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洋
(四川省宜賓市翠屏區農林畜牧局644003)
規模生豬養殖污物治理模式及效益
楊洋
(四川省宜賓市翠屏區農林畜牧局644003)
實現資源化、無害化、生態化的治理污物模式,不僅能控制好規模化養豬的污染源頭,還能實現綜合式治理,以促進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生態效益的共同發展。本文分析規模生豬養殖污物治理模式,闡述其實現的主要綜合效益。
生豬養殖;污物治理;模式
隨著養殖業的不斷發展和治理,實現資源的綜合性治理,推廣無害化的治理模式具有重要意義。不僅能實現可持續發展建設,還能實現生態性發展。構建生豬養殖污物治理模式是以養殖場的污染治理方式形成的,遵循 “五化”原則,從源頭上、中途對其綜合治理,這樣不僅能達到污物處理的達標排放,為其發展以示范的方式執行,還能促進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形成。
豬舍結構的改進主要是建設2層樓建筑,上層為豬舍,不僅有喂養通道,其內還存在鋼筋漏縫地面。該結構減少了豬場的用水量,減少了水資源的利用。并且,上層地面模板還能保持豬欄、豬體的清潔性,促進生豬的健康發展。一般在仔豬保育階段鋪設漏縫地板,該模式能夠促進清糞工作的有效執行。養殖場最大的污染物為糞便,所以,為了減少豬糞的排放量,減低環境污染程度,實現干清糞工作最為合適。貯糞池的形成是根據生豬存欄量形成的,期間需要防止雨水進入,以解決滲漏問題。實現固液分離、雨水與污水的分離現象,將其經過固液分離機收集起來,并使其作為有機肥加工,這樣不僅能減少糞便,還能減少污水排放。水簾降溫與隔熱保溫吊頂措施的形成,該模式能夠保障室內的溫度,使其質量達到一定標準,不僅為豬舍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促進豬的生長,還能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提高豬的飼料利用率,利用優質配合飼料能夠增強肥豬的生長,提高營養量,還能減少飼料利用成本,減少污染量的排放。為其建設死豬池與垃圾堆放池,利用該方式對其處理,不僅能實現無害化處理,還能使其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1]。
由于養殖場污水具有較大排放量,產生的有機質含碳量都比較高,對其處理將面對較大難度。如果不對其處理,實現生態化養殖,將造成嚴重的污染現象。所以,在實現生態養豬后,對全過程實施治理,能夠降低其污水量的排放。其中,需要將同場污水與生產廢水進行發酵,并將其用于果樹灌輸。對于豬排泄物要定期處理,并利用人工干清糞法對其收集,對其發酵后用作有機肥。
在養殖過程中,實現無水自清達標排放模式能夠為企業提供較好的經濟效益。該模式的使用能夠節約飼料,確保豬舍清潔性,保證生豬健康發展的同時,保證飼料營養物質獲得較高的消化率。同時,還能節約水費,促進經濟效益的提高[2]。
其一,能夠促進環保與衛生,生態養豬項目的形成能夠將干糞制作成有機肥,并將糞便進入到一個沼氣池,以使其發酵、消毒等。其二,實現節能減排,減少二氧化氮的排放量。其三,保持水土,林地的蓄積量,不僅能實現涵養水源的目的,還能促進水土流失的重要意義。其四,改良水土,沼氣發酵作為一種優質肥,將其長期施用,不僅能促進農業的可持續建設,還能實現綠色化生態養殖。
節能減排的實現不僅為環保減輕壓力,還能減少水資源的利用,以促進農業的循環利用。推動畜禽養殖業的可持續建設,養殖群眾不僅轉變傳統觀念,還帶動周邊的畜牧業產。為社會主義實現新農村發展,不僅將其作為經發展的主要支撐點,也增強了人們的收入。
總而言之,污染治理模式能夠促進生態效益、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綜合發展,不僅能維護好養殖業的健康發展,還能促進養豬業高效發展。
[1]林琳.規模生豬養殖污物治理模式及效益[J].農家科技(下旬刊),2016(3):213-214.
[2]林雪娥.規模化生豬養殖污物治理模式及成效分析[J].安徽農學通報,2012,18(17):18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