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海珍
(青海省海北州門源縣青石嘴鎮畜牧獸醫站 810399)
牛呼吸道線蟲病防治
冶海珍
(青海省海北州門源縣青石嘴鎮畜牧獸醫站 810399)
牛呼吸道線蟲病是養牛生產過程中的常見病,網尾線蟲是主要發病種類,呈地方流行;蟲體感染后通過物理性刺激和化學分泌物的作用對呼吸系統造成破壞;患牛以咳嗽為主要表現,后期機體缺氧,呼吸道癥狀明顯;糞便蟲卵檢查是診斷本病的主要方法,加強管理和藥物預防可很好的控制本?。恢委煴静〉淖罴褧r期是潛伏期和發病前期,后期較難根治,應以預防為主。
牛;呼吸道;線蟲;防治
牛呼吸道線蟲病是線蟲寄生于牛呼吸系統所引起,在我國廣泛流行,常見寄生蟲為網尾線蟲,占本病發生的90%以上,牛感染后對呼吸系統危害嚴重,尤其是幼齡牛,死亡率較高,造成的經濟損失較大。
網尾線蟲是牛呼吸系統線蟲病的主要發病種類,臨床常見的有胎生網尾線蟲、絲狀網尾線蟲和駱駝網尾線蟲,其中胎生網尾線蟲寄生于牛,廣泛流行于我國西部地區。本蟲耐低溫,4℃左右仍能繁殖,但不耐干燥和高溫,對放牧牛群危害較大,幼蟲在適宜的外界環境下可很快發育為感染性幼蟲,溫度高30℃時發育會受到影響。網尾線蟲的蟲體呈乳白色,外表細長,生殖系統發達,常呈地方性流行。
呼吸系統受到感染后,雌蟲可產生大量含有幼蟲的卵,隨著呼吸或咳嗽等動作上移至咽喉部位或口腔,當牛吞咽食物時可將卵帶入消化道,在消化道中孵化出一期幼蟲,幼蟲隨糞便排出體外后,在適宜溫濕度下很快蛻化發育,變為感染性幼蟲,整個過程約一周左右,感染性幼蟲可污染牧草和水源,隨著動物采食和飲水再次進入消化道,破壞腸壁,隨血管和淋巴管到達肺部,并進一步生長和發育,達到性成熟后,產下卵,并通過呼吸道到達咽喉和口腔,重新循環形成感染。
蟲體感染后可在體內進行移動,由于物理性刺激作用,腸黏膜和肺組織常受到損傷,臨床上很多本病常繼發細菌感染,引發大葉性肺炎,隨著蟲體長大,侵害波及氣管和支氣管,造成分泌加強,氣管中充滿黏液和膿性分泌物,有時混有血液,對細小氣管造成阻塞,局部肺泡膨脹不全,出現代償性水腫。有蟲體寄生的部位出現異物性機化包裹,觸之堅硬,可用于臨床檢查。蟲體生長發育過程中不斷向外排出分泌物,其中含有毒素,加劇肺泡侵害。
病初患牛表現咳嗽,因前期氣管只是單純發炎,以干咳為主,隨著病情發展,分泌物逐漸增多,開始出現濕咳,而且非常頻繁,越來越嚴重,經常在鼻孔處發現有大量黏性液體,體溫可輕微上升,一般不超過40℃,食欲下降,呼吸困難,呼吸頻率加快,聽診濕性啰音明顯,通常病程在半個月以上,期間病牛逐漸消瘦,精神不振,被毛粗亂,無光澤,走路緩慢,容易掉群,臨死前機體嚴重缺氧,體表發涼,口吐白沫,最終窒息身亡。
根據臨床發病癥狀可初步診斷,對糞便進行水洗沉淀后,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如果發現一期幼蟲則表明有本蟲感染,可以確診。如果病牛死亡,剖檢后在支氣管和氣管中發現有一定量的蟲體和相應病變時,也可以對本病進行確認。
預防本病主要從牛群管理和藥物預防兩方面進行。
濕冷環境非常利于蟲體生存,我國很多牧區分布著沼澤地和水洼,蟲體在這種環境中能長時間存活,放牧牛群應遠離這些地帶,盡量在沿河流的干燥地帶放牧,河流中的水一般處于流動狀態,相對干凈。如果牧區草場足夠大,可以將其劃分若干區域,幾個區域輪流放牧,同一時期內相互不形成干擾,利于牧草集中生長。
每年定期對牛群驅蟲,驅蟲期間牛群集中管理,排出的糞便焚燒或者堆肥發酵處理。驅蟲藥物可選擇伊維菌素阿苯達唑粉、左旋咪唑粉、阿苯達唑片、伊維菌素注射液等,對線蟲病的預防效果理想,使用時最好在首次用藥后隔一周左右再進行第二次用藥。
左旋咪唑對線蟲治療作用較好,臨床按照10mg/kg體重的劑量使用,不但對線蟲驅殺作用明顯,還具有提升免疫力的作用;丙硫咪唑也能治療本病,按照10~15mg/kg體重投藥,可徹底殺滅體內蟲體,但本藥對胚胎有一定毒性,妊娠期間的母牛慎用;阿維菌素或伊維菌素是相對比較新的抗線蟲藥,作用機理獨特,對牛幾乎無任何毒副作用,安全性好,目前使用最為廣泛,最好選擇注射劑,以0.3mg/kg藥量肌肉注射,一周之內體內95%以上的蟲體都能殺死,一周后重復給藥一次,可徹底將蟲體殺滅。
對線蟲具有較強抑殺作用的藥物可很快殺滅牛體內的蟲體,但必須提醒大家,一旦形成感染,蟲體可能會深入肺泡,并形成蟲囊包裹,藥物較難進入,即使蟲體被殺死,其尸體也會在體內殘留,非常難以機化和吸收,長時間存在并持續刺激肺部,造成很多后遺癥,難以徹底根治。所以本病的最佳治療期是在疾病發生的前期或潛伏期,但前期或潛伏期感染牛癥狀不明顯,難以察覺,等表現出癥狀后大部分已經發展到中后期,因此,本病的預防遠遠勝于治療。