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娜
高通量血液透析與血液透析濾過對慢性腎衰竭尿毒癥患者的透析效果比較
王雪娜
目的 探究高通量血液透析與血液透析濾過對慢性腎衰竭尿毒癥患者的透析效果。方法 70例慢性腎衰竭尿毒癥患者納入臨床研究, 依照隨機列表法將其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35例。觀察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 對照組實施血液透析濾過。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甲狀旁腺激素、血肌酐;并比較兩組臨床治療效果及并發(fā)癥情況。結果 治療前觀察組患者血肌酐、甲狀旁腺激素分別為 (798.75±145.03)μmol/L、(586.65±121.08)ng/L;對照組分別為 (799.36±144.18)μmol/L、(590.43±120.85)ng/L;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血肌酐、甲狀旁腺激素分別為(200.48±75.91)μmol/L、(284.64±88.37)ng/L;對照組分別為(237.81±76.52)μmol/L、(450.19±120.72)ng/L。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血肌酐、甲狀旁腺激素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血肌酐、甲狀旁腺激素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94.3%)優(yōu)于對照組(77.1%),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8.6%)明顯低于對照組(28.6%),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對慢性腎衰竭尿毒癥患者實施臨床治療, 能夠更快改善患者甲狀旁腺激素、血肌酐等腎功能指標, 具有理想的治療效果和安全性, 在臨床治療中值得繼續(xù)推廣并應用。
高通量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濾過;慢性腎衰竭;尿毒癥
慢性腎衰竭屬于較多因素引起的綜合病癥, 一般是由腎病綜合征、腎小球腎炎等疾病長期發(fā)展引起[1]。患者在腎衰竭的晚期會因為機體中毒素無法正常排出, 進而對自身臟器功能產(chǎn)生損傷。當前對慢性腎衰竭尿毒癥患者的臨床治療,一般是對其進行血液透析, 從而增加患者的生存時間。且通過血液透析治療可以使患者體內(nèi)的小分子尿素氮及毒素得到清除[2-4]。本研究對血液透析濾過與高通量血液透析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分析比較, 并將研究過程作以下總結。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5年8月~2016年11月接收的70例慢性腎衰竭尿毒癥患者作為臨床研究對象, 患者癥狀均符合腎衰竭尿毒癥的臨床診斷標準[2]。且在納入治療前從未進行過血液透析治療。患者對本次研究知情并簽訂知情同意書, 排除患者中存在精神類疾病無法配合治療者;拒簽同意書者;合并有其他病癥者;患者對本研究所用藥物過敏者。依照隨機列表法將患者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35例。觀察組患者男19例、女16例;年齡31~65歲, 平均年齡(45.7±6.4)歲;腎衰竭病史1~5年, 平均病史(2.8±0.7)年;尿毒癥病史2~9個月, 平均病史(3.7±1.8)個月。對照組患者男17例、女18例;年齡33~69歲, 平均年齡(47.2±7.3)歲;腎衰竭病史2.0~5.5年, 平均病史(3.0±0.8)年;尿毒癥病史1~8個月, 平均病史(3.5±1.5)個月。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血液透析濾過療法, 在治療前期可對各項參數(shù)適當調(diào)整。其中透析膜中表面積為1.2 m2,超濾系數(shù)為5.5 ml/min。同時在透析完成后采用稀釋法, 血漿置換液的總數(shù)量是20 L, 時間控制在4 h。觀察組患者使用高通量血液透析療法, 透析時間為4 h, 透析膜中表面積為1.3 m2, 超濾系數(shù)設置為40 ml/min。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甲狀旁腺激素、血肌酐進行比較。并對比兩組低血壓、肌肉痙攣、皮膚瘙癢等治療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參見《慢性腎衰竭的診斷及療效判定》[3]對兩組臨床治療效果展開對比, 療效判定標準:顯效:患者腎功能指標改善>60%, 且頭痛惡心、腹痛、心律失常等臨床癥狀基本消失或徹底消失。有效:患者治療后腎功能各項指標改善30%~60%, 各項身體指標均有顯著減輕。無效: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沒有變化甚至有加重跡象, 且腎功能指標改善幅度<30%。治療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 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 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肌酐、甲狀旁腺激素對比 治療前觀察組患者血肌酐、甲狀旁腺激素分別為(798.75±145.03)μmol/L、(586.65±121.08)ng/L;對照組分別為 (799.36±144.18)μmol/L、(590.43±120.85)ng/L;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血肌酐、甲狀旁腺激素分別為(200.48±75.91)μmol/L、(284.64±88.37)ng/L;對照組分別為(237.81±76.52)μmol/L、(450.19±120.72)ng/L。