墮胎,也不支持同性戀平權,不過他無意推翻法國目前允許墮胎的法律,也不會推動立法禁止同性戀者領養孩子。在移民問題上,菲永提出設立指標上限減少移民數量,而且外國人在法國獲得合法身份兩年后,才可以獲得補助。
在外交上,菲永提倡打擊伊斯蘭極權主義,呼吁與俄羅斯展開正常對話。他曾在很多場合強調不要指認俄羅斯是烏克蘭“動亂的唯一制造者”,力主與俄羅斯和伊朗結盟,共同打擊“伊斯蘭國”(IS),并宣稱“應當幫助即將垮臺的阿薩德政權,盡管該政權有各種缺陷”。據法國媒體報道,菲永在擔任法國總理時就與當時的俄羅斯總理普京和總統梅德韋杰夫關系密切,離任總理后,多次前往俄羅斯參加“圣彼得堡論壇”,與普金私交甚密。普京也公開稱贊菲永是一個“正派的人”,聲稱兩人關系很好。

瑪麗娜·勒龐
極右翼候選人瑪麗娜·勒龐與俄羅斯的關系也十分密切。有報道稱勒龐所在的國民陣線得到了俄羅斯大筆資金的支持。法國《國際信使》周刊在2016年年底撰文稱,“如果說2017年法國大選最終勝出者還存在懸念的話,那么我們可以說選出親俄法國總統的概率已經達到90%以上?!币簿褪钦f,不管最后是菲永勝出還是勒龐勝出,法俄關系都將由冷轉熱。
對于歐洲來說,菲永或勒龐上臺則有著鮮明的區別。在經濟持續衰退、難民危機和恐怖主義威脅不斷加大的歐洲,民族主義、民粹主義的崛起儼然成為一股潮流,歐洲集體向右轉不可避免。在當前英國脫歐成功,意大利憲法改革公投失敗導致親歐盟的總理倫齊辭職的情況下,歐洲一體化面臨空前壓力。
對歐盟來說,菲永顯然是比勒龐更合適的人選,畢竟菲永仍愿維持歐盟的統一,而勒龐則公開宣稱一旦當選總統就會啟動脫歐公投。作為歐盟兩大中流砥柱之一的法國,一旦真的讓瑪麗娜·勒龐當上總統,歐盟的崩潰恐怕也就只是個時間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