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偉
異丙酚復合瑞芬太尼應用于單肺通氣麻醉臨床分析
周曉偉
目的 探討異丙酚復合瑞芬太尼應用于單肺通氣麻醉中的效果。方法 80例單肺通氣麻醉手術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將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常規組, 每組40例。研究組在單肺通氣手術中使用異丙酚復合瑞芬太尼麻醉, 常規組在單肺通氣手術中采用異丙酚復合芬太尼麻醉, 對比兩組麻醉效果。結果 研究組在手術中麻醉后單肺通氣30 min(T1)和單肺通氣1 h(T2)兩個時間的動脈血氧分壓(PaO2)值分別為(181.03±77.73)、(185.38±75.45)mm Hg(1 mm Hg=0.133 kPa);常規組分別為(151.23±69.12)、(177.12±88.21)mm Hg, 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開眼時間、自主呼吸時間以及拔管時間均明顯優于常規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異丙酚復合瑞芬太尼用于單肺通氣麻醉, 血流動力學相對穩定、通氣比較平穩, 術畢蘇醒快, 術中知曉率低, 麻醉效果可靠, 可推薦使用。
異丙酚;瑞芬太尼;單肺通氣麻醉;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80例接受單肺通氣麻醉手術的患者為研究對象, 所有患者均給予常規檢查, 均已確診。將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常規組,每組40例。常規組患者男女比例20∶20, 年齡23~80歲, 平均年齡(52.00±9.33)歲;研究組患者男女比例25∶15, 年齡20~77歲, 平均年齡(54.00±7.67)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術前叮囑禁食禁水, 向患者詳細說明手術的操作方法、作用等, 獲取患者及其家屬配合。在手術過程中對所有手術患者均進行靜脈通道建立, 并給予患者靜脈注射咪唑安定(每次注射10 mg)以及阿托品(2~5 mg)。麻醉誘導:采用靜脈注射咪達唑侖 3 mg, 患者入睡后靜脈注射維庫溴銨 0.1~0.2 mg/kg, 芬太尼 3 μg/kg, 異丙酚 1~2 mg/kg, 去氮給氧3 min 后行雙腔支氣管插管, 并用纖維支氣管鏡定位。
研究組在以上基礎的前提下均給予患者異丙酚復合瑞芬太尼進行有效麻醉, 操作步驟:患者入睡后, 在患者靜脈通道中使用微量泵持續泵注異丙酚4 mg/(kg·h)、瑞芬太尼0.2 μg/(kg·min)。
常規組在以上基礎的前提下給予患者異丙酚復合芬太尼進行麻醉, 患者入睡后, 在患者的靜脈通道中使用微量泵持續泵注異丙酚4 mg/(kg·h)、芬太尼0.03 μg/(kg·min)。
研究組和常規組患者麻醉后應用容量控制型機械通氣,分別采用異丙酚復合瑞芬太尼、異丙酚復合芬太尼以微量泵持續泵注維持麻醉, 若患者出現心率下降情況, 減慢麻醉藥物的泵注速度, 麻醉過程實時關注患者各項生命體征, 若出現意外, 及時采取措施處理。
1.3 觀察指標 兩組麻醉后T1、T2為觀察指標, 統計T1、T2時兩組患者PaO2變化情況。記錄兩組手術后患者的開眼時間、自主呼吸時間以及拔管時間。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P a O2情況 研究組術中在T1和T2時間點內PaO2分別為(181.03±77.73)、(185.38±75.45)mm Hg, 常規組術中在T1和T2時間點內PaO2分別為(151.23±69.12)、(177.12±88.21)mm Hg, 研究組T1、T2時間點內PaO2優于常規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麻醉蘇醒時間 研究組開眼時間為(5.65± 2.70)min, 自主呼吸時間為(7.02±3.00)min, 拔管時間為(13.65± 4.30)min, 常規組開眼時間為(9.76±3.50)min, 自主呼吸時間為(13.67±4.20)min, 拔管時間為(28.80±4.80)min, 研究組患者開眼時間、自主呼吸時間及拔管時間明顯優于常規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在臨床手術中, 為了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常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麻醉作為其中一項, 在手術中給予患者麻醉既能保證手術正常進行又能讓患者感覺不到疼痛。