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眾新
研究小兒重度黃疸性肝炎應用門冬氨酸鉀鎂與腺苷蛋氨酸治療的臨床效果
魏眾新
目的探討門冬氨酸鉀鎂與腺苷蛋氨酸治療重度黃疸性肝炎患兒的臨床效果。方法80例重度黃疸性肝炎患兒, 按照隨機數字法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 各4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治療, 實驗組采用門冬氨酸鉀鎂聯合腺苷蛋氨酸治療。比較兩組的治療效果及臨床情況改善效果。結果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95.0%高于對照組72.5%,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乏力改善、腹脹改善、尿黃改善、肝區叩痛改善率90.00%、92.50%、95.00%、97.50%均優于對照組72.50%、75.00%、72.50%、75.00%,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門冬氨酸鉀鎂聯合腺苷蛋氨酸治療小兒重度黃疸性肝炎效果確切, 癥狀能夠顯著改善, 臨床應用價值極高。
門冬氨酸鉀鎂;腺苷蛋氨酸;小兒重度黃疸性肝炎;臨床效果
針對重度黃疸性肝炎患兒應用常規治療往往很難取得良好的應用成效, 但是通過結合患兒臨床表現、發病機制, 給予對應的治療干預, 卻時常能夠獲得令人滿意的臨床效果。在此背景下, 本科選取了80例曾在本院接受治療的重度黃疸性肝炎患兒, 分別給予了不同的方案進行治療, 從而深入討論兩種方案對其治療總有效率、臨床情況的影響。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5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重度黃疸性肝炎患兒80例, 按隨機數字法將其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 每組40例。實驗組患兒中男22例, 女18例;年齡2~14歲, 平均年齡(6.46±2.51)歲。對照組患兒中男23例,女17例;年齡3~14歲, 平均年齡(6.51±2.50)歲。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未合并腎肝心肺等臟器疾病, 無丙肝、乙肝等感染性疾病, 無言語障礙, 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①不符合診斷標準者;②藥物過敏者;③心肝腎多功能不全者;④未簽署知情同意書者;⑤其他肝炎病毒感染者;⑥臨床資料不全者。
1.3 方法 兩組均行能量合劑、葡萄糖與維生素等保肝治療, 根據病情給予人血血蛋白和新鮮血漿等輔助治療。在此基礎上, 兩組分別選擇以下治療方案:對照組采取常規治療,患兒靜脈滴注5%葡萄糖250 ml+150 mg異甘草酸鎂(正大天晴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51942), 1次/d,持續治療6周。實驗組采取門冬氨酸鉀鎂聯合腺苷蛋氨酸治療, 將20~30 mg門冬氨酸鉀鎂(瑞陽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65111)與1000 mg腺苷蛋氨酸(意大利雅培制藥有限公司, 注冊證號H20040384)分別在5%葡萄糖250 ml中稀釋,靜脈滴注, 1個療程為20 d, 治療2個療程, 期間間隔1周。
1.4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的治療效果及臨床情況改善情況。①療效判定標準[1]:經治療后黃疸消失,臨床癥狀與體征顯著改善, 肝功能指標在正常水平為顯效;癥狀、體征與黃疸有所改善, 肝功能指標明顯改善為有效;癥狀、體征、黃疸、肝功能指標未見改善甚至惡化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②臨床情況:指乏力改善、腹脹改善、尿黃改善、肝區叩痛改善等方面的情況。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兒治療效果比較 經治療, 實驗組顯效32例(80.0%), 有效6例(15.0%), 無效2例(5.0%), 總有效率為95.0%;對照組顯效20例(50.0%), 有效9例(22.5%), 無效11例(27.5%), 總有效率為72.5%。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兒臨床情況比較 實驗組乏力改善36例(90.00%), 腹脹改善37例(92.50%), 尿黃改善38例(95.00%),肝區叩痛改善39例(97.50%);對照組乏力改善29例(72.50%),腹脹改善30例(75.00%), 尿黃改善29例(72.50%), 肝區叩痛改善30例(75.00%)。實驗組乏力改善、腹脹改善、尿黃改善、肝區叩痛改善比例均優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黃疸性肝炎為高發性傳染性小兒疾病。