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才仁吉
(青海省都蘭縣獸醫站816100)
牛口蹄疫診斷方法和防治措施
楊才仁吉
(青海省都蘭縣獸醫站816100)
牛口蹄疫病是由口蹄疫病毒所引發的熱性、急性、高度接觸性和快速傳播的傳播性疾病,牛群一旦患上該疾病會對養牛戶的經濟利益造成重大損失。本文就對口蹄疫疾病的臨床癥狀進行分析,并對該疾病的診斷方法和防治措施進行探析,以期能為牛口蹄疫疾病的診治提供可靠參考。
牛;口蹄疫;診斷;防治
牛一旦患上牛口蹄疫疾病,其口腔、乳房及蹄部等會出現水泡和潰爛,該疾病又稱之為口瘡或蹄癀,是一種急熱高性傳染性疾病。牛口蹄疫病毒是導致牛口蹄疫疾病的主要原因,該病毒的傳播速度較快、傳播途徑較廣、治病能力較強,對牛群生命健康造成嚴重威脅[1],本文對牛口蹄疫并的診斷方法和防治措施進行探討分析。
牛口蹄疫疾病的潛伏期較短,牛在感染上牛口蹄疫病毒后,其潛伏期一般為4d左右。在發病初期,病牛主要表現為食欲下降、高燒可達到41℃、會發出吮吸聲且神情呆滯,在發病中后期,病牛口腔內有白色水泡出現,在水泡破裂之后口腔會慢慢潰爛,在乳頭、鼻部、趾間及蹄冠等部位的皮膚出現水泡,在水泡破裂之后,其乳頭和鼻部會有帶血的粗糙顆粒狀糜爛創面,甚至出現牛蹄蹄匣脫落。病牛在患病期間如果沒有出現繼發性感染,病灶部位能在短期之內恢復,臨床癥狀也會逐漸消失,但如果病毒感染到心肌很可能導致病牛病情持續惡化,病牛會因為心臟麻痹身亡[2]。且該疾病會導致患病的孕期母牛流產。
在臨床上對牛口蹄疫的診斷主要是根據該疾病的臨床體征、臨床癥狀及流行病學等情況進行綜合診斷。因為口蹄疫病毒自身的多型性特點,可以采用病牛水泡部位的分泌液或者皮膚來進行檢驗,將病牛病毒分型準確掌握,將檢驗物置于50%甘油生理鹽水中,及時送到實驗室進行補體結合反應,對病毒類型進行準確鑒定。也可以在病牛恢復期進行血液采集,將血清分離,并采用瓊脂擴散實驗來對病毒類型進行鑒定。
牛養殖戶在養牛過程中,為減少牛口蹄疫疾病的傳播,應做好牛檢疫工作,對牛周圍疫情發展動態進行密切的關注,以此減少養殖戶的經濟損失。還要避免從疫區引進小牛或者其他易感牲畜,要對存在病毒威脅的疫區牛定期注射口蹄疫疫苗。如果牛已經患上口蹄疫疾病,應采取檢驗樣品并及時送檢,鑒定病毒類型,這樣能方便治療方案的制定。同時加強牛日常的飼養管理,對相關衛生防疫工作定期進行,還應該定期對飼養工具以及圈舍等其他接觸物進行嚴格消毒,控制病毒傳播。當牛出現口蹄疫并癥狀時,應該馬上制定隔離措方案,并及時隔離,及時進行相關設備的消毒處理,無害化處理病死牛,還要對發病場地進行全面的消毒,一直到7d之內沒有新病牛出現,才能將其與健康牛一起喂養。
通常,病牛如果沒有較為嚴重的病情,其能在10~15d內自行痊愈,但為了避免口蹄疫病毒的傳播,幫助患病牛能快速恢復健康,需要對疾病的傳播進行及時預防,對病牛進行隔離治療。對疑似或者確診病牛進行單獨飼養,并由專人進行日常管理。需要用3%氫氧化鈉溶液對病牛用過的相關設施及圈舍進行消毒處理,病牛排泄物也需要發酵之后才能使用。
針對在自愈期內病情沒有得到有效緩解的病牛,需要根據具體病癥進行藥物治療。可以采用2%明礬、3%醋酸溶液及0.2%高錳酸鉀進行口腔清洗。并用2%硫酸銅或者4%來蘇兒進行蹄部清洗,再用青霉素軟膏或者龍膽紫溶液涂抹于蹄部。針對蹄部病情嚴重的病牛,需要在涂抹藥物之后用紗布做好包扎,并用2%福爾馬林溶液或者2%硫酸銅溶液兌入適量水,將牛蹄完全浸泡在藥水里,每天浸泡兩次,持續浸泡7d。另外,還需要用3%來蘇兒消毒液、0.2%高錳酸鉀溶液或者0.2%新潔爾滅溶液進行乳房清洗。要是患病牛為奶牛,需要在擠奶后,采用抗生素軟膏對病變區進行涂抹[3]。若奶牛病情愈加嚴重,需要在進行對癥藥物治療的同時,根據病牛的具體病情采用適量的樟腦、安納鉀、葡萄糖鹽水等來增強病牛身體素質,以此來提高病牛的抗病毒能力。
牛口蹄疫疾病是一種急熱高性傳染性疾病,較為嚴重的病情會導致病牛死亡,所以,養牛戶應提高自身對牛口蹄疫并的認知,掌握防疫知識以及準確認識牛口蹄疫并的臨床癥狀,對牛口蹄疫并的病情能及時發現,便于進行及時治療。同時,還需要做好飼養管理工作,以此來增強病牛的病毒抵抗能力。還要做好病牛的隔離,避免病毒傳播,最大化減少疾病發生。
[1]譚金東.牛口蹄疫的診斷及防治措施[J].湖北畜牧獸醫,2015(1):32-33.
[2]再努熱買買提.牛口蹄疫的臨床診斷及防治措施[J].當代畜禽養殖業,2014(9):32-33.
[3]哈達.牛口蹄疫的診斷及防治[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4(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