單肺通氣麻醉是外科手術中常用的一種麻醉方法[1], 由于麻醉方式復雜,在麻醉過程中必須保證麻醉方法和使用藥物的安全性。異丙酚復合瑞芬太尼是常用于外科手術的麻醉藥物, 不少研究均表明將兩者復合使用, 不僅起效快, 在手術過程中更能保證患者麻醉平穩和通氣平穩。
單肺通氣麻醉是外科手術中常用的一種麻醉方法, 近年來隨著研究的深入, 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 在手術中采用單肺通氣麻醉可引起肺部損傷, 因而對單肺通氣麻醉所使用的麻醉方式和藥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同時, 由于操作過程比較復雜, 在手術中患者需要進行單肺通氣, 因而在單肺通氣麻醉過程中必須盡量的保持患者呼吸通氣及靜脈血氣穩定[3]。在本次研究中, 研究組和常規組采用不同的麻醉方式, 兩組統計結果可知, 研究組手術中患者的PaO2比常規組更穩定,說明麻醉穩定。其中研究組的開眼時間為(5.65±2.70)min, 自主呼吸時間為(7.02±3.00)min, 拔管時間為(13.65±4.30)min,常規組的開眼時間為(9.76±3.50)min, 自主呼吸時間為(13.67± 4.20)min, 拔管時間為(28.80±4.80)min, 研究組患者的開眼時間、自主呼吸時間以及拔管時間均明顯優于常規組(P<0.05)。由此可知, 研究組麻醉效果比常規組好。出現差異的原因在于瑞芬太尼和芬太尼的功效。芬太尼是臨床上常用的一種強效鎮痛藥物, 它的麻醉作用強度為嗎啡的60~80倍[4]。但是,若芬太尼使用不當或過度使用, 可導致機體出現呼吸抑制等不良反應, 和其他β腎上腺素受體阻斷藥同時使用時可致人體血壓降低。瑞芬太尼的鎮痛效果比芬太尼更強, 達到芬太尼的6~7倍, 比芬太尼更加的安全[5-7]。在使用瑞芬太尼過程中, 它可與其他抗膽堿酯酶藥物同時使用, 相互不受影響。除此之外, 機體使用的瑞芬太尼經過代謝后超過95%可通過尿液排出, 因而不威脅人體健康。不少研究證明, 瑞芬太尼更具有穩定血流動力學、起效快等優點[8-10]。
總之, 異丙酚復合瑞芬太尼麻醉效果比異丙酚復合芬太尼麻醉效果好, 在單肺通氣麻醉手術中, 為了提高麻醉效果,穩定患者PaO2, 應當推薦使用異丙酚復合瑞芬太尼進行麻醉。
[1] 韓勁松.異丙酚復合瑞芬太尼應用于單肺通氣麻醉的臨床探討.中國處方藥, 2016(1):54-55.
[2] 紀凡層, 牟愛珍.單肺通氣期間麻醉期用藥對肺內分流的影響.國際麻醉學與復蘇雜志, 2016, 37(2):157-159.
[3] 蘭曉明, 屈昕, 熊桂林, 等.多種麻醉方法對單肺通氣內分流的影響比較.臨床肺科雜志, 2014(8):1537-1538.
[4] 鄧曉紅.異丙酚復合瑞芬太尼應用于單肺通氣麻醉臨床分析.中國保健營養旬刊, 2014(6):3441-3442.
[5] 梁正.異丙酚復合瑞芬太尼應用于單肺通氣麻醉臨床分析.醫藥前沿, 2016, 6(5):38-39.
[6] 胡勁楊.異丙酚復合瑞芬太尼應用于單肺通氣麻醉的臨床研究.中國醫藥導報, 2012, 9(4):79-80.
[7] 陳喜群, 黃喜才.異丙酚復合瑞芬太尼應用于單肺通氣麻醉的臨床觀察.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 2012, 14(16):99-100.
[8] 陳永球.異丙酚復合瑞芬太尼應用于單肺通氣麻醉的臨床研究.中外婦兒健康, 2011(8):272-273.
[9] 田仁奉.異丙酚復合瑞芬太尼應用于單肺通氣麻醉的臨床觀察.內蒙古中醫藥, 2013, 32(3):37.
[10] 陳曉紅.異丙酚復合瑞芬太尼應用于單肺通氣麻醉臨床療效探究.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 2015(25):7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6.081
2017-05-11]
123000 阜新市第二人民醫院(阜新市婦產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