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文強
左金丸合半夏瀉心湯加減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48例臨床觀察
段文強
目的 探討左金丸合半夏瀉心湯加減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的臨床效果及應用價值。方法 48例膽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均給予左金丸合半夏瀉心湯加減治療, 觀察患者的癥狀緩解情況, 并統計其臨床療效。結果 治療后, 反酸噯氣癥狀、胃脘痛癥狀、飽脹癥狀的緩解率分別為97.92%(47/48)、93.75%(45/48)、95.83%(46/48)。治療后患者膽汁反流時間、頻率分別為(11.9±2.3)min、(48.2±6.8)次, 優于治療前的(30.2±4.7)min、(98.5±12.4)次,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48例患者中顯效18例, 有效27例, 無效3例, 治療總有效率為93.75%。結論 左金丸合半夏瀉心湯加減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不僅能夠促進患者各種消化道癥狀的緩解, 而且能有效降低膽汁反流的時間、頻率, 提高治療效果, 是比較理想的治療方法。
左金丸;半夏瀉心湯加減;膽汁反流性胃炎;臨床應用
膽汁反流性胃炎指因幽門括約肌功能不全, 造成十二指腸的內容物(膽汁、腸液、胰液等)大量反流進入胃部, 進而導致胃黏膜屏障的功能受損, 胃黏膜糜爛、出血以及上皮反應性變化等癥狀的疾病, 屬于常見消化系統疾病, 常發生于胃腸吻合手術之后[1-3]。傳統西醫在治療過程中效果欠佳,且容易在用藥過程中出現不良反應。本文就本院收治的膽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探討左金丸合半夏瀉心湯加減治療效果及應用價值。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9月~2016年6月在本院收治的48例膽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患者入院時均表現出不明原因的反復消化道出血、腹痛、腹瀉及消瘦癥狀,且經胃鏡診斷符合膽汁反流性胃炎的標準:胃鏡下的黏液呈黃色膽汁樣, 胃黏膜上有膽汁沉積形成的瘀斑, 胃黏膜出現糜爛、充血等表現, 同時存在胃黏膜的下層發生水腫、黏膜層中有明顯的血管擴張及炎性細胞侵入的情況。48例患者中,男27例, 女21例, 年齡18~ 78歲, 平均年齡(41.2±13.3)歲,病程3個月~ 6年, 平均病程(1.9±1.4)年。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給予左金丸合半夏瀉心湯加減治療,處方組成:黃連、黃芩、法半夏、黨參各10g, 吳茱萸、干姜各6g。其中有胃脘痛癥狀的患者可加五靈脂10g;有口苦癥狀的患者可加梔子10g;有便秘癥狀的患者可加大黃10g;有反酸癥狀的患者可加代赭石10g;1劑/d, 分早中晚3次服用(以500 ml水煎湯150 ml口服), 以4周為1個療程, 共治療4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價標準 觀察患者治療后各項主要癥狀或體征(反酸噯氣、胃脘痛、飽脹)的緩解情況, 并比較治療前后患者膽汁反流時間、頻率。結合患者的主要癥狀或體征改善情況與胃鏡下表現, 評價其治療效果。療效評價標準[4]:患者的主要消化道癥狀及體征完全或基本消失, 經胃鏡檢查見黏膜水腫、糜爛、出血、血管擴張等表現明顯減輕為顯效;患者的主要消化道癥狀及體征有所緩解, 經胃鏡檢查偶見黏膜水腫、糜爛、出血、血管擴張等表現為有效;患者無法達到上述標準為無效。治療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后, 反酸噯氣癥狀、胃脘痛癥狀、飽脹癥狀的緩解率分別為97.92%(47/48)、93.75%(45/48)、95.83%(46/48)。治療后患者膽汁反流時間、頻率分別為(11.9±2.3)min、(48.2±6.8)次, 優于治療前的(30.2±4.7)min、(98.5±12.4)次,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48例患者中顯效18例, 有效27例,無效3例, 治療總有效率為93.75%。
膽汁反流性胃炎在所有胃炎患者中所占比例為10%~15%,屬常見消化系統慢性疾病, 幽門括約肌功能失調是其主要病因。西醫研究認為其發病機制在于迷走神經興奮或其他原因誘發幽門括約肌功能失常后會導致正常胃蠕動受影響, 膽汁進入胃部, 并導致其內環境的pH值升高, 胃黏膜屏障受到破壞的同時, 胰酶泌素、促胰液素等水平異常降低, 幽門括約肌張力進一步增強, 則膽汁反流程度再次加重, 如此往復,形成惡性循環[5-8]。因而, 在治療上其主要是通過提高胃蠕動性, 保護胃黏膜等藥物的應用來達到緩解膽汁反流癥狀的目的, 多潘立酮、奧美拉唑以及硫糖鋁等是常用的治療藥物,但是一方面這些藥物無法從根源上解決造成膽汁反流的原因, 另一方面長期用藥的不良反應較大, 患者的用藥依從性也較差, 治療效果不理想[9]。