其病機為病毒性損害引起的免疫功能下降, 造成淋巴細胞增生與致敏, 一般淋巴細胞在病毒和肝細胞病毒抗原結合后能夠殺滅病毒, 也能夠損傷肝細胞引起肝炎與肝損傷[2-5]。對于免疫機制尚未完全發育的兒童, 出現肝炎病毒感染和黃疸性肝炎的幾率非常高, 臨床通常給予保肝治療與退黃疸治療。因為以往的保肝治療療程長、效果差、退黃疸速度慢, 所以恢復肝細胞功能、迅速退黃疸都是小兒重度黃疸性肝炎的重點。有研究證實[2], 門冬氨酸鉀鎂、腺苷蛋氨酸對肝內膽汁淤積的清除以及迅速退黃疸具有明顯作用[6,7]。其中腺苷蛋氨酸為人體組織活性分子, 在人體生化反應參與中對肝內膽汁淤積進行阻滯[3,8-12]。因為重度黃疸性肝炎患兒肝臟內腺苷蛋氨酸的合成減少, 在出現肝內膽汁淤積后可極大的增加出現肝腦疾病的風險, 所以臨床主張幫助重度黃疸性肝炎患兒補充腺苷蛋氨酸, 促進其清除膽汁淤積的效果, 實現退黃疸[4,13-16]。門冬氨酸鉀鎂可參與肝細胞核酸形成, 也可促進肝細胞修復與肝細胞功能恢復, 還能夠為肝細胞功能恢復奠定能量基礎,在預防低鉀和促進膽汁排泄等方面作用顯著[5]。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 采取門冬氨酸鉀鎂聯合腺苷蛋氨酸治療的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95.0%高于采取常規治療的對照組72.5%,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實驗組乏力改善、腹脹改善、尿黃改善、肝區叩痛改善比例90.00%、92.50%、95.00%、97.50%均優于對照組72.50%、75.00%、72.50%、75.00%,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門冬氨酸鉀鎂聯合腺苷蛋氨酸治療對重度黃疸性肝炎患兒療效的增強與癥狀的改善極有幫助。
綜上所述, 給予重度黃疸性肝炎患兒應用門冬氨酸鉀鎂聯合腺苷蛋氨酸治療可顯著提升治療總有效率, 增強臨床癥狀改善效果, 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價值。
[1] 賈曉云, 趙靈娜, 鄧麗華, 等.腺苷蛋氨酸聯合門冬氨酸鉀鎂治療小兒重度黃疸性肝炎療效觀察.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5(22):25-26.
[2] 賈曉云, 趙靈娜, 鄧麗華, 等.促肝細胞生長素聯合門冬氨酸鉀鎂在小兒重度黃疸型肝炎治療中的應用效果觀察.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5(1):44-45.
[3] 呂勇煥, 高旭峰, 戴丐國.門冬氨酸鉀鎂與腺苷蛋氨酸對膽汁淤積性病毒性肝炎的臨床療效研究.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 2015, 31(22):2202-2204.
[4] 向君華.門冬氨酸鉀鎂聯合腺苷蛋氨酸對小兒重度黃疸性肝炎肝功能的影響.肝臟, 2016, 21(5):421-423.
[5] 阿不里克木吐爾松.腺苷蛋氨酸治療慢性乙型肝炎重度黃疸的療效觀察.農墾醫學, 2013, 35(3):223-224.
[6] 王亞玲.腺苷蛋氨酸聯合門冬氨酸鉀鎂治療急慢性重型黃疸型肝炎、肝硬化50例.臨床醫學, 2009, 29(8):52-53.
[7] 賈麗.門冬氨酸鉀美治療小兒重度黃疸型肝炎的臨床療效.醫學信息, 2016, 29(5):198.
[8] 古力菲亞依敏.腺苷蛋氨酸治療慢性乙型肝炎重度黃疸的臨床效果.醫藥前沿, 2012, 2(15):44-45.
[9] 葉香芳, 胡兆春.茵梔黃、門冬氨酸鉀鎂及腺苷蛋氨酸治療乙型病毒性肝炎黃疸效果比較.中國鄉村醫藥, 2005, 12(11):37-38.
[10] 唐玉珍, 王麗, 朱麗, 等.病毒性肝炎患者應用門冬氨酸鉀鎂治療對其肝功能的改善情況探析.檢驗醫學與臨床, 2016, 13(16):2314-2316.
[11] 魏銀斌.腺苷蛋氨酸治療重度黃疸型病毒性肝炎的療效觀察.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志, 2014, 23(6):681-682.
[12] 郜英, 宋茂舟, 梁超蓉.腺苷蛋氨酸聯合熊去氧膽酸治療慢性乙型重度淤膽型肝炎臨床觀察.山西中醫學院學報, 2013, 14(3):68-69.
[13] 呂卉, 于麗君, 段洪英, 等.腺苷蛋氨酸治療黃疸型病毒性肝炎臨床分析.臨床醫學, 2003, 23(1):13-14.
[14] 趙麗惠, 楊永榮, 楊智彬, 等.腺苷蛋氨酸治療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淤膽臨床觀察.中國現代醫生, 2008, 46(12):89.
[15] 張小靈.腺苷蛋氨酸與門冬氨酸鉀鎂對病毒性肝炎患者臨床療效的對比分析.抗感染藥學, 2015(2):295-297.
[16] 楊靜寧.用腺苷蛋氨酸治療肝內膽汁淤積性病毒性肝炎的效果分析.當代醫藥論叢, 2016(2):89-9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0.059
2017-03-20]
114200 遼寧省海城市中心醫院兒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