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紹強
超敏C反應蛋白對血液透析患者長期預后的預測意義
田紹強
目的分析超敏C反應蛋白對血液透析患者長期預后的預測意義。方法50例進行血液透析治療的尿毒癥患者, 對研究對照追蹤調查3年, 分析患者血液中超敏C反應蛋白與患者的心臟功能、肺功能、降鈣素含量等指標之間的關系。結果50例尿毒癥患者中, 有33例患者血液中的超敏C反應蛋白數值為(10.24±0.18)mg/L高于正常, 占66%。檢測患者的心、肺功能及降鈣素等指標后發現, 心功能不全、肺功能下降、降鈣素下降患者血液中超敏C反應蛋白值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均超過8.2 mg/L。結論超敏C反應蛋白可作為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長期預后的監測指標, 不僅可以有效反映慢性炎癥,還可以間接表示患者機體其他相應器官的功能。
超敏C反應蛋白;血液透析;預后
據臨床疾病統計結果得知, 腎內科疾病的發生率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 其中尿毒癥在臨床中已并不少見。尿毒癥是指人體不能通過腎臟產生尿液, 因此不能將體內產生的代謝廢物和毒素排出體外, 進而引起機體出現相應的毒害作用[1]。臨床中常見的尿毒癥癥狀有食欲消失、感覺遲鈍、情感淡漠、嗜睡、尿量減少、顏面和下肢水腫、貧血、皮膚瘍癢、肌肉痙攣等, 嚴重者威脅生命。臨床中治療、緩解尿毒癥疾病的首選方法是血液透析[2,3], 其目的在于替代腎衰竭所丟失的部分功能, 如清除代謝廢物, 調節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尿毒癥患者在長期血液透析治療后的預后效果不理想。有相關研究表明, 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的長期預后效果可影響該病患者的死亡率, 因此如何改善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的長期預后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有報道表明超敏C反應蛋白是影響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長期預后的主要指標。超敏C反應蛋白與補體作用后可起到防御宿主感染機體的作用;對炎癥反應的吞噬作用和調節作用;與受損細胞、凋亡細胞及核抗原的結合, 降低機體發生自身免疫病的作用等。本文為探究超敏C反應蛋白對血液透析患者長期預后的影響, 以50例尿毒癥患者為研究對象, 在監測患者血液中超敏C反應蛋白數值變化的同時也檢查了患者的心臟功能、肺臟功能及降鈣素等指標, 具體如下。
1.1 一般資料本研究選擇2009年8月~2012年2月在本院進行血液透析治療的50例尿毒癥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信息得知, 50例尿毒癥患者中, 男27例,女23例;年齡41~75歲, 平均年齡(52.8±7.4)歲。全部患者均符合以下情況:①患者均經臨床檢查確定診斷為尿毒癥且均需要血液透析方法進行治療;②患者無嚴重的內臟功能障礙;③患者無明顯藥物禁忌證;④患者精神均正常, 且為自愿配合本次研究。
1.2 方法在血液透析前, 需要在患者的手臂部合成瘺管,即將一根動脈和一根靜脈吻合在一起;在血液透析過程中將穿刺針穿入瘺管后與人工透析機相連, 該透析機可推動患者體內的血液進行人-機循環, 進而起到凈化血液, 濾除體內積聚代謝廢物的作用。血液透析治療的持續時間為4 h, 周期為2次/周。對50例尿毒癥患者進行長期隨訪觀察, 并定期檢查患者血液中的超敏C反應蛋白數值及患者的心、肺功能及降鈣素等指標, 持續追蹤調查3年。
50例尿毒癥患者中, 有33例患者血液中的超敏C反應蛋白數值為(10.24±0.18)mg/L高于正常值, 占66%。檢測患者的心、肺功能及降鈣素等指標后發現, 心功能不全、肺功能下降、降鈣素下降患者的血液中超敏C反應蛋白值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均超過8.2 mg/L。
血液透析是一種腎臟替代療法[4], 其治療原理是利用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來挽救或延長腎內科許多種類疾病患者的生命, 如慢性腎炎發展而至的尿毒癥, 糖尿病、高血壓發展而致的尿毒癥等。血液透析雖然能夠改善部分尿毒癥癥狀,延長生存期, 但是透析不能代替正常腎臟所有復雜的代謝和內分泌功能其預后效果受多種因素的影響[5,6]。
超敏C反應蛋白是指在機體受到感染或組織損傷時血漿中一些急劇上升的蛋白質, 又稱為急性蛋白。超敏C反應蛋白可以激活補體和加強吞噬細胞的吞噬而起調理作用, 從而清除入侵機體的病原微生物和損傷、壞死、凋亡的組織細胞,在機體的天然免疫過程中發揮重要的保護作用。超敏C反應蛋白是由肝臟合成的一種全身性炎癥反應急性期的非特異性標志物, 是反映機體慢性炎癥的主要指標[7-10], 因此影響著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的長期預后。
本文通過分析超敏C反應蛋白對血液透析患者長期預后的影響, 在監測患者血液中超敏C反應蛋白數值變化的同時又檢查了患者的心臟功能、肺臟功能及降鈣素等指標。結果顯示, 50例尿毒癥患者中, 有33例患者血液中的超敏C反應蛋白數值高于正常, 占66%。檢測患者的心、肺功能及降鈣素等指標后發現, 心功能不全、肺功能下降、降鈣素下降患者的血液中超敏C反應蛋白值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總之, 超敏C反應蛋白是影響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長期預后的主要參考指標, 患者在長期血液透析過程中要定期監測血漿中的超敏C反應蛋白數值, 其數值升高表示機體出現慢性炎癥或者機體其他臟器功能受損, 應該及時給予治療以防止病情的惡化, 進而可以有效改善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的預后, 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1] 邊曉慧, 白瑜, 劉娜, 等.C反應蛋白/清蛋白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預測價值研究.中國全科醫學, 2013,16(20):2354-2357.
[2] 毛詩海, 程訓民, 楊松, 等.尿毒癥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超敏C反應蛋白檢測臨床應用.蚌埠醫學院學報, 2012,37(3):292-293.
[3] 余筱宇.維持性血透患者血漿內C反應蛋白對透析預后作用的研究.當代醫學, 2012, 12(18):86-87.
[4] Izumi S, Muano T, Mori A, et al.Common carotid artery stiffness,cardiovascular function and lipid metabolism after menopause.Life Sciences, 2006, 78(15):1696-1701.
[5] 雷茹.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超敏C反應蛋白水平及營養狀況對肺功能的影響.海南醫學院學報床, 2016, 22(7):661-662.
[6] 梁雨.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超敏C反應蛋白水平與肺功能的關系.中國醫藥導報, 2015, 24(12):98-100.
[7] 郭燕.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甲狀旁腺激素水平及C反應蛋白對心臟結構功能影響的臨床分析.中國臨床醫生雜志, 2016,3(44):60-61.
[8] 吳虹.血液透析患者測定血清降鈣素原和高敏C反應蛋白的臨床意義.中華臨床醫師雜志, 2016, 9(10):1244-1246.
[9] 楊立權.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hs-CRP)、心肌肌鈣蛋白(cTnT)水平與預后的關系.醫藥, 2015(30):9.
[10] 張繼波, 覃娜莎, 熊有明, 等.血液透析濾過對急性腎衰竭患者超敏C反應蛋白水平的影響.臨床腎臟病雜志, 2013, 13(12):546-54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8.031
2017-05-12]
110000 沈陽市第一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