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秀麗
結腸癌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干預效果觀察
宋秀麗
目的 探討結腸癌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干預效果。方法 94例行手術治療的結腸癌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 各47例。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 研究組患者實施圍手術期護理干預, 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 研究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6.38%, 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1.28%(P<0.05);研究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1.49%,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6.60%(P<0.05)。結論 對結腸癌圍手術期患者采取護理干預, 可以使并發癥發生率明顯降低, 使護理質量明顯提高, 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結腸癌;圍手術期;護理干預;效果
結腸癌在臨床中屬于一種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 目前對其主要采取手術進行治療, 然而因為人體在患病時, 機體免疫力明顯下降, 所以, 在臨床手術后患者極易引發一系列并發癥, 對臨床手術的效果造成較大影響。根據研究表明[1,2],對結腸癌患者采取圍手術期的護理干預, 能夠使并發癥明顯減少, 進而對手術效果進一步提高。本文探討結腸癌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干預效果, 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在本院行手術治療的94例結腸癌患者, 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 各47例。研究組男31例, 女16例;年齡42~64歲, 平均年齡(51.2±4.3)歲;病程15~62 d, 平均病程(32.4±1.6)d。對照組男33例, 女14例;年齡43~66歲, 平均年齡(52.4±4.5)歲;病程17~65 d, 平均病程(34.5±2.3)d。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研究組患者實施圍手術期護理干預, 具體如下。
1.2.1 術前護理 ①心理護理:手術前大部分患者均會伴有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緒, 這對手術的順利實施和術后恢復造成較大不良影響, 所以, 臨床護理人員一定要對患者采取恰當的心理護理, 采取和藹可親的態度與患者進行良好的溝通與交流, 同時耐心向患者講解結腸癌的特征以及治療的可能性, 進而消除患者的顧慮, 使患者能夠主動配合臨床醫護人員的治療;②腸道護理:臨床護理人員一定要向患者耐心講解手術前腸道護理的重要意義, 并且明確告知患者在手術之前采取流質飲食, 通過采取硫酸鎂將腸道當中的糞便排出干凈, 以及在手術前的3~5 d服用磺胺類抗生素, 進而對霉菌的生長給予有效抑制;③戒煙:臨床手術治療, 護理人員一定要明確告知有吸煙史的患者停止吸煙, 采取胸式呼吸和咳痰, 以免引發肺部感染[3]。
1.2.2 術中護理 ①手術中配合:臨床護理人員在整個手術期間一定要主動配合主治醫生進行手術, 對手術室中的溫度和燈光進行適當調整, 及時傳遞手術器械;在皮膚切開后,護理人員一定要協助主治醫生保護患者的正常組織和器官,以免發生感染, 并且臨床護理人員一定要注意對破潰的腫瘤組織及時采取相對應的隔離措施, 以免腫瘤細胞污染患者的正常組織以及器官, 同時給予腫瘤部位進行結扎和淋巴結清掃等;②縫合護理:臨床護理人員一定要在無菌環境下對患者切口進行處理, 首先將腹腔清洗干凈, 之后采取滅菌器械將傷口進行縫合, 敷料, 以免發生污染[4]。
1.2.3 術后護理 ①體位護理:患者手術后首先采取平臥體位6 h, 等待意識恢復清洗以后改為半臥體位6 h, 便于進行腹腔引流;②切口和引流導管護理:臨床護理人員一定要對患者的切口情況給予密切觀察, 密切觀察是否伴有滲液以及滲血, 同時保持敷料干燥, 以及保持引流導管通暢, 不可出現擠壓以及扭曲, 密切觀察引流液的顏色、性狀以及量, 一旦發現異常情況要立即采取相對應的處理措施;③健康指導:臨床護理人員一定要正確指導患者親屬定期對患者雙下肢給予按摩, 同時在恢復期協助患者下地進行活動, 進而對血液循環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臨床護理人員一定要叮囑患者手術后72 h再進食, 同時采取半流質飲食, 2周內可以正常進食[5]。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并發癥和護理滿意度。護理滿意度分為滿意、較為滿意、不滿意, 護理滿意度=滿意率+較為滿意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并發癥對比 研究組患者切口感染1例, 肺部感染1例, 粘連性腸梗阻1例, 并發癥發生率為6.38%;對照組患者切口感染6例, 肺部感染3例, 粘連性腸梗阻1例,并發癥發生率為21.28%。研究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研究組患者滿意25例, 較為滿意18例, 不滿意4例, 護理滿意度為91.49%;對照組患者滿意22例, 較為滿意14例, 不滿意11例, 護理滿意度為76.60%。研究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結腸癌在臨床中屬于一種常見的惡性腫瘤, 主要出現在直腸與乙狀結腸的交界部位, 發病率相對比較高, 以男性居多, 占胃腸道腫瘤的第三位, 大體形態呈現為息肉狀和潰瘍類型, 同時還會沿著腸壁環行進行發展, 對患者的生命安全帶來巨大威脅[6]。
目前, 對結腸癌主要采取手術切除治療, 然而手術后并發癥較多, 因此, 一定要對整個圍手術期采取相對應的處理措施, 進而能夠取得顯著的效果[7]。在手術前對患者采取心理干預, 能夠減輕患者的不良情緒, 對患者積極配合治療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手術前對患者采取腸道清理, 能夠有效避免腹腔污染, 對傷口愈合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據研究表明[8], 在術中密切配合主治醫師進行手術, 可以縮短手術時間, 進而使肺部感染的發生率明顯降低。根據研究表明, 在臨床手術后對患者采取相對應的護理干預, 能夠對其病情恢復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使手術后的護理質量明顯提高, 在患者機體允許的情況之下, 鼓勵以及指導患者手術以后24 h下地活動, 可以使肛門排氣時間明顯縮短, 同時能夠有效避免雙下肢靜脈栓塞, 以及對造瘺口給予認真護理, 可以使并發癥明顯降低[9,10]。
綜上所述, 對結腸癌圍手術期患者采取護理干預, 可以使并發癥發生率明顯降低, 使護理質量明顯提高, 值得在臨床中廣泛應用。
[1] 曾勇.老年結腸癌并急性腸梗阻的術后并發癥的危險因素分析.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 2014, 20(7):1110-1111.
[2] 高強, 竇倩慧, 方超, 等.影響結腸癌患者術后并發癥的多因素分析.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 2015, 18(2):159-163.
[3] 李秀華.老年結腸癌并發腸梗阻患者圍手術期護理干預的療效分析.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5, 4(8):13-14.
[4] 蔣建斌, 沈耿生, 王琪璋.湖州南得結直腸癌的發病特點及影響因素分析.實用預防醫學, 2015, 5(22):594-595.
[5] 董明, 董彥君, 周麗紅.老年腹部手術患者肺部感染的圍手術期危險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西部醫學, 2015, 27(1):135-137.
[6] 李素娟.探討對結腸癌患者圍手術期護理干預的護理效果.中國保健營養(下旬刊), 2015, 22(8):2768-2769.
[7] 劉天秀.護理干預在結直腸腫瘤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應用的效果觀察.中國醫學創新, 2016, 10 (22):76-77.
[8] 李慧, 龔曉波, 李麗.腹腔鏡下結直腸癌根治術圍術期綜合護理干預的效果觀察.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5, 23(3):325-327.
[9] 張春蘭, 莫佩妙.結腸癌患者圍手術期護理體會.吉林醫學, 2011, 32(1):159-160.
[10] 李英林.直腸癌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中國民康醫學, 2008, 20(13):1513-151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6.091
2017-05-22]
116033 大連市中心醫院放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