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偉 周華龍
(南京中醫藥大學三附院,江蘇 南京 210001)
金陵推拿醫派周華龍學術思想與臨床經驗
周 偉 周華龍
(南京中醫藥大學三附院,江蘇 南京 210001)
金陵推拿醫派;周華龍;平衡推拿法;心理推拿法
周華龍主任從事中醫推拿、針灸、正骨醫療、教學等近40年,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提出了許多獨特的觀點:臨證觀、手法觀、教學觀和醫學觀,并創立了“平衡推拿法”“心理推拿法”“平衡推拿八法”等特色學術精華、特色理論與臨床經驗。并形成了獨特的臨證觀:明確診斷,對癥治療,有效醫囑;局部與整體結合,治未病甚于治已病。現將其學術思想整理如下。
重視診斷,而望診則是診斷中的首關。
1.望診法
病例1.患者主訴為“腰痛”,但具有面色萎黃、貧血貌、身形羸瘦、不欲言、聲音低迷等惡意質體征。結合其腰痛“治不愈”現象,考慮患者為轉移性病變后,對患者進行了相關對癥檢查,診斷為“肺癌轉移性骨癌”,3個月后死亡。
病例2.患者雖無例1中的惡意質狀態,但有“治畢減輕,后有加重,且有晝輕夜重”現象,故考慮其為非良性病變,對其檢查,診斷為“胃癌轉移性骨癌”,4個月后死亡。
病例3.患者雖然只有食欲不振這一主癥,但依據患者無糖尿病、結核等病史,結合患者面色晦暗、消瘦、食欲不佳等消耗性體征,考慮患者具有未發現之他病,建議其進一步檢查確診,患者腹部行CT檢查,示:肝臟右葉后部占位,半年后死亡。
以上3則病例,雖然都是臨床常見及多見癥狀,但擇其在望面色、望氣血、望神中具有典型性的特征和代表性,可以看出望診的獨到建樹。
周華龍主任診斷常奉:中醫學的望診診法正是通過觀察患者外在氣血、征象、神色等來研究其內臟的活動規律,并認識內臟的實質以及疾病的發展與順逆和轉歸。所謂“視其外應,以知其內臟”。
2.問診法
問診是醫者語言在臨床中的主要表現,是醫者“聲”與患者“心”的交流和溝通的重要途徑和傳達方式。恰當、合適的問診可以達到以“心”治“身”的功效。周華龍主任一貫主張和重視“愈身先愈心,愈病先愈人”。從1990年開始,他就在臨床上創立了獨特的“心理推拿法”,選擇了一個研究方向——心理推拿法的臨床應用,用心理學結合推拿學運用于臨床,治愈了許多的患者。如挽救對人生失去希望的高考落榜生,拯救將要失去家庭的抑郁癥患者。該課題獲得首屆國際自然療法成果獎項。
3.觸診法
周華龍主任在前人基礎上,將具有代表性的腹部三抖法,更進一步運用于臨床。①點抖法。通過在腹部以快速、柔和、均勻而深透的手指指端點壓抖動法,達到疏通經絡、行氣活血、內動臟腑和增強臟腑,調節臟腑平衡的目的。周華龍主任運用此法能準確診斷出胃癌患者病例。②按抖法。是在腹部“以按為抖,以抖為按”的手掌按壓抖動法,具有溫中散寒、活血化瘀、行氣消積的作用。主治胃腸功能紊亂、消化不良、痛經、盆腔炎、前列腺炎等。③環形抖法(亦稱球形抖法)。通過在腹部“以掌為球,以指而抖”的掌虛指實的環形抖動法,達到行氣活血、調理臟腑、消積導滯、化瘀止痛的作用。主治消化不良、腹部手術后腸粘連、腹瀉、不完全腸梗阻、痛經、盆腔炎、前列腺炎等。
