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智鋒,華碧春,呂美玲,許建偉
閩臺珍稀藥用植物金線蓮開發芻議
黃智鋒1,華碧春2,呂美玲1,許建偉1
金線蓮為閩臺珍稀藥用植物,本文介紹了金線蓮的現況以及金線蓮資源開發保護的研究思路等方面,為開發利用金線蓮提供了依據。
金線蓮;閩臺;資源保護;產業開發
金線蓮為閩臺特色中草藥,民間素有“藥王”、“神藥”、“鳥人參”之稱,其學名花葉開唇蘭,也稱金線蘭,在閩臺民間用藥范圍較廣,治療高血壓、糖尿病、肺炎等疾病療效顯著。野生金線蓮已瀕絕,為了科學、合理開發利用珍稀藥用植物金線蓮,本文通過對金線蓮生物學特性、野生金線蓮現況以及資源開發保護的研究思路等方面作一探討,為開發利用金線蓮提供依據。
金線蓮分布于亞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我國主要分布于東南沿海地區,以福建、臺灣居多。其在福建省內福州、閩侯、古田、南平、尤溪、南靖、沙縣、建甌、大田、連城、上杭、邵武、武平、建寧、泰寧等地均有分布。據鄭純等[1]的考證及大多數相關文獻提及的種類,金線蓮的原植物有三種:花葉開唇蘭(Anoctochilus roxborghii (Wall.)Lindl.)、臺灣開唇蘭(Anoectochilus.Formosanus Hayata)和高雄開唇蘭(Anoectochilus.Koshunensis Hayata),以前二者較常見。許文江等[2]查明了福建野生金線蓮種類、分布,福建開唇蘭屬植物有花葉開唇蘭和浙江開唇蘭兩個種。前者市、縣均有零星分布,后者較稀少。
金線蓮為陸生蘭,多年生矮小草本。根狀莖橫臥,具明顯節,節上長有不定根。葉常4~6枚,互生,卵圓形,先端急尖或短尖,基部圓形,葉面光澤,近黑紫色,有金黃色脈網,葉背暗紅色,主脈3~7條,弧形;葉柄長約1 cm,基部鞘狀抱莖??偁罨ㄐ蝽斏?~5朵花,花序軸被柔毛;苞片卵狀披針形,長約7 mm;萼片淡紫色,外面被短柔毛,中萼片卵形,向內凹陷,長約6 mm;側萼片長圓狀橢圓形,稍偏斜;花瓣近鐮刀形,短于萼片并和中萼片呈兜狀[3]。
金線蓮喜陰涼潮濕環境,野生金線蓮常見分布于人跡罕至的山澗常綠闊葉林下枯枝落葉層、溝邊、巖縫、石壁等陰濕處。金線蓮垂直分布幅度較廣,以海拔300~600 m的中低丘陵區分布較多;林內涼爽,土壤腐殖質豐富,水濕條件優越,林中常云霧彌漫,空氣相對濕度85%~95%的小環境尤其適宜野生金線蓮生長。
野生金線蓮自然繁殖和生長緩慢,種子發芽率低,且對生態環境要求苛刻,野生金線蓮資源稀少;加之山間鳥、獸、蛇喜食和人為采摘,以及近年來山地開發,生態資源破壞,野生金線蓮數量銳減,現已瀕絕。1990年,花葉開唇蘭即福建金線蓮,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列入“省級重點保護野生藥材物種”名錄(福建省人民政府關于頒發《福建省野生藥材資源保護管理實施細則》的通知,閩政[1990]18號)[4]。
近年來,金線蓮在治療高血壓、糖尿病及腫瘤等疑難病癥方面,日益引起醫藥界的重視。福建藥物志對金線蓮作如下記載,其性甘、味平;具有清熱涼血,祛風利濕功效。用于治療咯血、支氣管炎、結核性腦膜炎、腎炎、膀胱炎、糖尿病、乳糜尿、血尿、泌尿道結石、風濕性關節炎、小兒急驚風、小兒破傷風等疾病[3]。現代研究表明,金線蓮含有的黃酮、揮發油、有機酸、多糖、甾體、生物堿等六大類化學成分,具有降血糖、降血壓、清除自由基、保肝、抗病毒及抗腫瘤等藥理活性,國內臨床主要用于降血糖、降血壓、保肝等方面。閩臺及東南亞地區視其為珍稀名貴藥材,特別在臺灣更是倍受青睞,被稱為“藥中之王”。 隨著藥材市場對金線蓮需求量不斷增加,野生金線蓮遭到大面積采摘及主產地的森林植被等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惡化,導致野生資源的嚴重破壞。
除加大法制宣傳力度,提高保護意識;還應根據當地資源的實際情況及市場的需求,控制野生金線蓮資源的采集范圍、采集方式和采集時間,同時對金線蓮生態環境采取適當的監控措施,防止盜挖。尚可采取野生保護撫育方式及仿野生栽培金線蓮模式,保護珍稀瀕危金線蓮資源。
野生金線蓮資源已瀕危,目前,福建省內一些科研單位和企業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對其品種進行選育和組織培養等離體快速繁殖。廣大科學工作者應進一步探索適合于金線蓮離體快速繁殖或無性繁育扦插育苗的技術,建立一套高效、快速、穩定的快速繁殖體系。隨著金線蓮組織栽培技術的成熟,組培金線蓮或將作為主要的供應方式,對于保護野生金線蓮瀕危物種、緩解供需矛盾、確保瀕危野生物種的可持續利用有重要意義。然而組培苗中的活性成分是否能夠達到甚至高于野生金線蓮的標準,組培苗中的農藥殘留、重金屬殘留以及植物類激素殘留,是否對人體有害,將成為該方面研究者繼續探討的問題。
