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遠飛
二甲雙胍用于2型糖尿病治療的可行性研究
王遠飛
目的 分析二甲雙胍用于2型糖尿病治療的可行性。方法 30例2型糖尿病患者, 均給予二甲雙胍進行降血糖治療, 分析治療效果。結果 患者治療前空腹血糖為(8.6±2.3)mmol/L, 餐后2 h血糖為(13.6±4.2)mmol/L;治療后患者空腹血糖為(6.2±1.6)mmol/L, 餐后2 h血糖為(10.6±2.3)mmol/L;治療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低于治療前,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4.69、3.43, P<0.05)。30例患者治療后, 出現惡心、嘔吐等消化道不良反應1例, 出現頭痛、頭暈等神經系統反應1例, 無其他不良反應,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7%。結論 二甲雙胍藥物應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效果顯著, 能夠明顯降低患者血糖, 并維持至正常水平, 不良反應少, 對患者的身體損傷程度低,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二甲雙胍;2型糖尿病;臨床效果;可行性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 生活習慣的不斷改變,飲食不規律等, 從而造成各種慢性疾病的出現, 糖尿病屬于眾多慢性疾病的一種。2型糖尿病在糖尿病中較為典型, 若其病癥得不到及時的控制, 會引發多種并發癥現象[1]。本次就2013年9月~2015年10月在本院進行就診的2型糖尿病患者30例為研究對象, 給予患者二甲雙胍藥物進行治療, 分析二甲雙胍藥物的臨床治療效果,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9月~2015年10月在本院就診的2型糖尿病患者30例為研究對象, 其中男16例, 女14例,年齡34~67歲, 平均年齡(48.7±5.2)歲, 病程2.5~9.0年, 平均病程(4.6±1.5)年。30例患者經過檢查診斷后患者的血糖均>7 mmol/L, 進行血清胰島素細胞抗體為陰性。本次研究排除糖尿病引發的急慢性并發癥患者、肝腎功能不全、惡性腫瘤患者。
1.2 方法 給予30例患者二甲雙胍藥物治療, 患者每天在餐后口服二甲雙胍藥物, 1片/次, 500 mg/片[2]。患者在藥物治療的同時要控制飲食, 注意適當運動, 對其血糖變化進行檢測。禁食含糖分較高的食物, 戒煙戒酒等, 每3天測1次末梢血糖值, 服藥后的反應進行及時記錄, 若出現任何突發狀況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治療前后血糖變化情況及患者在藥物治療過程中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患者治療前空腹血糖為(8.6±2.3)mmol/L, 餐后2 h血糖為(13.6±4.2)mmol/L;治療后患者空腹血糖為(6.2±1.6)mmol/L,餐后2 h血糖為(10.6±2.3)mmol/L;治療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低于治療前,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4.69、3.43, P<0.05)。30例患者治療后, 出現惡心、嘔吐等消化道不良反應1例, 出現頭痛、頭暈等神經系統反應1例, 無其他不良反應,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7%。
糖尿病是由機體胰島素分泌的絕對或者相對不足導致糖、脂肪、蛋白質等代謝紊亂出現的一系列綜合征[3,4]。糖尿病發生, 會導致胰島素分泌功能受到損害, 減少胰島細胞分泌胰島素, 對攝入機體的糖分也無法進行分解代謝, 而肝臟糖分的輸出會隨之增加, 引發內分泌失調, 患者的血糖也會隨之升高。近年來, 二甲雙胍針對糖尿病機制進行血糖控制達到較好的臨床效果, 得以在臨床上廣泛應用[5-8]。二甲雙胍治療糖尿病的機理在于, 二甲雙胍藥物能夠有效的抑制肝糖異生、肝糖分解, 促進外周組織對糖尿病的利用, 機體腸道對葡萄糖的吸收隨之減少, 雖然二甲雙胍有這些藥流作用, 但是對患者的機體功能沒有任何損害, 對胰島素分泌沒有明顯刺激性, 不會加重患者機體的細胞負擔[9-11]。因而,二甲雙胍的作用主要為抑制葡萄糖吸收, 降低患者餐后升高血糖, 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 使得患者的血糖值處在正常范圍值之內。
古麗巴哈·艾力[3]的臨床研究結果顯示, 采用二甲雙胍藥物進行治療的觀察組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療有效率要明顯高于對照組, 在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方面進行比較, 觀察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不良反應發生較少。可見, 二甲雙胍藥物應用于臨床治療具有一定的安全性與有效性。二甲雙胍藥物憑借其獨特的藥物機理, 有效的控制機體的肝糖異生, 減少機體對糖分的吸收, 從而有效控制了血糖的升高, 并且二甲雙胍藥物對胰島素分泌不產生影響, 因而能夠降低機體的血糖, 直至血糖降至正常值, 再通過患者適當的控制飲食,適當的進行運動, 養成良好的飲食及生活習慣, 保證生活質量, 改善自身生物習性, 進而能夠提高患者胰島細胞分泌胰島素的能力, 有效的分解機體血糖, 達到控制患者糖尿病發展的臨床效果[12-14]。
本次的研究數據結果顯示, 患者治療前空腹血糖為(8.6±2.3)mmol/L, 餐后2 h血糖為(13.6±4.2)mmol/L;治療后患者空腹血糖為(6.2±1.6)mmol/L, 餐后2 h血糖為(10.6±2.3)mmol/L;治療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低于治療前,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4.69、3.43, P<0.05), 能夠達到預期的臨床治療效果。與古麗巴哈·艾力[3]的研究結果相符, 二甲雙胍藥物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療, 能夠保證患者血糖值為平穩性降低, 并能夠持續保持正常值, 二甲雙胍藥物能夠達到預期的臨床效果, 二甲雙胍藥物運用其降血糖的機理, 有效的控制血糖的升高, 減少胃腸對葡萄糖的吸收, 并不影響胰島素的分泌, 使得胰島細胞能夠正常的分泌胰島素, 對機體多余的糖分進行分解代謝[15-17]。并且在本次的研究結果中證實,采用二甲雙胍藥物治療對患者的身體損害較小, 不良反應發生率僅為6.7%, 可見二甲雙胍藥物應用于2型糖尿病治療安全度較高, 能夠減少藥物對患者的身體損害, 保證藥物治療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提高臨床藥物利用度, 特別是對于老年糖尿病患者適用, 對老年患者的機體損害較小, 減少藥物對肝腎等功能器官的損害, 保障了患者的功能完整性[18]。
綜上所述, 二甲雙胍藥物應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效果顯著, 能夠明顯降低患者血糖值, 并維持至正常水平,不良反應少, 對患者的身體損傷程度低, 提高了臨床藥物治療的安全性與有效性, 提高了機體藥物利用度, 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 在臨床上具有可行性。
[1]劉淑娟. 甘精胰島素聯合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的療效研究.中國實用醫藥, 2015, 10(27)∶157-158.
