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鑫
支氣管擴張的臨床治療探討
姜 鑫
目的 探討支氣管擴張的臨床治療方法及效果。方法 50例支氣管擴張患者, 均開展排痰和抗感染治療, 觀察治療效果。結果 50例患者在經過排痰和抗感染治療后, 48例患者治療有效, 臨床治療有效率為96%。2例患者病情惡化, 臨床上繼續進行綜合性治療。結論 在臨床上給予支氣管擴張患者排痰和抗感染治療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和患者預后, 從而使患者的生活質量得以顯著提升。
支氣管擴張;臨床治療;抗感染
支氣管擴張主要是指一支或若干支近端氣管和中等大小的支氣管管壁組織破壞, 從而出現了不可逆的擴張。該病癥是呼吸系統中常見的一種化膿性炎癥。若肺部組織出現嚴重的肺毛細血管床破壞, 則會使肺動脈循環阻力顯著增加, 同時出現肺動脈高壓及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所以, 患者一旦患上支氣管擴張, 應及時到醫院就診[1]。此外還應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和護理。應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 從而對病情的緩解和改善起到顯著的推動作用。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50例支氣管擴張患者為研究對象, 其中男32例, 女18例,年齡24~75歲, 平均年齡(46.2±9.6)歲, 患者臨床癥狀主要有慢性咳嗽, 部分患者有咯血、慢性感染, 同時有胸痛、胸悶及發熱等癥狀。
1.2 方法 治療中采取抗感染治療和排痰治療。若患者病情較輕, 應使用阿莫西林(4次/d, 0.5 g/次)進行抗炎治療。若患者病情較重應選擇靜脈滴注普魯卡因, 待患者病情穩定后可聯合使用止血芳酸進行止血治療。治療時可使用阿奇霉素, 3次/d, 0.5 g/次, 從而能夠更加有效地保證氣道黏膜功能的恢復[2]。排痰治療時, 應選擇祛痰藥物和支氣管擴張藥物,保證患者的呼吸順暢, 同時可聯合使用溴己新對患者的痰液進行稀釋, 也可在稀釋痰液時選擇霧化治療的方式, 從而達到促進患者痰液排出的目的。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觀察患者的治療效果, 臨床癥狀顯著改善, 咯血、炎癥等基本消失, 反復咳嗽明顯改善為治療有效。
50例患者在經過排痰和抗感染治療后, 48例患者治療有效, 臨床治療有效率為96%。2例患者病情惡化, 臨床上繼續進行綜合性治療。
支氣管擴張的主要誘因是支氣管肺組織感染以及支氣管阻塞感染所引起的管腔黏膜充血、水腫, 從而導致管腔狹小分泌物堵塞管腔的癥狀, 這種癥狀若不及時治療就會出現引流不暢, 進而加重感染情況[3]。支氣管阻塞引流不暢會出現嚴重的肺部感染狀況。所以二者的相互影響也加重了支氣管擴張的癥狀。
兒童和青年人群是支氣管擴張癥的高發人群, 該病癥病情易反復, 發病時主要表現為慢性咳嗽、大量濃痰等, 此類癥狀與體位的變化有十分密切的聯系。50%以上的患者會出現咯血癥狀, 咯血量和病情的程度及病變的范圍并不始終一致。因此在患者入院后應積極給予患者抗感染治療, 也可開展經驗治療[4]。若患者經抗炎治療后效果未達到預期水平,應按照藥物敏感試驗來科學選擇抗生素。
體位引流一般是借助重力作用促進呼吸道分泌物流入到氣管、支氣管, 從而使分泌物排出體外的一種方法。體位引流可促進痰液的排出。若患者病變部位位于肺下葉, 臨床治療中應使患者保持俯臥姿勢, 前胸靠近床沿, 兩手扶地, 頭向下, 順利進行深呼吸和排痰[5]。若患者的病變部位位于肺上葉, 應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坐位或其他姿勢,從而可更好地保證引流的效果。體位引流應保持2~4次/d,15~30 min/次。