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洪寶
(青海省海北州門源縣青石嘴鎮大灘獸醫站810399)
牛產后感染病防治
馬洪寶
(青海省海北州門源縣青石嘴鎮大灘獸醫站810399)
牛產后感染是養牛生產中較為常見的產科疾病,常見的表現有產后陰道炎、子宮內膜炎、產后敗血癥和產后膿毒血癥;初產母牛發病較多,主要是由于分娩過程中致病性微生物乘機通過開放的產道感染,也可以通過自身菌血癥引發;發病特征以局部炎癥為主,嚴重者可繼發全身感染;預防本病需要加強管理和做好消毒工作,局部和全身使用廣譜抗生素能有效防治本病。
牛;產后感染;防治
牛產后感染是母牛分娩后開放的產道感染致病性微生物而造成生殖系統的炎癥表現,常見的感染有產后陰道炎、子宮內膜炎、產后敗血癥和膿毒血癥,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繼發全身感染而危及生命,損失較大,下面我借此為話題和大家談一下母牛產后感染病的防治。
正常情況下,母牛陰道和子宮頸口處于閉合狀態,外界微生物很難進入,且陰道內環境為酸性,即使有微生物入侵,這種酸性環境也能足以抑制其生長和繁殖,此外,陰道黏膜上皮還分布有吞噬能力較強的白細胞,能對入侵的病原起到抑殺作用,這是生殖系統天然的防護屏障。一頭健康母牛正常情況下很難發生感染。但當妊娠母牛分娩時,產道開放,加上生產過程體力消耗較大,免疫力短暫下降,形成了微生物感染的窗口期,此時如果助產不當,或未做好產后消毒和抗感染工作,則很容易發生感染。
產后感染類型分為產后陰道炎、子宮內膜炎、敗血癥和膿毒血癥,下面就這些類型的具體特征進行詳談。
單純的陰道發炎主要表現陰門紅腫,滲出增強,觸碰后有疼痛反應,滲出物異味較大,外陰部位經常粘附有分泌物造成的干痂,對陰道內部檢查,可見黏膜紅腫、充血,嚴重感染可表現出血。炎癥蔓延至深層黏膜時,病牛表現努責弓背,尾根舉起的排尿動作,但每次基本不排尿或尿量非常少,炎癥后期能見到黏膜糜爛潰瘍。
本病是病原微生物感染子宮造成,病牛主要表現產后惡露不盡,分泌物惡臭,子宮內膜感染的菌大多為厭氧菌或兼性厭氧菌,特別是梭狀芽孢桿菌、致病性大腸埃希菌等較為常見,這些病原微生物自身繁殖的同時,不斷向外分泌毒素,毒素對宮體和陰道有較強的損害作用,導致嚴重的子宮陰道炎癥,毒素還能通過黏膜吸收入血液,并隨血流對全身組織造成破壞,大部分患牛都表現出局部和全身癥狀,體溫上升,精神萎靡,反芻停止,不愛運動,常臥地不起,采食量下降,泌乳量嚴重不足,無法提供充足的奶水,影響犢牛的生長和發育。隨著病情進入后期,分泌物呈現紅褐色或棕色并帶有臭味,子宮宮體探查時,母牛表現疼痛和反抗,高度不安,肛門指檢能感覺到子宮角比正常產后的子宮角大,宮縮反應減弱。
產后敗血癥主要為分娩后母牛體力損耗較大,機體免疫力下降,病原微生物趁機入侵繁殖引起的菌血癥,致病微生物可產生毒素造成病牛體溫升高,四肢末端和耳梢發涼,臥地不起,無法哺乳,精神極度沉郁,反芻停止,食欲廢絕,喜歡大量飲水,隨著疾病發展,病牛出現腹瀉和身體虛弱,最終脫水而影響生命,臨死前全身痙攣,體溫下降。
膿毒血癥發病機理與敗血癥相似,只是感染的致病菌能產生化膿性炎癥,發病突然,體溫急性升高1~2℃,當膿腫被機化后,體溫又會恢復正常,但病灶再次轉移時,又會上升,如此反復,最終造成體溫不定,是典型的弛張熱特征。
牛產后感染病在臨床生產中比較常見,尤其是在管理不規范的小型養牛場,本病發生概率較大。預防本病需要從員工基本技能的培訓做起,需要員工熟練掌握基本的無菌助產技能,懂得基本的產后感染發病原因、機理、防治辦法。管理水平較低的牛場可以在母牛分娩前一天肌肉注射廣譜抗生素用來預防,母牛妊娠期間,根據妊娠日齡調整飼料配方,避免胎兒過大而造成難產,助產的過程是感染最容易發生的時期,一定要做好母牛妊娠期管理,盡量讓其自然順利生產。
如果母牛產后體質異常虛弱,則需要在母牛陰道內植入抗生素栓劑,防止感染產道和子宮。當出現分娩困難需要助產時,助產員必須將手臂嚴格消毒,在1%濃度的新潔爾滅溶液中浸泡5min以上,陰門周圍用溫的0.1%高錳酸鉀水清洗,犢牛出生后及時在生殖道口處灑上青鏈霉素粉,防止外來致病菌入侵。假如牛場的發病率較高,則需要對妊娠牛舍經常消毒,糞便每天清理,地面要保持干燥,技術員每日至少需要巡場兩次,發現異常,及時采取治療措施。
產后陰道炎型的感染,需要使用抗生素栓子植入陰道中,栓劑具有緩釋作用,可持續釋放藥物,直至將病原菌完全殺死。子宮內膜炎型的感染,需要沖洗子宮,消毒劑可用36~38℃的0.1%高錳酸鉀溶液或新潔爾滅溶液,反復沖洗后,再用溫的飽和生理鹽水沖洗掉殘留的消毒劑,子宮頸口植入抗生素栓即可。對于敗血癥和膿毒血癥的病牛,除了沖洗子宮外,還需要配合全身抗感染用藥,藥物可選用硫酸頭孢喹肟、阿莫西林、青鏈霉素、氨芐西林和土霉素等,劑型選擇注射劑,一般一周之內即可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