[2]梁叢. 瑞格列奈聯合鹽酸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臨床療效分析. 北方藥學, 2012(11)∶43-44.
[3]古麗巴哈·艾力. 諾和銳30聯合二甲雙胍用于2型糖尿病臨床治療效果分析. 中國社區醫師, 2013, 15(10)∶136.
[4]溫春成. 羅格列酮鈉聯合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的臨床療效分析. 吉林醫學, 2013, 34(10)∶1879-1880.
[5]周友漢. 二甲雙胍聯合格列齊特緩釋片治療42例2型糖尿病的臨床療效分析. 當代醫學, 2014(1)∶139-140.
[6]李洪超, 徐菲, 王藩. 雙時相門冬胰島素聯用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的成本-效果分析. 中國新藥雜志, 2011(21)∶2163-2170.
[7]于永春, 孫琪, 李寧, 等. 二甲雙胍聯合格列齊特緩釋片治療30例2型糖尿病的臨床療效分析. 中國保健營養旬刊, 2012, 22(7)∶2829.
[8]陶良周, 朱宗莉. 甘精胰島素聯合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48例臨床療效分析. 按摩與康復醫學, 2011, 2(32)∶52.
[9]劉霞, 向開敏. 二甲雙胍聯合Folfox6治療結直腸癌合并2型糖尿病的臨床療效分析. 腫瘤藥學, 2013(5)∶361-364.
[10]趙寅生. 瑞格列奈聯合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臨床療效探討.糖尿病新世界, 2015, 35(16)∶27-28.
[11]白玫. 瑞格列奈與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臨床療效分析. 內蒙古中醫藥, 2012, 31(22)∶33.
[12]羅英杰. 羅格列酮聯合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的臨床療效分析. 中國當代醫藥, 2012, 19(29)∶82-83.
[13]高曉華. 二甲雙胍聯合維格列汀治療2型糖尿病臨床療效分析.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5, 9(2)∶105-106.
[14]陳雪斌, 葉亦松. 二甲雙胍聯合甘精胰島素治療2型糖尿病臨床療效分析.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 2014, 23(4)∶96-97.
[15]楚世波. 二甲雙胍聯合質子泵抑制劑治療2型糖尿病的臨床效果分析. 糖尿病新世界, 2015, 35(6)∶12.
[16]毛靈芝. 分析地特胰島素聯合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的臨床療效. 大家健康旬刊, 2014(17)∶271-272.
[17]蔣堅. 二甲雙胍緩釋片和即釋片在治療2型糖尿病中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分析. 中國醫藥指南, 2013(21)∶623-624.
[18]林武, 於松達. 二甲雙胍聯合甘精胰島素治療初診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臨床療效分析. 中國初級衛生保健, 2012, 26(8)∶89-90.
Research of feasibility by metformin applied in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WANG Yuanfei.
Liaoning Shenyang City Tiexi District Weigo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Shenyang 110023, 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feasibility by metformin applied in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Methods A total of 30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received metformin for antidiabetic therapy, and their curative effects were analyzed. Results Before treatment, the patients had fasting blood glucose as (8.6±2.3) mmol/L, and 2 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as (13.6±4.2) mmol/L. After treatment, they had fasting blood glucose as (6.2±1.6) mmol/L, and 2 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as (10.6±2.3) mmol/L. The patients had all lower fasting blood glucose and 2 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after treatment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4.69, 3.43, P<0.05). After treatment among the 30 patients, there were 1 case with gastrointestinal adverse reactions of nausea and vomiting, and 1 case with nervous system reactions of headache and dizziness. There were no other occurred adverse reactions, and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6.7%. Conclusion Application of metformin provides remarkably clinical effect for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 It can remarkably reduce blood glucose level and maintain normal level in patients, along with few adverse reactions and low physical damage. This method is worth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Metform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Clinical effect; Feasibility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02.034
2016-12-19]
110023 遼寧省沈陽市鐵西區衛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