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如男 (河北省承德縣農牧局 067400)
淺談牛品種改良與人工授精技術
戴如男 (河北省承德縣農牧局 067400)
牛品種改良是指為提高牛的日增重和飼料報酬率,使用雜交育種技術,使產出的雜交后代具有父母代優良性狀。此種方法能使牛生產性能穩定發展,從而帶來良好的經濟收益。目前雜交育種使用最普遍的方法是人工授精技術,本文主要論述了牛品種改良與人工授精技術要點,供養殖戶參考。
牛;品種改良;人工授精;技術要點
經過育種改良的牛,生長速度加快,出欄時間變短,產肉量提高10~15%,且肉用價值也有所提高,屠宰率能夠提高到55%,優質牛甚至能提高到60%。
優質種公牛能使整個牛群的生產性能有所提高,從而加快品種改良進程,在種公牛的選擇上,要優先考慮其父母祖先的系譜,其次觀察種公牛發育情況和體貌特征,并且測定其后代的性狀,以判斷公牛遺傳性狀是否穩定。
在種母牛選擇上主要考慮其生產性能及與之相關的性能。
品種改良模式主要有兩品種雜交,三品種雜交,輪回雜交。根據不同需要合理選擇改良模式。
兩品種雜交是生產上應用最廣泛的雜交方法,其產生的雜交后代飼料利用率高,生長速度快、體型壯碩、育肥性能良好,能有效的提高經濟效益。
三品種雜交是先進行兩個品種的雜交,所產后代再與第三個品種的公牛進行雜交,此種雜交模式產生的后代通常用作育肥牛。
輪回雜交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品種逐代輪流進行雜交,可以使各世代都保持一定的雜交優勢及穩定的生產性能。
母牛發情周期為21d,發情時間通常能夠持續10~24h,發情時母牛表現出興奮不安,躁動,吼叫,爬跨或被爬跨等現象,其外陰部位顏色微紅,腫脹,外陰皮膚光滑,陰門處有透明的黏液流出,出現 “走草”現象,追逐同圈內其他母牛并嗅其尾根。母牛發情要與母牛懷孕的現象相區別,要求相關工作人員準確進行發情鑒定并做好記錄。
最好的輸精時機是母牛發情后期,此時母牛狀態安靜穩定,食欲漸漸恢復至正常,外陰腫脹逐漸消退,并有皺紋狀出現,黏膜潤滑呈淡紅色或暗紅色,黏液量少。可以采直腸觸檢的方式檢查卵巢上的卵泡發育狀態,此時卵泡頂端薄,脹,并從卵巢上明顯的向外突出,有顯著的波動,有一觸即破的感覺[1]。在進行觸檢時要把修剪指甲,五指合并成錐形,手心朝上,緩慢的將手伸進直腸內部,遵循子宮結構,從外向里,依次逐個觸摸,由子宮頸口、子宮頸、子宮體、子宮角、輸卵管,最后到卵巢,在觸摸的過程中要注意識別母牛是否有懷孕、炎癥等狀況,避免流產發生。
在使用冷凍精液過程中,要避免反復解凍再冷凍,長時間放置在液氮外,日光照射,液氮補給不充足,精液接觸有毒物品等現象發生,否則會導致精子數量減少,活力變差,進而影響使母牛受胎率。為保證人工授精的受胎率,正確處理冷凍精液十分關鍵,首先應檢查精液品質,要求其活力不低于0.3,在38~40℃的溫水進行解凍,并且在解凍后立即進行輸精輸精,不能放置太長時間。
在進行人工授精前,先對所需工具進行徹底刷洗清潔及高溫消毒,進行人工授精技術人員要更換好衣物,戴上口罩,磨平指甲,認真消毒,同時還需對操作室進行清潔消毒,以保證所有人工授精的操作都在無菌環境下進行。
使用輸精槍注射精液時,技術人員的動作要輕、穩、快、準,不可粗暴操作導致母牛受傷,也要避免在使用輸精槍時出現穿透直腸壁的現象。
具體操作過程為,找到母牛陰道口或子宮,準確且輕柔的插入輸精槍,在輸精同時,緩慢將輸精槍向外拉動,放置在直腸內的手輕微擺動使子宮與卵巢復位。
牛品種改良是提高牛飼料報酬率和日增重的有效措施,人工授精技術是實現牛品種改良的技術手段。做好母牛發情鑒定,選擇合適的輸精時機,采取正確的操作方法進行輸精。能夠有效提升人工授精的受胎率,給養殖戶帶來經濟效益。
[1]張艷鋒.淺談牛的人工授精[J].中國畜禽種業,2015(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