金線蓮作為閩臺民間特有珍稀藥物,廣泛用于治療腎炎、肝炎、糖尿病等疾病。早在上世紀90年代,臺灣學者就已開始研究金線蓮的化學成分和一些藥理活性,但不夠深入系統。目前,對金線蓮藥用有效成分的分離與鑒定、藥理及臨床等方面尚缺乏深入的研究報道,尚不能準確說明金線蓮化學成分對疾病的作用機理,因此,金線蓮的應用仍停留于青草藥階段。今后,若能加大金線蓮基礎性研究工作,借助現代科學技術的手段摸清金線蓮藥理活性成分作用的機制。尚可適當結合民間用藥經驗,篩選出藥理活性物質,將對金線蓮臨床合理用藥及治療各種疑難雜癥提供科學依據,定能進一步豐富閩臺地區應用金線蓮治療疾病的科學內涵。
金線蓮性味甘、平,藥性溫和,民間常將其燉雞煮鴨煲湯食用。不僅通過藥膳食療防治疾病、增強體質、延年益壽,還用于治療各種急慢性疾病,應用范圍相當廣泛。如用金線蓮燉鮑魚能全面提高人體免疫力,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力;金線蓮燉水鴨母,具有明目、平肝、清熱解毒、滋陰潤肺作用,特別適宜夏季食用;金線蓮燉煮豬排骨,對支氣管炎、腎炎、膀胱炎、糖尿病、血尿、風濕性關節炎、急慢性肝病高血壓等疾病有輔助治療功效。閩臺民間食用金線蓮療效顯著,但其有效成分及作用機制仍有待進一步分析與研究。
目前,金線蓮作為藥品、保健品不斷盛行,價格也不斷上漲,野生金線蓮由于被過度采挖已經遠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現階段,各種不同來源的金線蓮充斥市場,魚龍混雜,多見仿野生金線蓮、組培金線蓮以次充好,仿冒野生金線蓮銷售,欺騙消費者。市場上判斷不同來源的金線蓮的真偽,區分優劣,大多憑眼看、口嘗、鼻聞和手摸等感官經驗,缺乏嚴格的量化的質量控制和檢測指標。探究不同來源金線蓮質量標準控制具有重要意義,重點在于對那些國際上關注的質量控制指標,像有效成分、指標性成分含量,浸出物測定以及雜質檢驗、農藥殘留量、重金屬限量、微生物限度檢查等的補充和完善,以規范金線蓮市場,真正讓珍稀青草藥金線蓮造福人類[4]。
金線蓮作為閩臺珍稀特有蘭科藥用植物,21世紀初國內即掀起了一股研究金線蓮的熱潮,系統地研究了金線蓮的化學成分、相關藥理活性及組織培養、無性繁育扦插技術,但不夠深入。野生金線蓮資源瀕危,探索適合金線蓮仿野生栽培、組織培養等離體快速繁殖技術,對野生金線蓮種質資源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應充分發掘民間金線蓮用藥經驗及藥膳食療,發揮金線蓮養生保健、治病防病作用,使其更好地為民眾服務。
[1] 鄭純,黃以鐘,季蓮芳.金線蓮文獻考證、原植物及商品調查[J].中草藥,1996,27(3):169-171.
[2] 許文江,陳裕,林坤瑞.藥用野生金線蓮植物資源的研究[J].福建熱作科技,2000,25(4):9-10.
[3] 福建省中醫藥研究院.福建藥物志,第二卷[M].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492-493.
[4] 林平,華碧春,黃智鋒.金線蓮的質量標準探討[J].福建中醫藥大學學報,2012,22(5):40-41.
Discussion on development of rare medicinal plant Anoctochilus roxborghii (Wall.) Lindl.in Fujian and Taiwan /
HUANG Zhi-feng1, HUA Bi-chun2, LV mei-ling1, XU Jian-wei1//(1. Xiame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Xiamen 361009, Fujian;2. School of Pharmacy, Fuji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uzhou 350122, Fujian)
As a rare medicinal plant in Fujian and Taiwa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noctochilus roxborghii (Wall.)Lindl.and research ideas of resource conservation are introduced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exploration of Anoctochilus roxborghii (Wall.)Lindl.
Anoctochilus roxborghii (Wall.) Lindl.; Fujian and Taiwan; resource conservat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R282
A
1674-926X(2017)04-005-02
1.廈門市中醫院,福建 廈門,361009;2.福建中醫藥大學藥學院,福建 福州,350122
黃智鋒(1989- ),男,碩士,主要從事醫院藥學等研究方向Tel:0592-5579605 Email:hzfbuddha@126.com
2016-12-26
(責任編輯:胡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