周龍華主任創立了許多獨特的手法,有著自己獨特的手法觀,總結出具有學術代表性的“平衡推拿八法”,得到業內行家和專家的認可和稱贊。如對手法形態的全新詮釋,“似撒非撒,似握非握”的法。對手法力度有著深刻見地的“輕而不浮,重而不板”的要求,并尊崇手法是力度與技巧的完美結合,以心指導手,“心手結合”。
1.獨特“取穴”。周華龍主任取穴遵循少而精的原則,可達到多而廣的療效,并以“陰陽相配”和“正奇互輔”達到事半功倍之效。如頭部取太陽配率谷;面部取地倉透頰車;肩部取肩內俞配肩髃;頸部取風池配肩井;肘部取曲池配手三里;腕部取外關配內關;腹部取大橫配天樞;腰部取腎俞配腰眼;腿部取足三里配三陰交;足部取太沖配厲兌。
2.獨特方法。周華龍主任的“平衡推拿法”在業內享有盛名。“平衡推拿法”是他在朱金山先生學術流派基礎上經數十年潛心研究,在患者中進行上萬次臨床治療、臨床教學、臨床研究而創。“平衡推拿法”是針對臨床常見病、多發病及疑難雜病,由于臟腑、氣血、陰陽等失去平衡而創立,并在治未病領域有著重要的學術地位和影響。
“平衡推拿法”是指醫者按取穴平衡、手法平衡、經絡平衡,以及對患者的治療體位平衡等一系列要求,用各部位不同的手法,按仰臥位、俯臥位、坐位及其他體位,自上而下、從左向右、從前向后進行平衡推拿的順序達到調整人體陰陽平衡、臟腑平衡、氣血平衡、心理平衡、功能平衡等,起到治療、預防和保健作用的治療方法。該療法的創立得到國際、國內同行的好評和認可。意大利等中醫學校曾于2013年專程來南京學習“平衡推拿療法”。
3.獨特手法。周華龍主任遵循文獻有關論述,參考近代的遠端取穴、局部取穴、對癥取穴的一般規律,遵循病證之虛實、新久、動靜、緩急,經過數十年的臨證探索,總結了“虛則補上”“實則瀉下”“新則取末”“久則取本”“動則求遠”“靜則求近”“急則治標”“緩則治本”的原則,創立了“平衡推拿手法八法”,繼承出新,創立了新的手法體系。如頭部的啄法、面部的牽正法、頸部的端提法、咽部的合喉法、脊柱部的通督法、腹部的三抖法、四肢部的三法、四肢部的擠捏法等。
4.獨特針法。①疾刺法:疾刺法是用0.35 mm×75 mm的毫針,快速在體表穴位、皮膚、淺表神經等病變和相應部位與區域,進行快速而較為強烈的針刺操作,刺而不留。疾刺法在治療臨床兒科、外科、神經科、五官科疾病中有獨特的療效。②集刺法:集刺法是根據治療部位和病證,用0.35 mm×25 mm、0.35 mm×40 mm或0.35 mm×75 mm的毫針在施術區域進行補、瀉或平補平瀉的密集針刺法進行治療,臨床多用于頭部、面部、頸部、脊柱部以及腹部和骶尾叢神經,屢獲奇效。臨床施術于八髎穴,對前列腺炎、尿頻尿急、小兒遺尿、小兒腹瀉等有獨特療效。通過臨床觀察,采用集刺法治療婦科常見疾病,應用長強穴配合氣海、關元、中極穴,能夠達到較為滿意的臨床效果。
5.獨特教學觀。周華龍主任創立的臨證學習思維方式——悟,重視學習的悟性、領悟、感悟。培養學習的悟性,領悟學習的過程,感悟學習的成果。特別是醫學學生,領悟學習過程中的教訓,感悟通向成功的經驗。
6.獨特的醫學觀。周華龍主任歷經近40年醫、教、研之路,上承大師之精,下啟自家之萃,得到獨到之醫學觀。
醫者能看多遠,靠的不僅是雙眼,更是胸懷。
醫者能登多高,靠的不僅是身軀,更是意志。
醫者能做什么,靠的不僅是雙手,更是智慧。
醫者能走多久,靠的不僅是雙腳,更是理想。
2017-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