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鑫 林海燕
胸腺肽聯合鹽酸左氧氟沙星治療布魯菌病的臨床療效評價
黃鑫 林海燕
目的 探究胸腺肽聯合鹽酸左氧氟沙星治療布魯菌病的臨床療效。方法 50例布魯菌病患者隨機抽簽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 各25例。對照組接受鹽酸左氧氟沙星治療,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胸腺肽治療, 比較兩組臨床療效。結果 觀察組治愈8例、顯效9例、有效4、無效4例, 治療總有效率為84.0%;對照組治愈1例、顯效4例、有效9、無效11例, 治療總有效率為56.0%;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藥物起效時間為(2.6±0.4)d, 明顯短于對照組的(8.5±2.3)d,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胸腺肽聯合鹽酸左氧氟沙星治療布魯菌病的臨床療效顯著, 值得臨床推廣。
胸腺肽;鹽酸左氧氟沙星;布魯菌病
臨床上, 布魯菌病是發病率較高的細菌感染性疾病類型,該病臨床癥狀頑固、病情反復, 急性期多表現為關節肌肉痛、多汗乏力等, 慢性期多伴關節損害, 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質量[1]。目前, 尚無治療布魯菌病的特效藥物, 為探究胸腺肽聯合鹽酸左氧氟沙星治療布魯菌病的臨床療效, 本文研究如下。
1. 1 一般資料 收集2013年2月~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布魯菌病患者50例進行研究, 納入標準:①患者均與布魯菌病臨床診斷標準相吻合[2];②患者均出現發熱、乏力、多汗等癥狀;③經倫理會同意, 且患者均同意。排除標準:其他原因導致的發熱者;藥物過敏者;不配合者。50例患者中,男27例, 女23例, 年齡24~70歲, 平均年齡(45.9±8.9)歲。按照隨機抽簽將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 每組25例。
1. 2 方法
1. 2. 1 對照組 對照組接受鹽酸左氧氟沙星(廣東彼迪藥業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10047)治療, 靜脈滴注, 1次/d, 0.6 g/次。連續靜脈滴注10 d, 后期給予患者利福平、左氧氟沙星膠囊治療。
1. 2. 2 觀察組 觀察組接受鹽酸左氧氟沙星聯合胸腺肽治療:鹽酸左氧氟沙星(廣東彼迪藥業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10047)靜脈滴注, 1次/d, 0.6 g/次。胸腺肽(云南南詔藥業集團, 國藥準字H53021765)50 mg聯合250 ml 5%葡萄糖注射液, 靜脈滴注, 1次/d。連續靜脈滴注10 d, 后期給予患者利福平、鹽酸多西環素膠囊治療。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①比較兩組臨床治療效果。治愈:患者各項臨床癥狀消失, 恢復正常勞動能力, 體溫正常。顯效:患者主要臨床癥狀顯著改善, 勞動能力基本恢復,體溫趨向正常水平。有效:患者臨床癥狀得到一定程度好轉,偶見發熱癥狀。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總有效率=(治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②觀察兩組藥物起效時間。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治愈8例、顯效9例、有效4、無效4例, 治療總有效率為84.0%;對照組治愈1例、顯效4例、有效9、無效11例, 治療總有效率為56.0%;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統計學意義(P<0.05)。
