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井
三輛運煤的卡車,在麥浪的遼闊里放逐奔馳
左顧顧,右盼盼
三只軀體上沾滿傍晚花粉的黑色甲殼蟲
沿著永恒褲腳的邊線,緩慢地爬行
車上,重見天日的煤炭
一起掀開目光外面烏黑的鐵蓋
整體陷入回憶,冰川紀,二疊紀
最遠的那個已經回到太古代
一切皆迥異于從前
只有蹲在村頭吃飯的那個老漢
還保留有一張秦朝的臉
粗瓷大碗里,噴香的白米下面到底
掩埋了多少清晨,多少黃昏,多少文明轍跡
多少野蠻的蹄印
他在細細咀嚼,慢慢下咽
還在反芻,從三車固態火焰
炙熱的表情里飄起了虛擬的雪
遠山像滾動的籌碼,平原的生殖力濃稠翠綠
適宜粘合膠質的輪胎
三車煤炭,三聲烏黑的吶喊
三份在大地上緩慢攤開的工作總結
房門虛掩,我走進屋內沒有發現一個人
飯已燒好,菜冒著熱氣。墻上黑框里站著的那個女人
口角已流出晶亮的涎水,殘余的蜂窩煤火
像是破瓦房的口吐出的話語
斷斷續續地亮著
我在書桌上的墨水瓶下,發現一張小紙條
上面歪歪斜斜地寫了這樣的一句詩:
所有的飯菜都已燒好,下井的爸爸還沒回來
拿起紙條走到門外,仍沒發現那稚嫩的身影
正在我惴惴不安時,天空忽地暗了下來
原來是一朵過路的烏云,正停下腳步
憂郁而又仔細地辨認了一下紙條上
歪歪斜斜的鉛筆字
老 井:本名張克良,安徽淮南市潘北煤礦井下工人。安徽省作協、安徽散文協會會員。《八公山詩刊》執行主編。作品散見于《詩刊》《星星詩刊》《揚子江詩刊》等。有詩入選《中國2010年度詩歌精選》等。組詩《煤雕》獲得第五屆全國煤炭文學“烏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