中醫則將膽汁反流性胃炎納入到“反胃”、“痞滿”、“胃脘痛”等的范疇內, 認為患者先天不足、脾胃虧虛或者因情志失調導致的氣血瘀阻、濕熱郁胃等是主要病機, 因而, 利膽泄熱、疏肝和胃被認為是治療的關鍵所在[10]。本文采用左金丸合半夏瀉心湯加減方對膽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進行治療, 基礎處方中的黃連、黃芩都可以發揮清熱的功效;而法半夏則具有降逆和胃的功效;加以吳茱萸溫中、散寒、理氣,黨參健脾、益氣、和中, 干姜溫胃散寒、消積解郁, 諸藥合用, 共奏合胃健脾、柔肝解郁、散瘀降逆、理氣和中的功效[11,12]。同時, 對有嚴重口苦表現的患者加用梔子, 可以進一步發揮清熱燥濕之效;有嚴重胃脘痛癥狀的患者加用五靈脂則可發揮鎮痛、除滯散瘀之效;有嚴重反酸癥狀的患者加用代赭石具有瀉火消滯之效;有嚴重便秘癥狀的患者加用大黃可以發揮祛瘀攻滯的效果[13]。因藥證相, 各味藥合用治療4個療程后, 患者的反酸噯氣癥狀、胃脘痛癥狀、飽脹癥狀的緩解率都在90%以上, 膽汁反流時間及頻率大大降低,臨床總有效率高達93.75%, 中藥的用藥安全性也有保障。這與魯磊[14]的研究結果一致, 其研究中還與西藥治療的效果進行對照, 也有左金丸合半夏瀉心湯加減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顯著更優的結果。而周德君[15]的研究則采用四逆散合半夏瀉心湯加減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 也獲得了比較理想的效果, 可見通過疏肝和胃、利膽泄熱類中藥的應用可以對膽汁反流性胃炎進行有效治療。
綜上所述, 左金丸合半夏瀉心湯加減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不僅能夠促進患者各種消化道癥狀的緩解, 而且能有效降低膽汁反流的時間、頻率, 治療有效率較高, 是比較理想的治療方法。
[1]楊啟平.半夏瀉心湯加減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62例觀察.實用中醫藥雜志, 2013, 29(3)∶167-168.
[2]卞勇. 半夏瀉心湯加減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52例療效觀察.云南中醫中藥雜志, 2011, 31(6)∶465-466.
[3]何成華. 半夏瀉心湯合左金丸加減治療慢性胃炎32例. 云南中醫中藥雜志, 2008, 29(10)∶70-71.
[4]蔡文清. 四逆散合半夏瀉心湯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的臨床分析.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 2014, 12(23)∶143-144.
[5]袁憲章. 四逆散合半夏瀉心湯加減治療膽汁返流性胃炎54例.內蒙古中醫藥, 2004, 23(3)∶4.
[6]羅吉品. 半夏瀉心湯合四逆散加減治療膽汁返流性胃炎38例.實用中醫藥雜志, 2006, 22(12)∶763.
[7]趙玲. 半夏瀉心湯合旋復代赭湯加減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45例臨床觀察. 國醫論壇, 2008, 23(2)∶7.
[8]凌繼榮. 半夏瀉心湯合四逆散加味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38例臨床觀察. 中醫藥導報, 2008, 14(5)∶45.
[9]羅婷, 黃能, 楊勇娟. 半夏瀉心湯加味結合西藥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45例.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06, 15(2)∶190-191.
[10]經海容. 柴胡疏肝散加減合左金丸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46例.中國校醫, 2011, 25(6)∶438.
[11]謝永丹. 半夏瀉心湯加減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36例臨床療效觀察. 福建中醫藥, 2008, 39(5)∶5-6.
[12]王巖, 于英英. 半夏瀉心湯加減治療膽汁返流性胃炎53例療效觀察. 國際中醫中藥雜志, 2012, 34(12)∶1113-1115.
[13]潘新彥. 半夏瀉心湯加味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50例療效觀察.中外醫療, 2012, 31(36)∶7-8.
[14]魯磊.左金丸合半夏瀉心湯加減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30例.國醫論壇, 2015, 30(1)∶42-44.
[15]周德君.四逆散合半夏瀉心湯加減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療效分析.實用中醫藥雜志 , 2014, 30(4)∶270-27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02.091
2016-12-15]
123221 遼寧省阜新市彰武縣第二人民醫院中醫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