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剛
(吉林省鎮賚縣動物衛生監督所137300)
春季豬場防疫保健措施
劉志剛
(吉林省鎮賚縣動物衛生監督所137300)
為了減少豬場疾病的發生,應該加強環境衛生和通風換氣管理,做好預防注射,提高飼養員疫病防范意識,正確掌握疫病的免疫程序和疫情處理措施,樹立科學合理的養殖觀念。
春季;豬場;防疫保健;措施
干凈、衛生的豬舍環境是防止患病的前提。做到定時清理豬舍垃圾,保持環境整潔,防止出現微生物滋生,病原菌出現。及時給豬場通風換氣,保證豬舍有較好的空氣質量,同時做好豬舍消毒工作,包括豬的飲食用具、喝水用具、居住環境,嚴格執行全面合理的消毒制度,只有時刻保持豬舍環境衛生,不留任何一個病毒、細菌繁殖、生存的機會,才可以有效的防止豬場內發生疫情。另外,提高豬場環境衛生還要注意豬的飼養數量,避免豬大雜居,飼養豬的數量過多會使豬舍環境質量保持時間較低,不利于豬的呼吸,甚至會導致豬的呼吸道疾病。
研究結果表明,目前發生的大規模豬場疫情或多或少都與養豬戶的疫病防范意識有關,可以說飼養員的疫病防范意識不足,甚至說是不重視。有的是由于缺乏足夠的市場調研就盲目引近豬種,而且還不對豬舍及時采取消毒、檢疫、隔離觀察等措施,一旦豬患病,禍及整個豬場,導致大面積養豬戶的經濟損失。有的是由于相關防疫人員責任心、素質較低下,對豬的發病情況不及時上報和做相應處理,從而造成疫情的惡性循環發展。還有的飼養員管理工作不到位,管理較粗放,任憑外界人員走入豬場,車輛穿梭不予以制止導致疫情。只有提高飼養員疫病防范意識,改變傳統疫病控制觀念,及時跟蹤了解國內外豬病疫情新動向,充分掌握豬病發生新特點,采取先進的豬病防疫措施對豬進行監測,診斷和治療,同時加強飼養員的管理水平,才能更有效的防止豬疫情的發生[2]。
雖然目前養豬場規模化養殖中實施豬的免疫預防非常關鍵,但免疫接種也不乏是較好的控制疫病的措施。雖然疫苗接種不能完全保證豬永久不患病,但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減少和防止疫情發生,仍是當前采用的有效措施。若豬發生疫情,應按照具體的相關規定,及時上報疫情的詳細情況和嚴重程度,大規模嚴格封鎖疫病,做好隔離、消毒、治療和淘汰等措施,做到早發現、早確診、早隔離、早治療、早處理,把疫情的損失降低到最小[3]。
目前,養豬行業是增加農民經濟收入的較快行業,許多農民從事此行業,因此,農村養豬行業不斷發展擴大,規模化養豬是目前農民的內在要求。豬的養殖呈現飼養頭數多,較集中,因此,也存在許多養殖問題,如養豬設施與豬的生活用具不匹配,存在通風不良,環境污染的問題,隨之而來的是豬普遍存在的流行性傳染病,由于流行性傳染病不僅種類多,較復雜,還有新型病毒、細菌的出現,所以,豬一旦患病,治療相當困難,尤其是在較大規模的養豬場。因此,針對豬極易患流行性傳染病的春季,豬場在豬患病前提前預防,對豬采取一定的防疫保健措施相當重要。本文主要研究和探討了春季豬場對豬采取的一些防疫保健措施[1]。
初春季節,晝夜溫差還比較大、再加上通風不及時,豬舍環境衛生處理工作不到位,極易引發豬患病,疫病盛行,而且豬病疫情較為復雜,死亡率還高。因此,想在春季養出健康而肥大的豬,對豬采取必要的防疫保健措施非常關鍵。總之,在豬規模化養殖中,只有不斷提高豬場環境衛生,提高飼養員疫病防范意識,正確掌握疫病的免疫程序和疫情處理措施,同時樹立科學合理的養殖觀念,堅持主要防疫原則是預防為主,建立健全豬群飼養管理制度、做好定期消毒工作,才能最大限度的減少疫情發生,提高養豬實際經濟效益。
[1]王守棟,相偉,曾勇慶.春季養豬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及飼養管理技術措施[J].豬業科學,2014(3):102-104.
[2]李迎利.規模養豬場主要疫病的流行特點與防疫[J].新疆農墾科技,2005(6):28-29.
[3]嚴若好,李尚飛.鮮綠中草藥作青飼料在小規模母豬養殖保健中的應用[J].畜禽業,2010(3):16-19.
劉志剛 (1971.10-),男,吉林省鎮賚縣人,本科,高級畜牧師,主要從事動物衛生監督檢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