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好文李婷
(1,山西省浮山縣畜牧中心 042600;2,山西省浮山縣農發辦 042600)
淺談基層畜牧科技推廣難點和對策
唐好文1李婷2
(1,山西省浮山縣畜牧中心 042600;2,山西省浮山縣農發辦 042600)
隨著畜牧業發展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自給自足的傳統畜牧業已被以市場經濟為主體的商品化畜牧業所代替,畜牧工作的著力點已轉移到調整和優化結構,提高畜產品質量和效益,增加農民收入上來。要順應這一點就必須積極推進畜牧業科技革命,將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這其中的一個關鍵環節就是科技推廣。面對飛速發展的畜牧業,畜牧科技推廣特別是基層畜牧科技推廣卻是喜憂參半,有些經多年推廣成效很好的技術覆蓋面仍然不寬,調查和分析其原因,有方方面面的因素,要克服和改變畜牧科技推廣與日益走向產業化發展之路現代畜牧業的不適應還需要各個層面的共同努力。
畜牧獸醫體制改革還沒有完成,推廣體系仍屬于以計劃為主體的半計劃半市場狀態,與以市場為主導的畜牧業發展不相適應。同時科研、推廣部門、技術人員、養殖戶聯系不夠緊密,新技術的應用難以到位。
在基層,技術推廣重視程度要多于市場指導和信息服務,而產業發展規劃又多為行政干預,形成產前號召多,產中有服務,產后無人問的推廣形勢,不能很好地解決群眾養什么、怎么養、賣給誰、如何形成產業增收等問題,為此也帶來行政指令推廣,群眾難以接受的現象。
如:羊人工授精技術在當地推廣多年,群眾也認識到這一技術的優勢,但因其麻煩,費時,他們寧愿意多養幾只種公羊,也不去使用這項技術。
一方面,養殖戶素質不高,科技意識不強,不能很好地接受新事物,另一方面,推廣人員對養殖戶的需求了解不深,或者技術不全面、熟練,導致群眾的不認可。
在基層,技術推廣經費很少,甚至沒有,技術推廣多是指令性的,屬被動服務,推廣內容單一,橫向寬度不夠,成效不明顯,限制推廣工作的開展。
參與式科技推廣是一個以人為中心,基于當地資源和能力基礎上,促進 “內源發展”的一種模式,就是讓技術人員和養殖戶共同參與和解決有養殖戶提出問題和需求,讓養殖戶在和技術人員共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認識、掌握技術,并將成功的經驗和技術傳播給其他養殖戶,激發他們學科技、用科技的興趣和熱情,從而改變行政命令型的農技推廣服務模式,通過引導、合作、服務、探討等方法,將養殖戶和技術人員結合起來,提高他們采納推廣部門建議和技術措施的積極性。如:浮山縣的布爾山羊改良,一開始群眾積極性并不高,我們就讓技術人員和有興趣的養羊戶一起做實驗,通過改良、飼養、階段性稱重、屠宰以及數據分析,十月齡的雜交羊達到50kg,改良效果明顯,這些養殖戶很快就由被推廣者變成主動推廣者,全縣隨即掀起布爾山羊的改良高潮。
農民多為現實主義者,不愿花資金去應用自己尚不完全了解的新技術。所以,每一項新技術推廣的初期,農民大都抱觀望態度。為此,畜牧部門和技術人員要著力抓好科技示范工作,對增收潛力大、效益好、推廣價值大的畜牧新技術,要有目的、有重點地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和示范戶,為農民提供 “看得見、摸得著”的學習樣板,用活生生的事實,教育和引導養殖戶改變傳統的經營方式、生產模式,依靠科技發展生產。
傳統的技術推廣一是開培訓會,二是搞現場示范。一個鄉或一個村召集起幾十人至幾百人在一起,講一講課,做一個示范現場就算培訓了技術。由于所來的人文化程度參差不齊,接受能力不一致,時間又短,聽得似是而非,看的模模糊糊,加之受訓人員不固定,技術就很難落實到位。因此,畜牧科技推廣應重點放在養殖示范戶和帶頭人的培訓上,將技能培訓轉移到素質培養,使他們產生學技術、用技術的意識,調動他們的主動性。在此基礎上組建專業技術協會,建立起以村、場技術帶頭人為基礎,鄉鎮技術人員為骨干,縣級科技人員為指導的縣、鄉、村三級畜牧技術推廣網絡,采取小班授課、示范,群體受益的金字塔式培訓模式,從增強他們的科技意識入手,提高他們運用科技為自我服務的能力,從而改變以往為培訓而培訓的狀況,使培訓真正為養殖戶由外行變為內行的基本途徑。
注重技術人員培養,不僅要讓他們學習新技術、新理念,更要讓他們學習市場經濟,掌握市場動態,成為 “全人”,只有這樣的人才和隊伍才能將產前的項目篩選,產中的技術指導和產后的銷售服務作為自己的全程配套服務范圍。產前要搞好市場調查和預測,為養殖戶提供準確的信息服務和技術準備,產中提供強有力的技術保障,產后開展畜產品的購、加、儲、銷等服務,切實為農民解除后顧之憂。對主導產品還要及時推廣系列加工、包裝、儲運等方面的新技術,以實現畜產品的多層次增值,讓養殖戶從中得到更多的實惠。
良好的運行機制是搞活畜牧科技推廣,增強實力的關鍵所在。一是建立畜牧科技推廣與轉化的專項基金,基金來源以公共財政支出為主,引導多元化籌集,保證有必需的工作條件、試驗、推廣資金;二是加快畜牧獸醫體制改革,理順管理和服務職能,嚴管理,寬服務,給科技推廣以寬松的環境;三是要改革舊的推廣模式,有償服務與無償服務結合,技術開發、推廣與經營結合等方面走出一條新路,不斷增強自我發展能力;四是要立足推廣工作優勢,積極參與畜牧產業化經營,通過開展良種統繁統供、飼料統測統配、防疫統防統治和畜產品貯運加銷一條龍的系列化服務,開拓農牧科技推廣產業化服務領域;五是鼓勵科技人員要走出機關,深入基層,發揮各自的技術特長,開展個人或集團技術承包,實行技術推廣與經濟報酬掛鉤,調動科技人員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