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巧云
(河南省靈寶市第二人民醫院,河南 靈寶 472500)
陰式子宮肌瘤剔除術臨床分析
秦巧云
(河南省靈寶市第二人民醫院,河南 靈寶 472500)
子宮肌瘤;陰式子宮肌瘤剔除術;臨床分析
子宮肌瘤屬于臨床常見的婦科疾病,雖然屬于良性腫瘤,但患者發病后表現的陰道出血、腹部疼痛等均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隨著子宮肌瘤的病程進展,很容易引發不孕、流產,甚至癌變,因此確診患者需盡早治療。陰式子宮肌瘤剔除術是子宮肌瘤常用的一種手術方法,筆者就陰式子宮肌瘤剔除術臨床療效分析如下。
選擇2016年3月—2017年2月靈寶市第二人民醫院接收的宮肌瘤患者49例,年齡27~54歲,平均(35.2±2.7)歲;子宮肌瘤直徑2.8~6.5 cm、平均(4.3±0.6)cm;病程2~13個月,平均(8.3±1.1)個月;肌瘤數量1~3個,平均(1.5±0.4)個。所有患者均簽署患者知情同意書;符合陰式子宮肌瘤剔除術指征;排除相關禁忌證患者。
所有患者均采用陰式子宮肌瘤剔除術。具體方法如下:①術前對患者進行全面檢查,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采用全身麻醉或者連續硬膜外麻醉。②指導患者采用膀胱截石位,常規導尿,對宮頸實施鉗夾和牽引操作。③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向陰道前或后穹窿部位注入1∶1 500的腎上腺素生理鹽水。④根據子宮肌瘤所處位置的不同,采取相應的操作方法,如果子宮肌瘤處于前壁,在膀胱溝上方0.5 cm處作一橫向切口,切開陰道黏膜并到達宮頸筋膜,對膀胱宮頸間隙實施銳性和鈍性分離。在膀胱子宮腹膜反折后,將反折腹膜打開,操作人員用手探查并了解患者子宮肌瘤的基礎信息,通過子宮單抓鉗對瘤壁下端實施鉗夾,翻出子宮并充分暴露肌瘤,使用電刀切開肌瘤表面假包膜,完成肌瘤的剔除。如果子宮肌瘤較大,無法將其從陰道翻出,需要楔形切開子宮肌瘤,然后分塊將其從陰道取出,在子宮體積逐步縮小且能夠翻出陰道后,翻出并仔細檢查有無小直徑子宮肌瘤的存在。若內部有小直徑子宮肌瘤,一并將其剔除,之后關閉瘤腔,常規縫合。仔細檢查且無出血后,將子宮放回到盆腔,設置盆腔引流管,完成反折腹膜及陰道黏膜的縫合[1]。如果患者的子宮肌瘤位于后壁,使用電刀將陰道后穹隆切開,對直腸宮頸間隙實施分離,打開直腸反折腹膜并到達腹腔,按照與前壁肌瘤相同的操作方法完成子宮肌瘤剔除,術后常規設置引流管。
1.觀察指標。陰式子宮肌瘤剔除術的各項手術指標、臨床治療總有效率以及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顯效:月經過多、經期延長、不規則出血等癥狀完全消失,宮腔鏡檢查顯示子宮肌瘤完全消失。有效:上述癥狀基本緩解,宮腔鏡檢查顯示子宮肌瘤直徑明顯縮小。無效:臨床癥狀無改善,宮腔鏡檢查顯示子宮肌瘤直徑變化較小。治療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2.結果
(1)手術相關指標:本次研究患者手術時間為(42.2±14.7)min,術中出血量為(83.6±19.7)mL,住院時間為(4.2±0.7)d,腸道功能恢復時間為(1.2±0.5)d。
(2)治療效果:治療后顯效36例(73.4%),有效12例(24.5%),無效1例(2.0%),治療總有效率為98.0%。