2. 2 兩組患者藥物起效時間比較 觀察組患者藥物起效時間為(2.6±0.4)d, 明顯短于對照組的(8.5±2.3)d,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布魯氏菌病又稱之為馬耳他熱或地中海弛張熱, 布魯氏菌是比較常見的細胞內寄生菌, 其發病有著顯著的地域性特點[3-8]。該病主要表現為:盜汗發熱、抑郁煩躁、乏力、關節痛等, 部分患者還會出現關節、肝臟腫大等表現。通常情況下, 布魯桿菌進入有機體后, 會被吞噬細胞吞噬, 并隨著淋巴系統進行局部繁殖, 致使內皮網狀系統增生, 嚴重損害有機體健康[9-11]。該類疾病患者體內吞噬細胞會有布魯氏菌或細菌代謝產物, 這類物質會不定期釋放抗原導致機體出現變態反應, 進而致使患者臨床癥狀頑固、病情反復[12]。隨著畜牧養殖業的不斷發展, 近年來, 布魯氏菌發病率呈現上升趨勢。該病發病機制與臟器增生炎癥、人體網狀皮系統有密切關系, 該病發病機制復雜, 不僅存在變態反應、細胞毒性還存在諸多炎性反應, 再加上患者缺乏對該病的認識以及臨床漏診誤診等情況, 導致很多患者發展成慢性布魯菌病, 給臨床治療帶來了很大困擾。
鹽酸多西環素能有效對抗革蘭陰性菌, 其細胞滲透性高、血藥濃度高、半衰期長且組織分布較廣。在喹諾酮類藥物中, 鹽酸左氧氟沙星的中毒性比較低, 故而, 在臨床應用過程中可適當延長用藥時間, 以便有效控制布魯菌病的臨床癥狀。胸腺肽直接作用于人體免疫器官, 有效調節T抑制細胞與輔助細胞功能, 具有雙向調節功效, 臨床用于治療患者超敏反應。靜脈滴注胸腺肽之后, 其能有效提升有機體吞噬細胞功能及人體免疫功能, 幫助患者有效清除寄生菌。兩種藥物配伍使用, 一方面能有效控制患者各項臨床癥狀, 一方面還能清除有機體內布魯氏菌, 促進患者康復。通過本文研究證實, 觀察組治愈8例、顯效9例、有效4、無效4例,治療總有效率為84.0%;對照組治愈1例、顯效4例、有效9、無效11例, 治療總有效率為56.0%;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藥物起效時間為(2.6±0.4)d, 明顯短于對照組的(8.5±2.3)d,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兩種藥物聯用治療布魯菌病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 胸腺肽聯合鹽酸左氧氟沙星治療布魯菌病的臨床療效顯著, 能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 值得臨床推廣。
[1] 梁晨, 魏偉, 德恩金, 等. 神經系統布魯氏菌病診治研究進展.中華神經醫學雜志, 2016, 15(2):215-216.
[2] 蔣軼文, 王清, 趙若欣, 等. 職業性布魯氏菌病175例臨床分析.中華勞動衛生職業病雜志, 2013, 31(11):861-863.
[3] 古力菲亞依敏. 胸腺肽聯合氧氟沙星治療布魯氏菌病的臨床效果. 亞太傳統醫藥, 2012, 8(10):107-108.
[4] 馬衛閩, 王少揚, 劉海周. 非疫區布魯氏菌病3例病例分析.海峽預防醫學雜志, 2015, 21(5):97-99.
[5] 李妍, 孫向東, 劉平, 等. 中國布魯氏菌病發病率的系統性評價. 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 2016, 27(1):6-8.
[6] 范偉興. 當前布魯氏菌病現狀和職業人群防護. 獸醫導刊, 2015(17):18-22.
[7] 楊麗, 畢振旺, 寇增強, 等. 山東2005—2012年布魯氏菌病流行病學特征. 中國公共衛生, 2015, 31(1):14-17.
[8] 劉英, 王月, 馬青, 等. 貴州省2013年人間布魯氏菌病病原體種/型鑒定與分析. 中國人獸共患病學報, 2015, 31(1):45-48.
[9] 王軼, 高建偉, 羅學東, 等. 汝州市2009~2013年布魯氏菌病血清學監測分析. 中國熱帶醫學, 2015, 15(1):109-111.
[10] 郭芳, 李月, 劉曉輝, 等. 2010-2014年隨州市人間布魯氏菌病的流行病學特征分析. 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 2015, 26(6):44-46.
[11] 樊章梅, 袁曉娟. 布魯氏菌病研究進展. 貴州畜牧獸醫, 2015, 39(4):27-29.
[12] 顏偉. 布魯氏菌病規范化治療管理現狀研究. 中國衛生產業, 2016, 13(4):35-3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2.073
2017-04-21]
116033 大連市第六人民醫院傳染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