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志遠 (山西省孝義市畜牧獸醫管理中心 032300)
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思考
葉志遠 (山西省孝義市畜牧獸醫管理中心 032300)
我國作為養殖生產和消費的大國,在飼養總量和產品總量方面都位于世界的前列,然而由于我國飼養管理較為粗放,疫病防治不到位,導致動物疫病較易發生,隨之帶來的是急劇增多的病死動物尸體,如何對病死動物進行妥善處理成為了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本文從病死動物帶來的危害性出發,分析了當前我國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病死動物;危害;無害化處理;問題;對策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對肉類需求量不斷增加,也促使我國養殖業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但是我國養殖業中病死動物的無害化處理卻存在很多問題,這不僅不利于我國養殖業的發展,同時也給人民群眾的健康和安全帶來了一定的威脅。
病死動物尸體如果沒有進行妥善處理,長期堆積會造成環境污染,特別是病死動物在腐爛過程中容易產生大量有毒寄生蟲,為傳染病的擴散留下了隱患,甚至有可能引發規模化疫情[1]。此外,現在還有很多無良商家將病死動物運往餐廳,直接引發了食品安全事件,威脅到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和安全。
目前我國養殖戶一般大部分都處于農村或者較為偏遠的山區,對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意識較為淡薄,隨意丟棄病死動物的陋習很難改變,通常將那些病死的動物丟棄在田間、溝渠等地方,極易造成環境的污染,同時給防疫工作也帶來極大的挑戰;甚至有的養殖戶為自身經濟利益不受損,還將已經病死的動物賣給了不法商家,給人民群眾的健康帶來了威脅。
國家在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方面沒有安排購買設施設備的補貼資金,導致養殖場由于資金不足問題無法購置與養殖規模相對應的無害化處理設備。隨著疫病的日趨復雜化,對病死動物的無害化處理要求也越來越嚴格,然而現在很多養殖場的無害化處理設施只能滿足部分病死動物處理要求,無法真正做到對全部病死動物的無害化處理。
有些農村養殖戶對很多關于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的政策不能夠清楚的了解[2],首先是養殖戶對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的 “五不準一處理”不清楚 (即不準宰殺、不準食用、不準銷售、不準轉運、不準丟棄),部分養殖戶在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方式上還仍然沿用過去的 “掩埋法”;其次是由于國家對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的補貼資金不能及時落實不到位,導致有些養殖戶心存僥幸,很可能將病死動物賣給不法商家,最后是養殖戶對關于隨意處置病死動物的處罰規定不夠了解,不能充分的認識到隨意處理病死動物導致的法律責任。
隨著養殖業的不斷發展,養殖規模化程度的逐漸提高,但是仍然存在著不少散養戶。散養戶一般存在養殖密度大,飼養設施簡陋,環境臟亂差的情況,容易引發動物疫病的發生,且散養戶的法制意識較為淡薄,對病死動物的處理不能按照畜牧部門要求進行無害化處理,給養殖業帶來很大的安全隱患。
一是加大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的宣傳報道,通過電視、廣播、廣告宣傳欄、標語等多種渠道向廣大養殖戶宣傳無害化處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養殖戶了解相關的法律法規,自覺按照法律規定要求來處理病死動物尸體。二是監管部門應組織定期培訓,在培訓中發放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宣傳資料,通過培訓的方式告知廣大養殖戶要嚴格遵守病死動物“五不準一處理”的規定,通過持續的宣傳和培訓,使養殖戶既意識到病死動物帶來的重大危害,又了解了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的必要性,持續提高了養殖戶對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的意識。
不同地區根據實際情況并結合無害化處理點的處理能力,要建設輻射范圍合理的病死動物收集點,收集點的建立既要覆蓋養殖場也要覆蓋鄉村[3]。此外,養殖場要根據規模大小配備相應的病死動物冷藏存放設施,而收集點則需要配備較為專業的運載工具和消毒工具,避免病死動物在運輸過程中發生病菌繁衍和傳染。
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能力直接關系著人民群眾的健康和安全,因此各級政府應該重視病死動物無害化基礎設施建設,一是注重規劃引領、技術培訓,結合地區實際建立適合的無害化處理中心,統一處理區域內的病死動物。二是要積極落實國家關于病死動物的無害化處理補貼政策,并嘗試建立無害化處理獎補機制,確保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的規范性和科學性。
加強病死動物管理,推動各級政府落實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的職責,使其明確分工,各負其責,做到統籌協調,確保不漏一場、不漏一村。首先畜牧部門要加大對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的監管,為養殖場和鄉村配備相應的監管人員,確保嚴格按照要求開展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工作;其次相關部門要加強對河道、水庫的統一管理,嚴禁病死動物的隨意丟棄,一經發現將按要求處罰。
推進我國養殖業向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發展,進一步調整優化養殖產業架構,大力發展精品養殖業,滿足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此外要大力推進病死動物無害出設施的建設,促使無害化處理工作成為一種常態。
病死動物的無害化處理對于保護環境、保障食品安全等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們應該重視病死動物的無害化處理,面對當前無害化處理現狀,我們應加強宣傳教育,進一步提高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意識;持續加大資金投入,滿足無害化處理要求;建立病死動物收集體系,確保病死動物按規定存放和運輸;健全病死動物監管體系,推動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監管;加快推進養殖業的轉型升級,促使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成為常態。
[1]錢云.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監管的法律問題研究[J].農業科學研究,2013,34(2):80-84.
[2]馮華兵,李燕伶.建立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和監管長效機制的建議[J].中國動物保健,2013,15(9):4-7.
[3]鄭化宇,李金元,王巍.完善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體系的探討[J].養殖與飼料,2013(10):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