(3)并發癥發生情況:術后1例感染,1例高熱,并發癥總發生率為4.1%。
子宮肌瘤是婦科常見疾病,對患者危害較大,對于明確診斷的患者需要采取及時有效的治療方法。子宮肌瘤治療方法較多,如陰式子宮肌瘤剔除術、腹部肌瘤切除術、宮腔鏡肌瘤切除術、腹腔鏡肌瘤剔除術等,但是不同的方法均有一定的適應證和禁忌證。
陰式子宮肌瘤剔除術是根據女性子宮、陰道和外界相連通的生理特點,通過陰道剔除子宮肌瘤。手術時,不需要在腹部建立手術切口,相應減少了對腹腔的干擾。與此同時,避免了經腹腔治療后患者可能出現的腸梗阻、腸粘連等相關并發癥,因而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具有明顯的優勢。陰式子宮肌瘤剔除術相對于腹腔鏡手術,所需的時間更短,術中出血量更少,能夠在直視下完成相關手術操作,手術安全性較高。同時術后常規使用抗生素藥物的時間也明顯縮短,既保證了臨床抗生素藥物使用的合理性,也提高了藥品資源的應用價值。對患者而言,能夠減少治療費用。這些優勢都使陰式子宮肌瘤剔除術在子宮肌瘤患者治療中得到了重要應用[2]。此外,陰式子宮肌瘤剔除術還擴大了子宮肌瘤的治療范圍。對于合并糖尿病、高血壓病、冠心病、肥胖等相關疾病的子宮肌瘤患者,采用常規開腹手術治療的風險較大,因而影響患者的實際治療效果。而隨著陰式子宮肌瘤剔除術在治療子宮肌瘤中的經驗積累,對于合并上述疾病的子宮肌瘤患者可通過陰道途徑完成有效治療[3]。
本研究對49例確診的子宮肌瘤患者采用陰式子宮肌瘤剔除術治療,手術治療成功率達到了98.0%,與陳英漢等[4]的研究結果基本保持一致。不過本研究也存在不足之處,患者數量相對較少,資料有限,沒有對患者的遠期療效進行統計分析,因而還應進一步加大對陰式子宮肌瘤剔除術治療子宮肌瘤的研究。在可能的情況下,對子宮肌瘤患者采用不同治療方法,并對相應的近、遠期療效進行統計分析,從而為臨床治療子宮肌瘤提供更加全面的參考。
在采用陰式子宮肌瘤剔除過程中,需要明確相關的手術指征以及禁忌證,如子宮體積小于12個妊娠孕周,子宮肌瘤數量少于3個,子宮腫瘤直徑小于7 cm,患者有保留子宮的需求等。所以對具有卵巢病變、盆腔粘連、子宮活動度差、陰道彈性差、子宮內膜異位癥、存在盆腔手術的患者以及未產婦都不宜采用陰式子宮肌瘤剔除術[5]。
綜上所述,子宮肌瘤手術方法較多,在應用陰式子宮肌瘤剔除術過程中,需要明確陰式子宮肌瘤剔除術的適應證和禁忌證,進而保證較好的手術治療效果。
[1]詹曉華.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和陰式子宮肌瘤剔除術的臨床療效比較[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24(4):79-80.
[2]饒龍泉.腹腔鏡手術治療子宮肌瘤的臨床分析[J].吉林醫學,2014,35(12):2628.
[3]賀月紅.不同手術方式治療育齡期婦女子宮肌瘤的臨床分析[J].中國計劃生育和婦產科,2014,6(5):26-28.
[4]陳英漢,顧佳暉,王丹波.陰式子宮肌瘤剔除術138例臨床分析[J].中國醫科大學學報,2013,42(12):1069-1071.
[5]李斌,邱君君,華克勤.腹腔鏡手術治療子宮肌瘤的臨床應用決策[J].國際婦產科學雜志,2012,39(5):416-420,432.
2017-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