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婷
舒適護理在哮喘護理中的應用方法及效果分析
張婷
目的 探討對哮喘患者進行舒適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 38例哮喘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每組19例。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干預, 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干預的基礎上采取舒適護理干預。實驗時間結束后, 對比兩組患者的哮喘發作次數及護理滿意度。結果 實驗時間結束后, 觀察組患者平均哮喘發作次數(2±1)次明顯少于對照組(5±2)次, 護理滿意度94.74%高于對照組52.63%,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臨床上, 對哮喘患者進行舒適護理干預, 能有效的降低患者的哮喘發作次數, 提升護理滿意度, 值得進行推廣。
舒適護理;哮喘;應用方法;效果
支氣管哮喘是呼吸系統常見的疾病, 簡稱為哮喘, 屬于變態免疫性反應疾病, 哮喘的病程長, 發病率高, 對患者的身體造成了很大的危害。由于今年來受到霧霾及溫度變化的影響, 哮喘發病患者群逐漸上升[1-3]。在患者發病時, 呼吸困難而產生瀕死感覺, 患者的心理及生理上都受到了極大的威脅, 患者極度缺乏安全感及舒適感, 若患者不能得到及時的救治, 嚴重的可能導致患者死亡。因此, 在臨床上為哮喘患者進行舒適護理, 使患者在進行救治的過程中感受全程治療的整體舒適感, 不僅能消除患者的負性情緒, 也能提升護理滿意度。因此, 本次研究是基于臨床上對哮喘患者進行舒適護理, 在實驗時間結束后, 對患者的觀察指標進行對比,報告如下。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哮喘患者38例, 患者均被診斷為支氣管哮喘, 其中男12例, 女26例。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每組19例。對照組男女比例為5∶14, 年齡21~59歲, 平均年齡(35.15±7.95)歲;觀察組男女比例為7∶12, 年齡23~58歲,平均年齡(36.82±7.06)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研究價值。
1. 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干預, 護理人員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 定時定期巡視病房, 指導患者按時用藥等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干預的基礎上采取舒適護理干預, 具體措施如下:①解除呼吸困難:哮喘發作的患者往往易感到呼吸困難, 原因是哮喘急性發作時患者的呼吸道有大量痰液。護理人員應及時的幫助患者解除呼吸困難, 排除呼吸道的分泌物。可以為患者進行輔助拍背、振動排痰等措施, 對于護理人員協助排痰后, 痰不易排出的患者, 護理人員應為患者進行霧化吸入, 使用化痰藥物將痰液進行稀釋, 使患者自行排痰[4]。在為患者進行排痰時, 護理人員應密切觀察患者的呼吸及意識狀態、有無窒息等情況,一旦患者出現異常, 及時的停止吸痰, 并通知醫生進行搶救。對呼吸困難的患者, 護理人員需及時給氧, 根據患者的呼吸狀況調整氧流量。根據患者的需求, 適當的為患者調整吸氧面罩的松緊度, 避免過緊造成患者皮膚受壓。②減少刺激源:護理人員應及時為患者整理病房, 確保病房空氣清新, 病房的微粒含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圍, 進行消毒時盡量選擇氣味清淡的消毒劑, 及時通知后勤人員進行打掃, 保證病房內的整潔與清潔, 最大程度的降低誘發呼吸道刺激的顆粒。護理人員應將病房的濕度控制在50%~60%, 避免空氣過于干燥、粉塵過多[5]。同時告知患者家屬, 避免養殖花草等植物, 減少病房過敏源的存在。③健康指導:護理人員應與患者及家屬進行詳細的溝通, 了解患者的生活習慣及運動習慣, 并與患者及家屬講解支氣管哮喘相關的知識, 讓患者了解哮喘的誘發因素及哮喘疾病的特點, 提高患者對哮喘的認知程度, 減少疾病的誘發因素。對哮喘發作的患者, 及時給藥, 在哮喘發作后, 患者易出現負性情緒, 護理人員應及時的為患者進行指導, 幫助患者調整心態[6]。
1. 3 觀察指標 實驗時間結束后, 觀察兩組患者的哮喘發作次數及護理滿意度, 并進行組間比較。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時間結束后, 觀察組患者平均哮喘發作次數(2±1)次明顯少于對照組(5±2)次, 護理滿意度94.74%高于對照組52.63%,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哮喘發作次數及護理滿意度比較[±s, n(%)]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組別例數平均哮喘發作次數(次)護理滿意度對照組195±210(52.63)觀察組19 2±1a18(94.74)a
支氣管哮喘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疾病, 患者發病時, 常常伴有呼吸困難、咳嗽、氣促等癥狀。患者生病時常常會產生焦慮恐懼及抑郁的負性情緒, 因此, 哮喘患者接受治療時,護理人員為患者進行舒適護理尤為重要[7-10]。本次研究, 38例患者分組進行常規護理干預與舒適護理干預, 實驗時間結束后, 觀察組患者平均哮喘發作次數(2±1)次明顯少于對照組(5±2)次, 護理滿意度94.74%高于對照組52.63%,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對哮喘患者進行舒適護理干預, 能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負性情緒, 患者哮喘發作的次數能顯著降低, 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
[1] 胡娜莉, 田淑芬, 陸影. 過渡期護理模式在哮喘患者急性發作期中的應用. 醫學臨床研究, 2016, 33(9):1839-1840.
[2] 許明芳, 李紅芹, 謝小淑. 院后護理服務對支氣管哮喘患兒的影響. 中國誤診學雜志, 2012, 12(12):2883.
[3] 高國貞, 王少玲, 陳漢英, 等. 哮喘患者社區延續護理模式建立的循證研究.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2, 28(28):16-18.
[4] 劉秀蕓, 崔慧英, 盧旭, 等. 聯合吸入療法治療嬰幼兒哮喘的觀察及門診護理干預. 河北醫藥, 2013, 35(9):1419-1420.
[5] 高國貞, 王麗姿, 李桂芬, 等. 社區延續護理干預對哮喘患者生活質量和哮喘控制的影響. 中國醫藥導報, 2012, 9(34):127-129.
[6] 胡一冰, 吳娟, 郭少燕. 舒適護理在支氣管哮喘患兒中的應用價值分析. 檢驗醫學與臨床, 2014(4):536-537.
[7] 祖媛媛. 舒適護理模式在小兒急性哮喘急診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探究. 養生保健指南:醫藥研究, 2015(18):95.
[8] 向紅. 舒適護理在老年哮喘護理中的應用體會. 現代養生b, 2014, 34(4):209.
[9] 武蘭君, 金芃. 舒適護理在老年性哮喘護理中的應用及體會.中國保健營養旬刊, 2012, 22(10):3931-3932.
[10] 馮淑蘭. 老年性哮喘護理中舒適護理的臨床價值分析. 基層醫學論壇, 2015, 19(13):1831-183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2.092
2017-04-18]
523000 東莞市東城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