痰液粘稠度高的患者要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由于痰液涌出量過多而出現窒息的癥狀, 引流時應密切觀察患者的反應, 確定患者是否在治療中出現脈搏微弱、頭暈、疲勞和面色蒼白等癥狀, 對患者體位引流的耐受性進行詳細的研究和分析, 若患者在引流過程中出現異常反應, 則應立即停止引流操作[6-8]。在引流時應積極鼓勵和安慰患者進行腹式深呼吸, 也可使用胸部叩擊或震蕩等有效方式, 幫助患者在體位引流的姿勢下咳嗽, 也可保持坐臥位促進排痰, 這樣就可以十分有效的改善引流的效果。體位引流后應幫助患者保持舒適的體位, 用清水或漱口液漱口。密切觀察患者的咳痰性質、痰量及顏色, 對肺部呼吸音的改變進行詳細聽診,從而對體位引流的效果予以科學評價。
支氣管擴張是支氣管哮喘中一個重要的癥狀, 該病癥會對患者呼吸系統產生較大的損害, 同時, 對患者的身心健康也會產生非常顯著的影響。臨床中治療支氣管擴張時應采取有效措施對患者的感染進行控制, 使患者的呼吸道始終處于通暢的狀態。借助抗感染治療, 使患者的支氣管炎癥狀得以顯著的改善, 從而也促進了患者肺部功能的恢復[9-11]。在開展臨床治療的過程中, 應采取綜合措施加強對患者的護理,此外還應重視心理治療, 針對患者的不良情緒, 及時給予科學的心理疏導, 使患者的情緒處于良好的狀態, 使患者更加主動地配合治療和護理, 改善療效。
內科治療支氣管擴張可有效減輕甚至消除患者的臨床癥狀, 若經治療后沒有明顯好轉, 應考慮采取手術治療方式。支氣管擴張是結構性肺病中的一種, 但是由于引流效果不佳,因此容易產生反復感染的現象[12-14]。患者治療的過程中應保持積極健康的心態, 適度開展訓練, 從而可有效降低呼吸道感染的發生率, 起到延緩病情的作用。按照患者自身的經濟狀況, 選擇一些合適的增強免疫功能的藥物, 其可實現更佳的抗感染效果。
[1] 黎惠貞.支氣管擴張癥患者不同程度肺功能受損的臨床研究.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 2013, 12(5):346-347.
[2] 曾永芳.支氣管擴張合并哮喘的臨床特點及其治療的探討.中國醫學工程, 2012(11):96-97.
[3] 李全花.支氣管擴張癥的臨床有效治療與分析.中外醫學研究,2013, 11(14):111.
[4] 王勇, 何權瀛.支氣管哮喘合并支氣管擴張患者臨床特點及治療方法分析.臨床內科雜志, 2016, 33(6):407-409.
[5] 孜明古麗·卡地爾, 馬依努爾·玉素甫.160例支氣管擴張癥患者的臨床治療與護理分析.中國醫學創新, 2013(27):145-146.
[6] 崔明建.支氣管擴張78例臨床療效觀察.中國醫藥指南,2011, 9(31):320-321.
[7] 彭俊杰, 梁建華, 鄭獻敏, 等.中西醫結合治療支氣管擴張76例臨床觀察.中國民族民間醫藥, 2013, 22(13):80.
[8] 袁淑蘭.支氣管擴張患者的臨床處理.中國衛生產業,2012(11):146.
[9] 馬建永, 李明暉, 張春意.支氣管肺泡灌洗治療肺膿腫和支氣管擴張合并感染的臨床研究.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4,24(4):895-897.
[10] 鄭義珊, 劉素月.支氣管擴張合并哮喘的臨床特點及其治療的探討.中國醫藥指南, 2010, 8(17):17-18.
[11] 楊杰.纖支鏡肺泡灌洗治療支氣管擴張合并感染臨床效果觀察.中外醫學研究, 2011, 9(22):114-115.
[12] 陳博智, 譚翩翩, 饒磊.泛福舒對中重度支氣管擴張癥臨床療效的探討.國際醫藥衛生導報, 2011, 17(3):317-319.
[13] 付強.40例支氣管擴張合并支氣管哮喘的臨床治療觀察.中國保健營養月刊, 2013, 23(1):170-171.
[14] 任波.支氣管擴張107例臨床療效觀察.中外醫療, 2011,30(22):7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9.023
2017-05-25]
114002 鞍鋼集團公司總醫院呼吸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