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血肌酐、甲狀旁腺激素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血肌酐、甲狀旁腺激素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對比 觀察組患者顯效20例、有效13例、無效2例、治療總有效率為94.3%;對照組顯效14例、有效13例、無效8例、治療總有效率為77.1%;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優(yōu)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患者治療中并發(fā)癥情況對比 觀察組出現(xiàn)1例低血壓、2例肌肉痙攣, 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8.6%;對照組出現(xiàn)6例低血壓、4例肌肉痙攣, 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28.6%;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慢性腎衰竭作為臨床中發(fā)病率較高的臨床病癥, 一般是因為患者腎功能衰竭使其出現(xiàn)水電解質紊亂、代謝潴留等狀況[5]。慢性腎衰竭患者一般表現(xiàn)四個階段, 隨著病情的進展,一旦患者發(fā)展至尿毒癥時期, 不但會引發(fā)患者胃腸出血、心臟衰竭等情況, 還會對其生命健康產(chǎn)生嚴重威脅[6]。因此,隨著治療手段的不斷更新, 出現(xiàn)了血液凈化技術用于尿毒癥慢性腎衰竭患者的臨床治療。可以在對患者進行血液凈化的過程中, 使其病情癥狀受到有效控制, 使患者的生存周期能夠延長[7]。一般而言, 血液透析治療分成低通量、血液透析濾過、高通量三種。其中低通量的血液透析方法可以使患者機體中小型分子物質清除更加徹底, 但是并不能有效清除其中的化合物、大中型分子物質。
臨床中高通量血液透析、血液濾過療法能夠更加有效的清理血液中大中型分子物質。其中, 采用高通量的血液透析療法是依靠彌散性方式對其中分子物質進行消除, 同低通量血液透析比較, 具有更加高效的高分子聚合物膜疏水作用[8,9]。并且這種治療方法具有較大的透析器面積和尿素轉動系數(shù),可以把較多的溶質經(jīng)過血液轉移到透析液中, 這種狀況的產(chǎn)生一般與高分子聚合物中的高通行有關。血液透析濾過治療是模仿腎小球的濾過性質, 通過對流、彌散等形式使血液得到凈化。彌散形式可以使機體中小型的分子物質得到消除,對流方式則可以消除機體的中型分子物質。因此在臨床研究中, 比透析孔小的溶質可以使用與其類似的跨越透析器, 并往血液中補充適當?shù)奈镔|進行置換, 這種置換液既可以在透析前應用, 也可以在透析后使用[10]。在對流、彌散操作的結合作用下, 促使大型分子物質最大限度的消除, 并能有效避免并發(fā)癥發(fā)生。
在本次研究中, 對照組患者采用血液透析濾過療法可以使患者體內(nèi)大型分子得到有效清除, 但是對腎衰竭尿毒癥患者來說, 使用高通量的血液透析療法可以使其甲狀旁腺加速清除更徹底, 對高磷血癥起到預防作用, 可以從根本上治療慢性腎衰竭尿毒癥, 使患者的生活質量快速提升。由本次研究中有關兩組臨床療效的對比可知, 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這表明觀察組在慢性腎衰竭尿毒癥的臨床治療中, 可以使患者的臨床癥狀更快緩解, 腎功能得到更快改善;可以盡可能減少患者的治療痛苦, 使其生活質量盡快改善。同時, 患者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療可以促使其腎臟功能快速恢復, 對患者減少住院治療時間、節(jié)約治療費用具備一定價值;同時能夠盡可能減少患者的經(jīng)濟負擔, 且同血液透析的治療方法相比, 在價格上也更加經(jīng)濟。患者在使用高通量血液透析療法時只需要結合自身體重進行超濾量的選擇, 因此具有操作簡單的優(yōu)點, 也可以減少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 具有較好的臨床使用價值。
[1] 吳明珍.高通量血液透析與血液透析濾過對慢性腎衰竭尿毒癥患者透析效果的比較.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5,5(23):4803.
[2] 李艷艷.觀察左卡尼汀與促紅細胞生成素聯(lián)用對慢性腎衰竭尿毒癥期腎性貧血的療效觀察.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 2015,26(11):1346-1348.
[3] 張寒焱, 張潔.慢性腎衰竭住院患者透析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險因素分析及預防措施研究.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 2016,10(8):264-265.
[4] 李耀紅, 李群, 羅海青.高通量血液透析與血液透析濾過對慢性腎衰竭尿毒癥患者的透析效果比較.中外醫(yī)學研究, 2017,15(2):45-47.
[5] 邱建華.高通量血液透析與低通量血液透析對慢性腎衰竭尿毒癥患者透析效果的臨床比較.臨床醫(yī)藥實踐, 2016, 25(6):470-472.
[6] 劉頤業(yè).慢性腎衰竭尿毒癥患者血液透析濾過與高通量血液透析透析效果比較.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 2014(18):4271-4272.
[7] 彭發(fā)林.高通量血液透析與血液透析濾過對慢性腎衰竭尿毒癥患者透析效果的比較.大家健康(學術版), 2015, 9(19):4803.
[8] 王曉輝.高通量血液透析與血液透析濾過對慢性腎衰竭尿毒癥患者透析效果的比較.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4, 4(3):291.
[9] 任海玲.分析高通量血液透析與血液透析濾過對慢性腎衰竭尿毒癥患者透析效果的對比.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5, 5(9):1663-1664.
[10] 朱秋云.高通量血液透析與血液透析濾過對慢性腎衰竭尿毒癥患者透析效果的比較.醫(yī)藥前沿, 2015, 5(12):108-10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9.032
2017-08-15]
116033 大連市中心醫(yī)院腎內(nèi)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