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剛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區畜牧水產局053200)
淺談豬應激發生原因與防治措施
王永剛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區畜牧水產局053200)
本文簡要綜述了豬應激的概念、發生原因和誘發因素以及防治措施等,旨在為養豬生產中豬應激的預防和治療提供建議和技術參考。
豬應激;原因;防治
任何讓豬只不舒服的內外因素都是應激,應激是動物受到外界強烈刺激或者處于緊張狀態時出現的一系列非特異性全身反應[1]。在現代化養豬模式下,特別是在水泥圈舍飼養條件下,由于豬長期處于一種緊張、壓抑狀態,由此造成的應激成為當前養豬生產中最主要的應激原,因此,應激反應成為養豬生產中不可避免的現象。該反應不僅影響豬的生長過程,還可嚴重影響屠宰后的豬肉品質,出現蒼白柔軟、水分滲出等特征性變化。如不足夠重視這一問題,將會給養豬業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應激是指當動物受到應激原的刺激后,所表現出的一種機能障礙和防御性反應,是機體的一種非特異性免疫應答。在一般情況下,動物可以通過自身機體的調節來適應和抵抗輕度和較為輕度的刺激,但當遇到強烈刺激時會發生應激反應,從而導致動物免疫力下降和各類疾病的發生,嚴重時甚至死亡。
當動物機體受到應激原的刺激后,下丘腦產生興奮,并發生一系列復雜的生理生化反應,刺激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腎上腺皮質激素能夠促使機體產生相應的生理反應來抵抗或者消除應激,但這一過程會以犧牲機體的部分生理機能或者以消耗能量為代價。因此,當動物發生超過自身抵抗程度的應激反應時會引起動物機體內環境的紊亂,從而誘發疾病或導致疾病的惡化,甚至引起動物死亡。
可引起應激反應的主要外界誘因有:高溫、驅趕、驚恐、饑餓、擁擠、噪音、中毒、配種、轉群、長途運輸、分娩、泌乳以及免疫注射等。動物應激反應的發生與遺傳因素密切相關。在生產中有些生產性能非常好的豬種往往也是應激反應較為強烈的,尤其是國外的高能品種和部分國內雜交豬。營養因素也是引起動物應激反應的重要因素。若動物日糧中的蛋白質、能量或者維生素、礦物質等微量元素不足時可導致豬只發生或者易于發生營養性應激??傊?,引起動物應激反應的因素很多,既有外界因素,也有內在因素,同時還與動物自身的個體差異有關,因此,要根據應激反應的原因、程度和動物個體差異等因素來采取合適的應對措施,以降低反應程度,減少損失。
在生產中,應根據應激原的來源和種類的不同,有針對性地選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防治,以降低動物的應激反應程度和傷害程度,最終減少損失。
盡可能地減少、減輕溫濕度變化異常、換料、轉群、稱重、免疫、采血等各種應激的發生[2]。在空氣潮濕、炎熱的夏季,尤其要注意豬舍的防暑和通風降溫,以防止濕熱的環境引起熱應激的發生。同時,保持適宜的飼養密度,不能過于擁擠和狹窄,以減少環境擁擠等造成應激;在冬季要做好豬舍的保暖工作;飼養場周邊要做好日常消毒工作,并要注意降低噪音對豬的干擾。在育肥豬出欄前12~24h內不要飼喂或著適當減少飼喂量,并給予電解質生理鹽水等降低驅趕或運輸過程中的應激反應。
在育種過程中,對于那些膽小易怕、易驚恐、易發生較為強烈應激反應的豬一般不作種豬使用,必須適當進行淘汰,防止應激敏感型豬只的基因擴大。同時,在必要時可以通過新型實驗技術,例如對血清肌酸磷酸、激酶 (CPK)和氟烷等的檢測來篩選適宜豬種。
在養殖生產中,一定要滿足動物的營養需要,不僅要為動物提供充足、平衡的蛋白質和能量,還要保障維生素、氨基酸和礦物質等微量元素的有效供給。
對于那些易于發生應激或者應激反應較為強烈的豬只,可適當采用藥物治療。選擇地塞米松、VC等進行注射,也可以靜脈注射靜松靈、生理鹽水、高滲葡萄糖 (50%)等,一般每天1次,連用3d即可。選種時大膽淘汰應激反應較為強烈的豬只。
(1)當發現豬處在應激狀態時,要禁止進行免疫接種、轉群、稱重和采血等生產活動,以防止應激反應程度的加重或引起疾病發生。
(2)后備種豬中易出現應激反應的要及時淘汰。
(3)在豬只的運輸過程中,特別是在長途運輸仔豬時,要充分考慮動物有可能發生的應激反應,以便于及時做好預防措施。
[1]許英民.豬應激綜合征的防控對策[J].技術前沿,2015(6):39-41.
[2]孫勇,郭海華.豬應激綜合征的臨床表現及防治對策[J].技術前沿,201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